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山神(2/2)
白道岭在阴山中段,说是山岭,其实是一个山势平缓山间平坝。坝顶就是沟通阴山南北的白道所必经之地。
上了白道岭乐起就后悔了。
最开始,他们是想直接往东边腿著走回柔玄,可是转念一想,来时路上遇到的都是武川本地豪强家的私兵,保不准才走到几步就被前后围住。
况且身上啥东西都没有,別说遇到敌人,搞不好得饿死在半路。
去西面是怀朔,可是怀朔的情况两眼一抹黑。
去北面,兴许能碰到解律谨,可人家到底出城抵御蠕蠕人没有,也只是宇文肱一面之词。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得冒险碰碰运气,沿著白道岭南下去找卫可孤。
要是真的找到了卫可孤,还能继续之前的使命说动卫可孤同怀荒义军打配合。
但是乐起他们哪里能想到会那么冷!
时值初夏,平地里气温倒是適宜。
可从武川出发一路都是爬山而行,等到了白道岭上却是寒风凛冽冰意刺骨!
乐起三人衣服倒是穿的多,能够勉强抵御寒风,但是握住韁绳的双手早已冻的青紫麻木。
等到半夜,若是岭上下雪,他们都不会感到奇怪。
“郎君你看!”
就在三人四肢麻木瑟瑟发抖之时,眼尖的吴都发现,不远处坝顶上似乎有一圈围墙似的建筑。
虽然在月色下看得不是很真切,但吴都可以断定那绝不是天然而成的。
“得救了得救了...荒山野岭上居然还有宫殿,难道真有天意...”
曹紇真囁嚅著抖了抖冻僵的手腕,甩了下马鞭,策马赶去前方探路。
眼见果然是处宫殿般的遗址,目光越过围墙还能看到正中间,有一圈冒出来的屋顶。
不管怎样,躲避寒风的地方是有了。
乐起和吴都听到曹紇真的召唤,赶紧催动最后一丝马力向前。等到了围墙根下,乐起才突然想起此地来歷。
长期以来,北魏皇族的信仰杂糅了草原、汉地和佛家的各路神灵,尤其在阴山南北有好几处行宫、祭坛。
而白道岭上这一处多半就是北魏皇帝望燎祭天、观云川之地了。
而这堵围墙,准確地说应该是三圈围墙,应该就是史书所载的三重埒了(读作围列)。【注1】
所谓“坛通四陛,埒三重”,埒就是祭坛之外的矮墙。
说是矮墙,其实足足有两三丈高、一丈来厚,堪比一个多重的城堡。
乐起沿著埒策马走了一圈,果然在东南方向找到了仅宽三尺许的入口门道,如果背对入口往东南方向看,正是一望无际的敕勒川平原,白天天气晴朗的话还能看到远处白道城的轮廓。
当然,乐起此时可没有心思观山川地理,二话不说就沿著门道穿过三重埒进入祭天遗址的核心区域。
进入之后,就见一圈房屋环绕埒內缘。乐起隨意寻了一间木柱隔墙和屋顶完好的进去,里面居然还有几十年前祭天留下的木製神像,不过神像早已斑驳褪色,完全看不清是何方神祇。
是的,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再没有哪个皇帝或者高官大臣来过阴山祭天了。
曹紇真和吴都將马拴在外面,又从隔壁抱来一根腐朽的木柴,放在房间最內侧角落里升火。
反正夜已沉沉,倒是不怕烟雾腾空引来追兵。
可惜房屋坍圮的多,但却怕屋顶垮下来,吴都他们反而不敢再多拿柴火,而且手上一件兵器也无,砍不了柴火。这根朽坏的木料可烧不了一会。
二人无计可施之时,乐起却將目光停留在了木製神像之上。
“郎君,这可使不得!”曹紇真一眼就看出了乐起想要干嘛。
吴都也是来劝说:“只要躲著风,咱们再一总能过去的。就算郎君不信鬼神,人家待客可比宇文老儿好多啦!”
乐起点了点头,借著微弱的火光伸手扫了扫神主身上的灰尘,退后一步恭敬地拜了一拜:“不知君是阴山的山神、还是拓跋氏的先祖,今暂借宝地躲避风寒,容受一礼、感怀切切。”
曹紇真和吴都长舒一口气,重重地坐在篝火边上还给乐起留了个位置。
天底下的穷鬼、打仗的丘八就没有不迷信的,更何况是出身穷鬼的丘八。
“元氏子孙沉醉迷迷不思进取,鲜卑强宗、南北汉人显宦也忙著爭权夺利,恐怕君的木像,在这偏房也呆了几十年没去过祭坛了吧。”
乐起仍闭目正对木像念念有辞:“此番,既然我逃到这儿,也陪君说说话解解闷。”
“眼下四方扰攘天下板荡,阴山南北、华夏大地胡汉之间流了几百年的郊原之血,还不知要流多少、流多少才够。
都说兴亡百姓皆苦,小子乐起阴差阳错来到这里,自然是想著有一番作为。既是为我一点私心,更是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事情。”
乐起一边说著一边睁开眼,直直地注视著木像。
“君与其在陋室中腐朽,何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化作烈火轰轰烈烈?也不是说空话,將来若是有所成,一定会在此处立碑撰文,为后世留下一篇文字,感怀今日之遇。
得罪了!”
言罢乐起在曹紇真和吴都惊讶的目光中,踮脚將神主木像抱了下来,转身一把就扔进火堆之中。
虽然木像甚大,但几十年坝顶的寒风早將他吹的乾燥而龟裂,篝火沉寂了半晌之后,猛地將火舌缠绕在木像之上,须臾之间木製的神像便绽放出炽热的亮光。
融融的暖意很快就打败了迷信的恐惧,让人舒服而乍醉。
曹紇真也痛快地伸了一个懒腰:“我就说刀尖上挣命的人,多少会信点东西。郎君这叫啥来著?先礼后兵还是丝烫义尽?”
可乐起哪里是礼貌。
自穿越以来,乐起就很难再坚持地说,自己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这次捲入武川袭林卫可孤之事,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慌不择路之间,顺跑到了北魏皇家祭天之地,也不得不感开。
也许这个时空真的茫茫有天意,这才有感而发,絮絮叨叨了半天。
乐起没有亢搭理曹紇真,他烤著暖洋洋的篝火,不甩畅想,不知这个时空中这段歷史会如何发挥,y一宇文泰也死在了此处呢?
原本歷史上贺拔、宇文等武川豪强,在卫可孤大败广阳王元渊之后袭林了他,然后贺拔胜被派亢朔州报捷。
还没等贺拔胜回来,贺拔度拔就战死在了武川南河,而宇文顥为了救被敕勒人围困的父亲,也战死在了那里。
当年乐起读到这段歷史的时候,便赶到疑惑:隨后贺拔胜几兄弟就亢投奔了广阳王元渊,元渊死后顺投尔朱荣。
而宇文肱却带著剩下的儿子和族人跑到了河北,然后参加了第二波六镇大起义。
两拨人的选择和际遇竟然如此不誓。
再然后...再然后就是宇文肱和宇文连战死在了定州,宇文洛生则是在滏口之战时被尔朱荣俘虏,隨后就在战场上被处死,只留下一个宇文泰。
父兄接连战死,反倒急速催熟了宇文泰,让他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权力动物。比起高欢,他的身上可没有多少人味儿—香味臭味都没有!
说起来,宇文泰和现在的乐起还是誓龄人呢。
不过这些都扯远了,现在需要担心的是,卫可孤会不会真的沿著白道而来。
不然,就算有山神临时的庇佑,可他们人,搞不好还是会饿死困死在阴山之中!
注1:此处遗址在今武川县大青山乡蜈蚣坝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