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潼关路!(1/2)
“故人?”
刘克之眉头微皱,他的名声並没有传遍天下,哪里能有什么故人。
“带上来吧。”
疑惑归疑惑,人还是要请进来,毕竟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少了。
一军之中,除军使这位主官之外,其余还应有副使一名,牙將一名,押衙一名,都虞侯一名,马步虞侯各一名,十將按人头算,每千人一名,还有孔目官一名,判官一名,录事参军一名,另有总管和衙官若干。
这些佐官,如今只有牙將杨师厚,押衙牛礼,马军虞侯符存(平定费听后升的),步军虞侯林克(理由同上)。
判官萧器(理由同上),录事参军张绰(萧器自己招募的手下),十將,总管以及衙官有人担任,而其余的位置,皆是空的。
刘克之此时可谓是求贤若渴,有人投奔,自然再好不过。
“大哥!”
人还未靠近,刘克之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转头一看,更熟了。
蒋正上躥下跳的挥舞著手臂,生怕刘克之看不见他。
“小七!”
果是故人,刘克之顿时眉开眼笑的起身迎接,几个小兄弟围著刘克之七嘴八舌的一番敘旧之后,方才轮到薛林。
“薛大哥也来了!我记得你不是去神策军了吗?”
薛林闻言苦笑一声,张口欲言,又转头看了看空荡荡的庭院,见周围都是熟人之后,也就不再矜持。
“三郎久在夏州,自然不知长安情形,圣人命神策军平叛,你也知道神策军的情况,怕是有去无回,家中又有妻儿老小,所以我就来此投奔你了。”
“来的好,来的好。”
刘克之正愁手下无人可用,薛林乃是名门之后,武艺不缺,兵法更是不缺,自己也曾因借他钱而得其祖传《周易新注本义》的其中两卷一观,大有收穫。
所以尽得家传的薛林绝对是一个將才,只是在神策军中蹉跎,在经验上或有不足。
“我手下正缺人,就先委屈你做个十將。”
说著,他又转头看向以前的小兄弟们,个个都眼神期待的看著他。
“眾兄弟也先从队正副將做起,有了军功,我再给你们升官!”
“多谢大哥!”
眾人欣喜若狂,呼声直上云霄。
而就在眾人到达夏州的同时,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一,黄巢大军正式兵临潼关城下,与齐克让麾下泰寧军交战,泰寧军虽原是黄巢手下败將,但潼关路窄,黄巢的人海战术发挥不出来,战斗从午时一直打到日入,双方不仅未分胜负,黄巢甚至小负一场。
而这万余泰寧军,其实也只有这一战之力,至於原因,他们没粮了,而且还没援兵,能和黄巢打这半天,已经算对得起朝廷了。
所以在黄巢鸣金收兵之后,泰寧军便即刻烧掉营寨,用以阻挡追兵,然后开始撤退,而潼关中的张承范手中只有两千八百人,无法承担接受泰寧军入关后的风险,所以拒不开门。
泰寧军无奈,又不能沿著黄河游过去,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天下第一奇男子,所以他们只得沿著潼关旧道,退回关內。
位於麟趾原上的潼关,原与函谷关一般,只有一条小道,险峻无比,称之为过金沟,沟之一字,便说明了这条路的狭窄。
但依託黄河为屏障的关隘,都逃不过一个命运,那就是隨著黄河的侵蚀与冲刷,河道收缩,会从旁边堆积出一条大道。
函谷关如此,潼关自然也是如此。
自南北朝后,潼关之北侧便衝出了一条大道,过金沟因此废弃,改名禁沟,泰寧军入不得城,只能沿著禁沟退回关內,他们逃跑的本事確实不凡,不愧是一路从溵水逃下来的部队。
原本生长了百余年的荆棘草木,一夜之间便被踏平,成了大道坦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