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刘曜来了(2/2)
然后,就是一声狂妄的大笑声。
“哈哈哈,司马小儿,料不到你刘家爷爷在此吧!”
前世刘麟的导师曾被邀请去辽省,参加北票喇嘛洞的文物鑑定,见证了现存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也是最完备的重装马鎧和重骑兵盔甲的出土[注1]。
当时导师就开玩笑说,要是在古代看到这么一堆铁皮罐头骑著铁鎧大马向自己衝过来,怕是当场就要肝胆俱裂。
现在,刘麟见到了。
官道的黑暗中,缓缓涌来了一阵铁鎧海浪。
海浪起伏。
铁甲嘎吱嘎吱的摩擦声刺耳,混杂著马蹄铁沉闷落地的低频声,震得刘麟心口发闷。
铁鎧海浪的为首者,乃是一名手持长矛、身高目测接近两米二三的壮汉[注2],此时他的矛尖上正掛著一名身穿朱色便装的男子。
“哈哈哈,晋人!你们的皇帝被老子擒住了,还不速速投降!”
眼见这一幕,距离最近的天子亲卫们被嚇的连忙后退数步。
“胡虏找死!”
太子卫率辛勉辛侍中见晋怀帝被如此羞辱,目眥尽裂,一脚踹下胆怯后退的亲卫,怒吼著驾起战车,发疯般向壮汉撞去。
壮汉便是刘曜,看著向自己发起自杀式衝锋的辛侍中,倨傲的神情中流露出一分的欣赏和十分的不屑。
长矛一抖,將晋怀帝甩到一边,打了个唿哨唤来了几名铁骑。
然后当著所有人的面,几人弓身蓄势,竟然硬生生地扛住了奔腾的战车。
起身奋力一矛,刘曜直接將战车上的辛侍中刺下了战车。
“哈哈哈,区区这种程度,怎么能挡我汉国铁骑!”
刘曜笑的更为猖狂,完全不把在场的人放在眼里。
就在他肆意地环视著营地时,忽然间扫到了几名即將逃出营地的骑手,篝火昏黄,刘曜依稀看见其中的一名小孩子正平静地望著他,似是透过跳动的火焰,与他堪堪对视。
刘曜嗤笑一声,收回了视线。
他不在意,也根本不会在乎这些。
从他隨刘渊举事开始,打过的胜仗无数,败仗也无数,用什么眼光看他的人都有。
但事实是,除了那少数的几个硬骨头,其余人无一例外,要么臣服,要么死亡。
不等他发话,身旁的一名胡人小校过来耳语了几句。
听完刘曜眼前一亮,用力拍著小校的肩膀,笑的更加狂妄了。
“哈哈哈很好很好!这下陛下交代的最后一个任务也能完成了!”
“去,把人都聚起来。”
见小校还是一脸諂媚的望著自己,刘曜笑骂著点了点他,然后像是赏赐什么物件一样,大手一挥:“看上什么自己带著兄弟们挑去,別给老子弄得太过分就行。”
小校大喜领命,转身间兴奋地舔了舔嘴唇,然后对士卒使了个眼色。
那名士卒心领神会,回身小跑几步,架起一名腿脚发软的老者向著一片帐篷走去。
.
——(以下为注,不感兴趣可以跳过。另:除前几章外,后续会儘可能避免加注)——
.
[注1]有文献载,公元217年的尼西比亚斯之战,帕提亚帝国曾派出具装铁骑与罗马帝国交战。或有读者对此处有异议,认为欧洲更早使用重装铁骑,因此才能在中世纪大举发展重装铁骑战术,使其成为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文化的標誌之一。
作者不敢苟同,愚见有二。
其一,帕提亚帝国所派出的,据文献推测应不是传统认知中的重装铁骑,而是仅能保护马匹关键部位的简单马鎧,喇嘛洞出土的是面帘、鸡颈、当胸、身甲、搭后、寄生六大部位齐全的成熟全覆盖马鎧。且仅覆盖关键部位的马甲和马胃的皮甲片早就在曾侯乙墓、包山楚墓和浙川下寺楚墓群等春秋及战国墓葬中均有过实物出土,仅实物证据便已远早於欧洲文献记载。
其二,需要指出的是,从卡莱战役到尼西比亚斯之战三百余年,有不少关於帕提亚具装铁骑的记载,但不管是尼萨古城、哈特拉遗址还是泰西封遗址,至今均无真实考古实物或相关考古证据文物出土。只是作者不擅欧洲战爭史及考古学,若有长於此项者,还望不吝指出哪里有实物收藏,拜谢。
.
[注2]《晋书》载刘曜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西晋时期的一尺合现今约是24.50厘米左右,所以刘曜的身高应该在2.20-2.30米左右,应是两晋南北朝里有史可辑的最高最壮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