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好地方(2/2)
未来无定,他要做的是过好当下。
收拾心情,刘克之思考著接下来的选择,至於无法平定费听,没有这个选项,若是回鶻、契苾等部他还会有所顾忌,但现在的党项,不仅是对朝廷,就是对他也造不成威胁,只能成为血包。
“先生,此番平定费听,若是以功出镇一地,该选何处?”
萧器闻言沉思起来,他也没將党项放在眼里。
“若是可能,天德军所在范围目前最適合使君。”
天德军位於河套,若想安稳发展,確实是一处好地方。
对此,刘克之也算是了解,其实他如今理想之地,便是黄河上游这一带的藩镇,二人的想法也算是不谋而合,不过他还是想听听萧器的高论,看看这位参军是否合格。
“仔细说说。”
见刘克之来了兴趣,萧器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细细讲解起来。
“天德军境內河水贯通,无论是开渠种地还是放牧,皆是好地方,虽然北部是契苾部,东北是契丹,西北是回鶻,西南是党项,皆是威胁,但与之相对的,这四部同样是扩军练兵的好对手,使君只需看住他们,徐徐图之,毋復国朝掌故,便有征战天下之机!”
萧器所言国朝掌故,便是在这片土地上朝廷做过的蠢事。
不说突厥这个老对手,他们在初唐时便已被灭,虽又復国,但如今已成烟云。
而契丹和奚人现在还算是老实,但他们在武朝时也曾闹过一阵,威胁中原之地,不过距离他们的崛起还有些时间,不算是燃眉之急。
至於党项,也是如此,目前还算弱小,不是紧要防备的对象,目前比较棘手的对手,还是回鶻。
回鶻,原称回紇,是朝廷扶持用以控制草原,对付吐蕃的一个小弟,曾以听话好用成为唐协军,是朝廷北部第一小弟与打手。
双方曾和谐共处多年,但自安史之乱后,回紇劫掠了中原许多財货、子女,发了好大一笔横財,回到草原后,便改名回鶻,成立了回鶻汗国,统一了草原。
那时候大唐还有一口气在,所以回鶻勉强还算是老实,但也很飘,不断侵扰边境,还对大唐强买强卖。
那时山河破碎,许多精锐大军没在战爭之中,急需恢復兵力,而光有兵没有马怎成,所以便向回鶻购买,在价格上自然不会亏待这个曾经的小弟。
不过大唐把人家当小弟,人家可没把大唐当大哥,一统草原的回鶻正好马匹过剩,於是时不时的就赶著马群过来交易,你不要还不行。
那时的大唐天子经常为这马钱头疼不已,但又不得不给,就这样被添堵了数十年,直到二十年前,回鶻主力被黠戛斯人所灭,这场关於强买强卖的闹剧方才终止。
不过当时的回鶻可汗在主力被灭之后,也不知是不是磕药了,居然请求內迁,让朝廷给他划一块地方安置,而对这一要求,不说朝廷不答应,节度使们也不答应,於是在朝廷的出兵文书还未下来,振武军就直接出击,將回鶻可汗的脑袋给拿走了,传首长安,回鶻汗国至此彻底崩灭。
而契苾部和沙陀部还有赫连部也是在那个时候逐渐独立,后来成为朝廷的得力打手,又经过数次出力之后,方才逐渐壮大起来。
但回鶻汗国虽崩,但回鶻人依旧在北疆肆虐,时不时的便袭扰边境。
而萧器的意思,自然就是看住这些狼崽子,谁敢冒头就打谁,可用他们打异族,但不可让他们参与中原內部的战爭,可让他们做炮灰,不可让他们做主力,保持汉强外弱的格局。
“可惜,天德军直受朝廷管辖,乃边防重镇,其中关係错综复杂,不好处理啊。”
既有心黄河一线州郡,刘克之又怎会不去关注,河套地区的重要性,又不止他一人可以看出,许多家族在这里都有支脉扎根,比如博陵崔氏,比如原太僕卿李琢的家族,皆在这里有所发展,想要出镇的难度很大。
不过萧器能看出这些地方是如今最適合刘克之的,也算是有几分本事,当个参军绰绰有余。
“先生真乃吾之萧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