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胜(2/2)
至於职官,这年头的文人都比较能打,所以文武之间的分別並不明確。节度使同时也可以是刺史,但总体来说,其实並不混乱。
以刘克之如今的夺旗之功,最低可功勋三转,外加七品散官,至於职官,则看诸葛爽舍不捨得,爵位的话,不可能,若是得了李国昌父子的头颅或许能得个县男。
当然,这一切皆要诸葛爽如实报上,朝中也要有人能够说话,他的功劳才不会被打折扣。
“节帅!”
刘克之策马来到將台之下,诸葛爽此时正笑眯眯的抚著鬍鬚,看著大军收拾战场,基础的斩获已经出来,斩杀沙陀兵两千余,俘虏两千余,被逃走一千余,汝州军损失一千余,而且多是外镇兵和东都兵。
他麾下的牙兵和亲军,基本上没有损失,只死了三四百人,伤了千余,这一战,可谓是大胜,而且等將这些沙陀兵全部收编后,不仅没有损失,实力还更上一层楼。
就在他高兴之时,只见刘克之策马来至將台前数十步下马,一个滑跪来到台下,双手捧著一块绢帛,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幸得节帅护佑,末將取得李逆父子牙旗在此!”
闻言,诸葛爽连忙起身来到台前,看著跪在下面的刘克之,语气愉悦的说了一句。
“克之啊,不必多礼,上来吧。”
“多谢节帅!”
刘克之站起身来,捧著沙陀牙旗,快步走上將台,將牙旗奉上。
“哈哈哈,果真是沙陀牙旗!”
诸葛爽命人抖开一看,一面大旗顿时映入眼帘,黑底红字,绣有玄武图案,上书:振武节度使,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李字。
“好好好!克之之功,吾定会如实上报!”
诸葛爽连道三声好字,刘克之闻言大喜。
“可惜,那李逆父子跑的快,不然还能多一大功。”
说罢,诸葛爽长嘆一声,显然对未得李国昌父子二人的首级感到遗憾。
而此时距离战场百里之外,一个鬚髮斑白,满面风霜的中年人,身后跟著一个满脸疲色的青年人,一身皮甲,向著北方纵马奔驰,不时回头张望,好似身后有猛兽追赶。
这中年人曾官拜云中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沙陀三部军使,他原名朱邪赤心,因平定庞勛之乱有功,赐国姓,取名国昌,字德兴,官拜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使。
至於他身后的青年人,一只眼睛满是翳白,而另外一只则十分灵动,显然,他有只眼睛是坏的。
他便是人称“飞虎子”的原大同军守捉使——李克用。
此时父子二人再无往日里纵横河东的风光,如同丧家之犬,亡命奔逃。
昔日拥兵数万,如今身边只有寥寥几骑亲兵跟隨。
他也没想到,李琢与郑从讜一来,各藩镇军头便如变了一个人一般,作战无比的勇猛,而且他的弟弟李友金居然望风而降。
他也组织兵马与唐军战过几场,有贏有输,但打著打著,他的的部眾和基业却是越打越少。
若不是今日一见势头不好,转头就跑的话,他也得死在这里,现在,他除了长子李克用和三个亲兵之外,其他的如妻妾儿女、宗族部下都已经被其它藩镇所灭。
如今他已是穷途末路,他现在唯一的选择,便是越过雁门以北群山,前去投奔和他有姻亲关係的韃靼部落,以求能够得到暂时的庇护和存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