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药(1/2)
“从军?”
张承业闻言思索了片刻,经过一番接触后,他发现二人言谈不俗,且胆大心细,又有一身不俗的武艺,已经具备了在乱世中做出一番作为的基础条件。
而俗话说,锦上添,不如雪中送炭,虽然保全刘克之家人的情谊已经足够大了,但若是在其投军的路上给予一点帮助,那么这份恩情就会更重,日后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念头急转之间,张承业心中已下决定。
“二位郎君有此志向,实乃国家之幸,正好今岁李国昌父子叛乱,汝州防御使诸葛爽受命平判,我父与诸葛大帅乃庞勛之乱时的旧识,我请父亲书信一封,二位可携带前往。”
刘克之二人相视一眼后,隨即道谢。
本就打算去河南投军,汝州也在河南,而且还马上就要打仗了,很快就有立功的机会,如此好的门路,自然是欣然接受。
此时宴席正好,张承业將要除一仇敌,心中大悦,二人目的达成,心情大好,一时间,三人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酒正酣时,张承业短暂离席,再进来时,身后跟著一个青年,浓眉大眼,体型雄壮,一看便知道是个好手。
其实张泰也一直想要除掉董继宗,但奈何他虽为宦官,但手中没有军权,手下养的游侠也不堪大用,想要杀死董继宗,基本不可能。
倒是他儿子张承业是个厉害角色,不过三十便已是內供奉,日后升任枢密使的可能性很大。
可惜,张承业本人並不擅长武艺,这种刺杀的任务只能依仗手下人,所以在得到刘克之和杨师厚相助后,张承业还担心不够保险,又从现有可用的游侠里,选了一名武艺最好的,帮助二人。
青年姓牛,名礼,字赞贞,青州博昌人,年前刚来长安,寻找报国门路,但长安虽好,却是宦官天下,他又不想一割咏志,加入其中,所以只能是报国无门。
最后钱財用尽,只好在张承业门下做点差事,赚取回家的路费。
牛礼为人沉默寡言,但谨慎机敏,虽然在武艺上不如刘克之二人,却可帮忙接应。
而且他也想去边镇投军,所以张承业这次也算成人之美,事情结束之后,可与刘克之二人一同北上。
三人见过之后,因都是游侠,骨子里自有一股豪气,又同要去边镇投军,正可谓是意气相投,两杯酒下肚,便相谈甚欢。
———
长安,崇业坊,玄都观。
“大兄,火奴儿让我们带著大父离开长安,你如何看?”
刘仲卿一边將锅中黑漆漆,浓稠状的东西倒入瓶中,一边对著一旁的高大道人说道。
“我能如何看,火奴儿觉得长安非久留之地,大父夜观天象,看到太白移位,长安要有一场兵灾,离开就离开吧,反正也无甚留恋之处。”
高大道人是刘仲卿的亲大哥,也是刘克之的大哥,名为刘伯阳。
“是啊,这世道太乱了,我听说巢贼已经南下了,去龙虎山却是不太好,我们听火奴儿的,去蜀中青城山。”
刘仲卿说罢,將手中的瓶子用腊封口,保持药性。
“我去一趟永安坊,將膏给火奴儿送去。”
“去吧,告诉火奴儿,他想做什么就做,我们兄弟二人,不至於连家人都护不住。”
刘伯阳头也不抬的继续摆弄著手中的药材。
刘仲卿骑著驴子慢悠悠的走到永安坊,转到刘克之家门前,只见房门紧闭,其中隱约传出呼喝之声。
他也不客气,直接上前敲门。
“刘贵开门,是我。”
嘎吱一声,大门打开,刘贵看到来人,顿时有些欣喜。
“二郎来了,郎君已等候多时了!”
一进门,刘仲卿就看到刘克之和杨师厚正以双短棍作刀盾,相互切磋,一旁廊下还坐著一个憨厚青年,擦拭著手中横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