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变革之始(2/2)
他们固然想保证鲜卑的兵权千秋万代,但是西魏存亡的危机就摆在他们面前。
没兵!没兵就是没兵!你祖宗之法说一万遍,那也是没兵!
宇文泰显然已向核心的关陇鲜卑旧部透露出些许口风,兵制將有大变的传闻在长安城真正掌握权柄的高门之间激起层层暗涌,私下里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汉人豪强当然也有所耳闻。
毕竟这么大的事,宇文泰一定会和苏绰交底。
而苏绰是谁?
他是西魏朝堂上最具分量的汉人谋臣,武功苏氏之后,宇文泰心腹中的心腹。
他一手主导了西魏诸多制度的变革,起草奠定施政纲领的《六条詔书》,强调整飭吏治、均平赋税、重本兴农,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著鲜卑贵族的汉化进程。
这样的能人绝非蠢材。
甚至可以说,在黎诚遇到宇文泰之前,这位或许早已猜到了宇文泰改革兵制的想法。
只是他猜到了也没用,他是个汉人,由他来提变军制实在不合適,只能由身为鲜卑人的宇文泰来提。
河东裴氏与弘农杨氏这等根深蒂固的汉人门阀,十有八九已从苏绰所属的武功苏氏那里,捕捉到了些许风声的涟漪。
只是这些盘踞关陇的汉人豪右倒也沉得住气。
黎诚回京已近半月,直到今日才首次遣人前来试探,这份耐心本身就耐人寻味。
自己自然是不能去的。
非但不能去,在宇文泰开口之前,自己更需旗帜鲜明地与这些急於上船的汉人门阀划清界限。
还是那句话一西魏的改革谁来开头都不行,只有宇文泰来提。
唯有宇文泰以丞相、以鲜卑领袖的身份將改革的號角正式吹响,定下基调,明確了法理与方向之后,他黎诚才具备了名正言顺去接触斡旋说服那些汉人豪强的资格。
这一切遵循於最基本的法理,最根本的权力规则。
宇文泰这人——后世有人把他形容成曹操,那是真像。
多疑善变,猜忌之心深埋於骨。
黎诚低头思索片刻,心中盘算著,料定宇文泰公开宣布兵制变革的日子,恐怕就在这几日了。
改革一个国家,最好的时机是打了胜仗,其次是打了败仗。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有人快步跑进来,黎诚抬头,正对上那人有些慌乱的眼睛。
“李將军—”这人连礼都来不及行,就连忙道:“丞相来寻您了一“哦?”黎诚心中瞭然,暗道一声“果然来了”,就听见外头传来宇文泰中气十足的笑声。
“李军主—
99
但见宇文泰一身深色常服,只带了寥寥两名隨侍,步履生风地踏入厅中。
“不知伤势康復得如何了?我不请自来,叨扰清净,顺便也蹭你一顿饭食,如何?”
“丞相大驾光临,蓬蓽生辉,何来叨扰之说。”
黎诚说套话的功夫真是老母猪带胸罩一套一套又一套,也笑道:“来人,速备上好酒菜!今日正好与丞相小酌几杯,一敘契阔。”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彼此心照不宣。
便知一场席捲关陇、重塑西魏根基的改革大幕,即將缓缓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