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半途而废(2/2)
而诸葛爽一怒之下,带兵返回了洛阳,驻扎在洛阳城外,用度皆由洛阳守备提供,所以他除了每日看地图以外,就是操练兵马,隨时准备北上。
刘克之送走都將之后,也开始摆弄自己的小队伍。
这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马虎不得。
一共十人,除刘克之外,这九人皆是由外镇兵中抽调而来,但来源复杂,除了两个汝州本地人外,其它的,居然是草贼。
当年王仙芝起义后,曾攻破汝州,威逼洛阳,后来朝廷以招安诱惑王仙芝,黄巢將王仙芝打了一顿后便带著自己的兵马转回山东,而王仙芝也不满朝廷给的官职,带兵南下。
而草贼走后,诸葛爽返回汝州,收编了一些来不及撤走的草贼。
不然他汝州下辖的六县皆被草贼劫掠了一遍,外镇兵马所剩无几,哪里能来这两千正兵,除了募的几百人外,其余皆是收编的草贼。
不过这些草贼收编也已將近三年了,已经是正规汝州军了,军规都已熟知,只是以前不是骑兵,还需要学习如何管理,饲养牲口。
最基础的,便是战马一天十斤粮不可少,而且还不是一顿就吃,而是少吃多餐,不能暴饮暴食,晚上的加餐也不能疏忽偷懒,若是战马掉膘,初次只是视情况打军棍,再犯也是视情况而定,轻了打军棍,重了直接砍头。
林林总总的,事情还不少,刘克之基本都算了解,毕竟家里代代都是小军官,这点家学还是有的,但他还是在文书哪里详细的记下来后,又和手下人一一说清,免得行差踏错。
接下来便是分配人手了,两个兄长也是火长,各领一火,所以刘克之只能是在这十人中提拔两个,帮忙做些事。
所以他將自己这火人聚集起来之后,也不废话,直接说出目的。
“我欲选二人做我的副手,负责管理物资和写写算算,你们的情况这几天我也有所了解,张二你管理物资,刘三你认字,也懂算术,就负责写算,以后的斩获就交给你了。”
张二是汝州人,本名张顺,刘三是河东絳州人,没有名字,由草贼收编而来,算起来和刘克之还有些关係,两人应是同族,但刘三的情况比他还差,年幼时便四处流浪,与宗族早已失去联繫,不知来处。
刘克之此举看似简单,但却大有深意,队伍组成不同,张二是本地募来的兵,刘三是草贼收编的兵,如此分派,才能保持队伍的平衡。
安顿下来,刘火长等人在洛阳大营一住便是十日,几乎每日操练,由老人带著走队列,练习阵形,认识號令,然后射箭,就是集体拋射。
射箭可是唐军的看家本领,即便是集体拋射,也要求集中在一个区域,若飞太远,太偏,也是要罚的。
然后是队列和阵形,这两个其实可以说是一个东西,只是队列是阵形的基础,队列练好了,阵形练起来就快。
要说队列,可谓是源远流长,自春秋以来,队列变换便是军阵的基础。
大唐集兵家数千年之大成,在军阵一道堪称前无古人,横队纵队,各种分列式,各种圆阵,方阵,横阵的变化,早就玩的炉火纯青,已形成了章法。
这些队列变换练的纯熟之后,便是阵形的练习,阵形练好了,便是军阵。
不过军阵的练习少,毕竟大军一动。费如流水,哪怕是由东都洛阳提供补给,也受不了天天练。
诸葛爽虽然没有练大军阵,但各营的操练却是两三日就来一回,他想以此举逼迫东都,让他早日出兵。
可他的要求,朝廷怎会马上允许,首先就是要选一个河东节度使和代北行营招討使,还要这人能镇的住诸镇兵马,不然诸葛爽去只能是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