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09章 飙升(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209章 飙升(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2)

目录
好书推荐: 锦衣无双 演员的诞生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学霸 人在峨眉,开局获取金色词条 朕,都是为了大汉! 射雕:从镖人开始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在天魔世界的摆烂生活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王曼玲快速记录,接着问:“最近市场非常关注青州英坭。

从一家传统水泥厂,到提出红磡地块的综合开发计划,这个转变很大。

陈生能否谈谈具体的规划和对公司未来的影响?”

“青州英坭有很好的基础资产,尤其是土地资源。”

陈秉文将话题引向重点,“但时代在变,城市在发展。

红磡那块地继续做水泥,效益低,也不符合环保趋势。

我们的计划是产业升级,把高污染的水泥生产迁到更合适的工业区,比如屯门。

原址用来发展更符合区域规划的现代化饮料食品工业园,结合研发、生产、仓储物流和部分商业区。

这既是对股东资产负责,也是配合港府的城市发展策略。

当然,具体方案还需要和政府部门详细沟通。”

专访持续了约四十分钟。

陈秉文把握分寸,既透露了足够的信息吸引市场关注,又没有给出过于具体的承诺,保留了灵活性。

几天后,港府工务署和城市规划委员会对青州英坭红磡地块综合性开发计划的批复正式下达。

原则同意青州英坭的产业升级和地块转型申请,但需要补交的地价金额七千八百万港币。

这个数字不菲,但在陈秉文预料之内,相比地块转变性质后的潜在价值,这笔投入是值得的。

拿到批文,宣传机器立刻开动。

顾永贤安排好的通稿陆续在几家关系良好的媒体发出。

《星岛日报》财经版头条:《青州英坭谋变,红磡地块转型综合开发,估值潜力待释放》。

《信报》专题分析:《从水泥到地产?青州英坭的资产重估之路》。

《经济一周》深度报道:《产业升级与土地价值:解读青州英坭的战略转型》。

一连串的报道,密集轰炸市场。

此前,在普通股民眼里,青州英坭始终是一家业务传统、利润微薄的水泥公司。

即便前阵子陈秉文和李家成争夺控股权闹得沸沸扬扬,股价有所波动,但大家对它的认知基本没变。

这一次,随着报道的深入,股民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青州英坭手里握着红磡那么大一块宝地!

而且真的要转向房地产开发了!

此时地产市场正在快速升温,任何沾上地产概念的公司都备受关注。

“青州英坭要搞地产了!”

“红磡那块地值大钱了!”

“转型啊,有得炒!”

类似的议论在交易所散户大厅里蔓延。

市场情绪被迅速点燃。

青州英坭的股票买盘骤然增多,股价摆脱了之前的盘整格局,开始放量上行。

看到市场反应热烈,陈秉文知道火候到了。

他立刻指示方文山,以青州英坭董事会的名义,对外发布了早已准备好的资产重估公告。

公告宣称,基于专业测量行的评估和公司最新发展战略,对青州英坭旗下物业资产,尤其是红磡、九龙湾等地块,进行重估。

重估后,公司净资产价值显著提升,潜在市值评估达到8.6亿港币。

公告详细罗列了各地块的位置、面积和转型开发潜力,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空间的蓝图。

这份公告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引爆市场。

8.6亿港币!

相比重估前不到两亿的市值,翻了四倍多!

虽然这只是“潜在估值”,但白纸黑字来自董事会公告,加上有专业的英资测量行背书,再配合近期媒体的狂轰滥炸,股民们没有不相信的道理。

公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青州英坭的股价直接以跳空高开15%开盘,买盘汹涌而至,将股价节节推高。

中小散户、投机客、甚至一些原本观望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入场,生怕错过这班“乌鸡变凤凰”的快车。

股价在连续几个交易日内如同坐上了火箭,直线飙升。

股评家们在报纸和电台上兴奋地分析着青州英坭的“隐蔽资产”价值和转型前景,进一步助推了市场的狂热。

短短一周多时间,股价从之前的三块多港币,最高飙升至接近九元,涨幅惊人。

陈秉文的纸面富贵,瞬间膨胀。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渣夫別跪了,夫人嫁顶级大佬显怀啦 渣爹杀妻灭女?重生断亲,全族祭天 重生改嫁矜贵权臣,这皇后我不当了 先婚后爱,就她吧 惊!修仙后,我被系统托管了! 穿成逃荒农女,我带弟妹成权贵 暗恋我十年不说?幸好有弹幕剧透 小天师四岁半,有五个大佬爸爸很正常 被弃后我高嫁太子,渣竹马悔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