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独活之嗣(1/2)
“到底该怎么逃出去啊!”
刘麟揉著眉心,在营地里漫无目的的晃著,目光不停地四处打量,试图找到什么希望。
“跟著晋怀帝肯定不行,一旦被匈奴抓住,能不被折磨羞辱,有个速死都是烧了高香了。”
“自己逃出去...也不行。”
“此去长安七百余里,现今已是乱世,流民四起,山贼作乱,我也没有护卫,但凡遇到一个凶暴点的,就要死在路上。”
“唉,怎么就不能早穿一会!现在才穿过来,人生地不熟的,连有能力的亲从家僕都找不到!而且还是个十岁的小孩子,够干什么的!”
“这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怎么看都是必死的局啊。”
“赤麟,怎么还不去休息。”
赤麟是刘麟的小字。
魏晋时期,世家士族有取小字的习俗,如曹丞相字孟德,小字阿瞒,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
刘麟如今只有十岁,还没到加冠称字的时候,亲族往往以小字相称。
听到这声称呼,刘麟抬起头来,看到了一名青年。
不同於魏晋士族涂脂抹粉的娇弱感,这名青年身材健硕,目光锐利,正是那名想反驳刘恂的青年。
“族叔。”
刘麟正苦苦思索破局的方法,看到这名男子后下意识的行了后辈礼,但行到一半,忽然身体僵住。
这个人,是刘玄,刘公熹!
“《三国志》引孙盛蜀世谱曰:璿弟,瑶、琮、瓚、諶、恂、璩六人。蜀败,諶自杀,余皆內徙。值永嘉大乱,子孙绝灭。唯永孙玄奔蜀,李雄偽署安乐公以嗣禪后。”
刘备一脉,上百名刘氏后裔,全部被身后的刘曜追上,杀绝了!
整个营地里,只有这个刘玄一人活著逃了出去!
刘麟穿越前霸史研究出身,毕业后也是从事的相关的研究方向,因此最擅两晋南北朝,但他从小就喜欢看三国,读书时顺手也研究了下三国相关內容,对此事印象颇深!
想要活下去,必须要抱紧这根大腿!
“族叔怎么也没有休息。”
刘麟连忙稳住心神,让自己的神情看起来更加自然。
听到刘麟的回话,刘玄当场就想作答,但扫了眼周围后硬生生把话头咽了回去,苦笑著摇了摇头。
不是族叔,你別摇头啊,有什么生路赶紧给小侄说一声啊!
“睡不著罢了。”
“正好小侄也睡不著,你我叔侄閒聊一会如何。”
刘玄心思简单,不擅长掩饰表情,一边惴惴地点点头,一边和刘麟向火堆走去。
这一路上虽然还有其他亲族,但都默默地远离了二人。
倒不是他们两个人品有多差,纯粹是刘恂这个人的喜怒导致。
刘麟是刘瑶的孙子,当年刘禪要是听了文立的话,现在刘麟才是真正的安乐公,刘恂看到他都得先行礼。
而刘玄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他连刘禪这一脉都不是,是那个和刘禪十多年都没见的弟弟刘永的后代。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从刘麟这算,刘玄都出了五服了。
二人都不受刘恂待见,平素也都住在府上的偏角,偶尔还能交流几句,倒没有那么生分。
“小侄看族叔似是欲言又止,可有什么教我?”
二人都坐到了火堆旁,刘玄依旧心事重重一言不发,刘麟无奈只能主动开口。
“赤麟...你觉得公伯...算了...”
刘玄今年二十岁不到,並不是个年少持重能憋的住事的模样,心事都写在了脸上,被刘麟一勾,刘玄立马就说了出来:“我总觉得,跟著官家可能...唉...”
闻言,刘麟心中一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