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拉关係(2/2)
而刘克之又为他们一人配了三马,武器齐备,又派符存带兵护送出境后,目送二人离开。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至於这么多財货从哪里来,自然是隨军携带加就地“徵集”嘍。
刘克之得了德静县二成的府库,他只拿了钱財和绢帛,价值十万,诸葛爽歷年来的赏赐,还有就地“徵集”的各种財货,属於他本人的就有二十万贯钱货。
更不用说出征之后诸葛爽还要拨给他大量的財货了。
因为按例,藩镇兵马出征必须携带大量財货,用以开拔费以及战斗前后的各种赏赐,如此方能稳定军心,如果不够,那就就地“徵集”,其实就是劫掠。
要是没有,你这个节度使就別当了!
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一些赏赐而已,先开张空头支票,將这些兵油子稳住,等回到节度使的治所后再给也行。
但事实就是拥有这种信用的这种节度使寥寥无几,而且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时代的士卒们其实是没有餉银的。
他们全赖赏赐生存,凡是四季节日,开拔离营,战前战后等,皆要有让人满意的赏赐,否则就得允许他们劫掠州府,要么就让他们当场换一个节度使。
即便是牙兵,也是如此。
至於他们每月领取的粮食,绢帛,那些只是用度,是必须要有的,虽然也称之为军餉,但並不固定,有时多有时少,不能称之为餉银。
换成现代一点的说法,那些粮食绢帛之类是只能称之为提成或者奖励,只有做事了才有,而餉银便是保底,做不做事都有。
这也是底下的大头兵们经常下克上的原因之一,若是有每月都有固定的餉银,那么下克上的情况就会少很多。
但固定餉银的开销实在太大,节度使们不想出也出不起这么多钱,只能是战斗前后发下大量赏赐,这既让大头兵们作战如虎狼,也让他们变得越发桀驁难治。
对於这种情况,刘克之也没有办法,只能先隨大流,找到弊病所在,便总有解决的办法,並一点一点的加以改进,而不是糊里糊涂的就只知道发展,不顾时代情况,这种人,一般会死的很早。
以利为饵,因势导利,循循善诱,以定人心,这便是刘克之如今的发展方向。
三日之后,战场已全部打扫乾净,派出追击溃兵的內附党项也已归来,他们带回了一千余溃兵,没办法,草原太大了,他们能带回这些人,也是因为大家原本是一伙的,比较熟悉逃跑路线与方向。
剩下的,就是跟无头苍蝇一般乱跑的,对此他们也没办法。
对於这些党项俘虏的处置,刘克之早有计划,虽然將他们卖往关中为奴可获得大量钱財,却是太过浪费。
这些党项人在中唐时便已內迁,多年以来,他们学得不少的汉家文化,已算是被训化的熟番,语言已通,野性已除,不是那些语言不通,野性难驯的生番,可以用来当做僕从军或者辅兵。
所以只是稍加商议,便將他们改编为僕从军。
將勾连京中宦官的事交给牛礼之后,刘克之便准备长期驻扎在石子岭,练兵的同时不断出击周围的党项部落,掠其財富,又將其部落民眾发卖为奴,以其妇女劳军。
他並不怕反噬,毕竟都將那些青壮卖了,对那些番婆子也是严加看管,成不了事,而且他又吞併了经略军,实力变得更强了,平日里出去劫掠,也是以內附党项为先锋,对他们的待遇也提高了,又安排了汉人担任军头,並许下名列军册,可发赏赐的承诺,此时在他们眼中,自己和党项部落已经有所区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