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青羊(1/2)
“自当以节帅命是从!”
对於诸葛爽的问题,刘克之首先呼应,毕竟是自己大哥,此番南下勤王,若顺利,大家说不得便就此分道扬鑣,若不顺利,不过一同跳反而已,到时候也是同病相怜,自然要放尊重一些。
不过,诸葛爽是诸葛爽,其它人是其它人,刘克之表示支持之后,转头虎视眈眈的看著眾人,特別是拓跋思恭。
“吾等自然以节帅命行之!”
看著刘克之虎视眈眈的目光,眾人心中顿时一颤,连忙起身,表示自己的立场,即便是拓跋思恭,亦是如此。
此番南下勤王,夏绥倾巢而出!
虽然有部分是因为害怕诸葛爽和刘克之清算,但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西北边军与河北藩镇有本质上的不同。
西北因为常年有外族入侵,在粮食、钱財以及锦帛等必需品上,並不能做到自给自足,大部分都需要依靠朝廷供给。
而河北的那帮子墙头草就不同了,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反而是朝廷需要他们交上的赋税,所以他们拥有作壁上观的资格。
而西北诸镇,只能听从帝命,南下勤王。
而且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勤王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你能够忍得住,不因功大而失智,不因功小而不平,那就有得赚,甚至是大赚特赚。
而且黄巢叛军一路北上,不知劫掠了多少州府大户,个个都是大富豪,若是能將黄巢军徐徐吞下,也是一笔不小的財富。
此时夏绥镇南下,共四路兵马,节度使诸葛爽,麾下三千心腹牙兵,六千外镇兵,五千內附党项,共一万四千人。
加上刘克之属於他的麾下,兵马也可以算在他的头上,虎林正兵七千,加上党项僕从军三千,共一万人。
二人共有兵马两万四千人。
宥州拓跋思恭出兵一万二千人,这不是宥州的极限,而是他的极限,因为他不能扔下宥州不管不顾。
银州出兵六千,绥州出兵八千,皆留下了守城之兵,只有诸葛爽是真正的倾巢而出,一个兵马都没有留,反而任命了拓跋思恭的儿子拓跋仁顏为权知夏州刺史。让宥州兵帮忙镇守夏州,也不知为何。
而刘克之则从诸葛爽这倾巢而出的举动中看出了一点问题,诸葛爽好似並不在意夏绥了,对此,刘克之心中总有些不安。
而这股不安,在启程之后,变得更加强烈了。
广明二年元月初三日,皇帝李儇於鹿头关,在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迎接之下,正式进入成都。
而在进入成都之后,李儇並没有入驻成都府衙,而是来到了位於成都西南方向的青羊宫。
青羊宫原名玄中观,因避尊者(唐玄宗)讳,加之在道教传说中,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曾预言“千日后,寻吾於成都青羊肆。”,故认为成都为老子圣降之地,改名青羊观,后成为皇家道场,不断扩大规模,又改观为宫,称青羊宫。
青羊宫占地一千余亩,其中两百亩为核心宫观区域,其它皆为宫观產业,如药田、粮田、山林等。
陈敬瑄早已从田令孜处得知皇帝南下成都的消息,所以他也早就有所准备,虽然时间尚短,只能將一些主要的宫殿修缮一遍,但所需的材料皆已准备好,了数万贯钱。
但就是如此,奉李儇命令来此巡视检查的宫人依旧觉得此地是蛮荒之地,因为青羊宫占地虽广,但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大明宫的三分之一,而且其中多为山林,宫观的面积更是不足大明宫的五分之一。
所以他们出言不逊,处处挑刺,最终祸从口出,惹得陈敬瑄火起,他作为田令孜的弟弟,堂堂西川节度使,眼中只有两个人,哪里有这些宫人的位置,即便他们此时代表了皇帝。
所以他当场便將这些嘴贱的宫人斩杀,共有五十余人,又將尸体扔到大街上用以示眾。
他也不怕李儇和田令孜怪罪,毕竟他有理在先,又有田令孜护佑,根本不怕有人告状,毕竟只是几个僕人罢了。
而李儇也確实没有怪罪於他。
这就是乱世,人命如同草芥,即便这些宫人在平民眼中已是见不得的大人物,但在真正的大人物眼中,他们甚至不如路边的蚂蚁,至少蚂蚁不会被人隨意杀死。
元月初五,李儇正式入驻青羊宫,以斗姆宫为寢宫,並於初九日改主殿三清殿为中和殿,以此为日常办公之所,並颁布詔令,改元中和。
至此,使用了一年的广明年號被废除,如今是中和元年元月初九。
中和元年元月初十,李儇正式在中和殿中召集群臣,处理朝政。
不过卯时,青羊宫外马车轔轔,上百驾马车齐聚青羊宫外。
卯时三刻,一名宦官从青羊宫中走出,命人打开宫门,並高声唱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