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优势在我(2/2)
刘克之知道如今的党项穷,但没想到这么穷,不过士气还算不错,那些士卒一个个的都亢奋无比。
“一帮乌合之眾。”
嗤笑一声,刘克之將望远镜递给了眼馋许久的杨师厚,对著身旁的传骑下达命令。
“传我令,內附三千党项为右翼,我军重甲步卒为中军,陌刀队在后,骑兵为左翼,成偃月阵!”
至於弓弩手,他们是跟著步卒的,隨时准备后退收弓,提刀拿槊,化作重甲步卒,刘克之五百人的陌刀队,就是从这些弓弩手中抽出。
传骑们背著各色旗帜,奔行於战阵之中,鼓角声同时响起,伴隨著鼓点,全军迅速根据刘克之的安排排列组合,成为一个个严密的方阵。
整个过程,不过近两刻钟,这就是这帮兵油子的实力,他们早已將各种战阵玩的纯熟无比。
唯有被安排为前军的三千党项动作稍慢,毕竟是新来的,而虎林军內各都已磨合许久,配合默契,他们能稍慢一步,已是难得。
三通鼓后,阵形彻底完成,刘克之已身处偃月底部,身前就是陌刀队,身后是八百甲骑,上书“大唐夏绥虎林军军使刘”的大旗,在头上猎猎作响。
骑兵为两翼,步卒为中军,弓弩填其中,陌刀在后队,这种阵形呈偃月状,所以被称为偃月阵。
此阵发动之时两翼骑兵在前衝锋突破,中军重甲步卒跟进围杀,后面五百陌刀队和八百甲骑负责守卫主將,既是防止阵形被破后的最后手段,也是防备敌人以骑兵绕后偷袭。
这种偃月阵是唐军对付这些装备简陋的异族最常用的军阵,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唐军精良装备的优势。
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双方实力差不多时,这种阵形很容易伤亡过大,从而导致全军崩溃。
刘克之也是先观察一番,看清了费听这种杂胡部落的虚实,方才使用这种阵形。
而在阵形成形之后,对面党项也已摆好阵势,鼓角齐鸣,烟尘漫天,动地而来。
唐代因为士卒素质的提高,装备技术,也就是冶铁製甲技术的发展,以及兵法的不断完善,用奇兵偷袭之类方法有些不太管用,说不定还会自食恶果。
所以当大家实力相差不大时,皆是硬碰硬的来,都是直接列阵对砍,先是骑兵试探,然后步兵对撞,弓弩对射,最后全军压上。
力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內解决战斗,毕竟时间打长了,这帮兵爷们是会不开心的,而为了安抚他们,就需要掏钱包了,而让节度老爷们掏钱包,他们会比死儿子还难过。
所以大家都追求速战速决,这样一来,兵爷们高兴了,节度老爷们也保住了钱包,也高兴了。
唯一的后果可能就是伤亡过大,在有一方支撑不住之后,主將容易被自家士卒所杀,用以向对面换取赏赐。
“杂胡就是杂胡,用的战术都差不多。”
杨师厚忽然出声,语气隱含不屑。
因为费听氏用的战法,居然和沙陀军一样,数队骑兵从阵中脱离而出,向著刘克之本阵直直衝来,却又在距离阵营数百步前迴转。
“阵形鬆散,装备简陋,战术乱出,除了士气可用之外,没一处像样的!”
当初沙陀兵之所以使用这种战术,是因为诸葛爽所列阵形以防御为主,所以使用这种战术用作试探,而对付偃月阵这种主动出击的阵形,再用这种战术,就显得不太礼貌了。
不过也难怪,沙陀毕竟也是正规唐军,不仅在麟胜二州负责压制外族数年,更是在河东肆虐两年有余,是征战已久的劲旅。
这些党项兵一年砍的人头,都不一定有沙陀兵一天砍的多。
而且双方兵力相差无几,费听氏兵马近万,兵甲简陋,刘克之有兵七千,四捨五入也是近万,而且全员披甲,许多都是刚从武库取出的新装备,此番,优势在我!
所以对付他们,刘克之就不像诸葛爽对付沙陀那般谨慎。
“全军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