首页 > 其他类型 > 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 第三十四章 三弓八牛

第三十四章 三弓八牛(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没疯 妖尾:是猛龙召唤师,不是萌龙! 摸奖术士 修仙从蜀山开始 开局被火影针对,非逼我娶纲手? 我在迪迦世界造EVA 系统提前十万年,我成了人间武圣 文娱92,功夫皇帝从踢剑开始 恋爱对象离线中,请自行加载? 洪荒:三代首徒,师承西方二圣

《汉书·艺文志》將兵书划为四派,也就是所谓的兵家四势,分別为兵权谋、兵形式、兵技巧、兵阴阳。

只是兵书这种书籍,散佚太多太多,经常就是被某个豪强世家收走在自家內部传承,然后传著传著就没了。

其中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孙子兵法》和《孙臏兵法》的偽书悬案。

《孙子兵法》一直传抄於世,而《孙臏兵法》却在魏晋时失传。

於是自宋开始,《孙臏兵法》乃是偽书之说便甚囂尘上。

直到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失传2000年的《孙臏兵法》终於重现天日。

说实话,刘麟休息时还是挺喜欢看盗墓类的小说的,因为有些写的確实很有意思,但回到了工作中,刘麟也是真头疼。

因为现实里的盗墓的,可没书里写的那么优雅讲究!

大量竹简帛书被毁,大量壁画记录被氧化。

无数歷史谜团彻底成为无头悬案,再也没有重现天日之可能。

就比如马隆。

此人是魏晋时期最杰出的兵技巧家之一,发明了不少的军事器械,算是为南北朝以及隋唐军械一道的发展做了些奠基性的工作。

但他所著兵书,传到后世为人所知的,就只有被收录到《风后握奇经》里的《八阵总述》一篇。

这一篇刘麟只是偶尔看过几次,根本不可能背下来。

於是刘麟果断选择移接木,將宋代的《武经总要》挪了过来。

“这是....床弩?”

麴允抚摸著纸张:“怎的如此怪异...”

“此乃家祖毕生心血所作,名曰三弓八牛弩。”

这纸张上,就是刘麟连夜画的宋代三弓弩!

让他默写《武经总要》,他是真干不来。

但《武经总要》里那几个重大革新级的兵器图解,可真是太经典了。

“太守,此为前弓、主弓、后弓、绞轴,募虎賁勇士以绞轴为驱,可蓄八牛之力...”

刘麟一点点的介绍著三弓弩,麴允也不是不通兵事之人,他渐渐的意识到这三弓弩的威力之大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

“阿麟,此物令祖可曾做出?”

刘麟嘆了口气:“叔父欲做一弩,然前番东阳门兵乱,此弩还未成,叔父便没於阵中。”

虽说床弩发展极早,战国时期便有绞盘床弩出现,到了两汉时期大规模普及,但就南北朝时期出土文物来看,唐宋以前仍旧是单弓床弩。

因此刘麟拿出来的这份三弓床弩图纸,在麴允看来確实有点標新立异了。

只不过,刘麟为了让这个图纸显得更加专业,特意在上面標註了每个部件的尺寸大小和製作材质。

甚至,还在空白处画出了內部小组件的形状以及尺寸。

这乍一看上去,真可称一句专业至极。

麴允看了许久,像是要把这幅图印到自己脑子里去。

“以此物为凭,可能请太守移步一谈了?”

刘麟出言提醒,麴允这才恋恋不捨地將视线从三弓弩上收了回来。

“隨我来吧。”

麴允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有了定计后,行事乾脆利落。

吩咐了几句郡中事务,麴允带著二人从侧门离开,乘车向外驶去。

车驾出城门,向北越行越远。

一路上景色渐渐荒凉,偶尔经过一处村落,只能看到白骨堆积如同丘阜,不时还有篤篤声从村中传来,挑帘望去,原是饿梟在啄食腐骨烂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放纵系神豪,开局包养呆萌女学霸 民国:烽火1937 都重生了谁还死读书啊? 交个朋友聊天群:这个猴子懂的多 我千亿富豪,叔叔高育良 我大海贼,搞圣杯战争!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四合院来了个莽撞人 重生1958:我的随身空间 七零,踹白月光后下乡发家娶村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