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信心(2/2)
还有好多部车子,几位专业司机,不少的佣人……
总之,生活助理嘛,大管家,管的全是生活中的鸡零狗碎。
就是负责给林见鹿,以及他的女朋友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的。
当前就首先有一个大事情要做,周惠敏有赴美的护照,但周海美没有,全程协助办理,然后订机票,送上飞机!
另外,平常时候要负责留意市面上出售的房产,因为林见鹿还准备继续囤房子,且基本上都是囤200平以上的豪宅。
然后,何志谦这位行政助理的工作,就相对复杂且多样了一些。
林见鹿目前的大额资产,包括股票、现金、地皮、楼宇,当然,也包括相当多的负债,基本被他给梳理成了几大块。
蔡重信主理的龙华投资,负责管理林见鹿的金融资产,包括阿美利加的两支互联网股票,也包括之前持有的港城电讯4%的股票,但后者已经赶在一个不错的价位上出清,换成了大量的现金,而接下来林见鹿要投资入股中华网公司,也会走龙华投资。
除此之外,林见鹿个人持股的寰亚电影股权,和前不久刚刚完成了全面收购、顺利私有化的亚视,以及正在筹建,与江智强、庄承合资的内地院线,本来他也都打算打包整合进龙华投资,但思之再三,他还是决定让这几家公司都暂时独立,将来再考虑整合到一起,成立一家新的公司统一管理,算是专攻传媒、影视、经纪、院线的文娱大方向。
然后就是吴明桦主理的东华置业,林见鹿把自己全资持有的万通大厦、在建中的港港国际金融中心40%的股权,中环新海滨民耀街那块地皮,以及首都时代广场87.5%股权,魔都时代广场51%股权,都给打包了进去。
金融投资、影视传媒、地产运营。
这算是林见鹿最重头的三大块资产了。
所有这些事情,林见鹿目前直属的龙华投资、东华置业、亚视和寰亚电影,每周都要有工作简报、市场动向之类的报告递上来,那就是何志谦的基本工作内容了——但又显然不止于此。
用人嘛,林见鹿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成熟的用人之道,什么帝王心术,而且上辈子非但没有过什么专业学习,更是毫无经历和体验,但这辈子仅凭直觉,他也明白,再信任的人,也要防备着用——从制度设计上,就不要给人家留出太多犯错的机会,那其实是在保护对方!
所以喽,某种程度上来说,何志谦就是用来防备和制衡蔡重信、吴明桦,乃至于林清霞和庄承、施楠生他们的——大家相互制衡,谁都不要想可以瞒着林见鹿,去背地里搞什么小动作,那这个事情就可以长长远远、和和美美。
林见鹿不想被任何人蒙蔽,做一个高高在上却逐渐失去权力、掌控力和察知力的所谓上位者——现在问题不大,事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关系整体偏简洁,业务整体偏简单,他自认自己掌控住局面毫无问题。
但是……嗯,一个小例子,吴明桦是留学归来的,她就更倾向于支持同样留学归来的人,在自己身边谋得高位。
尽管自己事先说过,学历不拘,能力最重要,但她为自己选出来的候选助理,三个,却全都是留学的背景。一个留英,一个留美,还有一个先留英后留美——有问题吗?没有!甚至你也很难说她在这里有什么私心,但不留学的人里,就没一个可以入选的吗?
是人就有偏好,这很正常,但林见鹿希望围绕在自己身边,协助自己打理资产,给出各种投资和管理建议的人的构成,不要那么来历单一。
嗯,未雨绸缪的忧虑。
当然,不急,完全可以慢慢来。
先是交待周锦云的工作内容,但并没有让何志谦避开,所以他旁听,等到安排好了周锦云的工作内容,却是把她打发开,去忙了,然后再跟何志谦逐一地交待工作内容、注意的方面,等等。
蛮好,虽然还没真的开始工作,具体工作能力自然有待验证,但跟这两位接触下来的感觉,一如之前面试的时候,叫林见鹿觉得很舒服。
而他也愿意尽可能多跟何志谦聊几句,尽些关怀,尽快拉近关系。
何志谦的母亲患有重病,目前需要长期治疗,这才是他辞了在旗银行的工作,回到港港来的根本原因。但他此前工作的永隆银行,一来已经不太可能向他提供更高的薪水和职位,二来他自己的判断,认为永隆银行的经营情况太差了,未来很有倒闭歇业的可能,所以,他才跳槽出来。
林见鹿本不在意这些,只是下意识地跟着感慨,金融风暴这两轮袭击,的确是给港港从上到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伤害,但聊着聊着,听何志谦带着些忧心忡忡的语气,为前雇主那里大量的银行坏账而感慨的时候,林见鹿却是不由得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尝试地问了一句,这并不是什么行业机密,永隆银行是上市公司,这些东西都是会体现在财报上的,因此何志谦倒也无需隐瞒,就简单地说了几大块——果然,大量坏账来自地产狂跌、金融暴雷、客户破产三件套。
聊到林见鹿最感兴趣的房产贷款,何志谦说:“很多客户是集中在92年、93年到94年期间购入房产,当时港港的房价,普遍在三千到六千块一尺,客户交上四成首付,还款数年,但是到现在,房价已经跌至不足当年的五成,甚至不足四成,原本两百万港币售价的一套500尺房屋,现在市价甚至不足百万!”
“这就导致,客户即便是现在把房子卖掉,所得款项,都不足以偿还全部贷款,之前支付的首付款、历年来归还的贷款和利息,自然是尽数打了水漂。若是收入稳定,还好说些,不得不照期还款就是。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大家都在艰难度日,一旦失业,或公司破产倒闭,每月贷款立刻沉重如山。”
说到这里,他也是不得不叹口气,“银行业现在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还款违约,严重者直接弃贷,只好起诉查封房产,但查封了又能如何呢?客户只要不还贷,这就是一笔坏账,根本就资不抵债的,而且,最近很多房产的公开拍卖也往往流拍,导致银行连一点底金都收不回来……”
他说得哀愁,但林见鹿却越听眼睛越亮。
稍微一问,许是多少涉及一些前任雇主的内部经营情况了,于是何志谦就多少有些犹豫,但他还是很快就想通了,笑着说:“倒也不难查,您只要有心,稍稍打听就不难打听到,单说永隆银行的话,现在只是房贷的坏账,就占了足足四成以上,您看股价就明白了,永隆银行总资产逾180亿港币,现有分支机构26家,但现在净资产,应该是只有不足40亿港币,市值更是一跌再跌,今天的话……大概总市值还剩下19亿港币上下了吧!”
林见鹿一边听一边缓缓点头,心里有些骤得的狂喜。
这是很重要的一条讯息啊!
其实类似这样的信息,平常应该是就藏在市面上的各种消息和动向里,但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市井生活,无从感受和查知,而没有特殊交代的话,无论蔡重信还是吴明桦,也显然不会特意拿这些消息过来告诉自己——他们大约不会像自己这样,对未来港港的房市,有着如此清晰明确的信心,因此就绝对不会认为,这里面还能藏着有什么投资的机会。
然而……这种时候,如果能投资开一家公司,专门从银行手里大量承接这些不良贷款,嗯,其实也不用理贷款的事情,只要把银行手里已经事实上形成坏账的房产买下来,就在事实上帮助银行业纾困了,然后,买下的房产稍加整备,能租就租出去,收个活钱,不能租就放在那里空置,又能如何?
不需要太久,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等到港港的楼市彻底回暖,乃至开始大举反弹,这只怕会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五年,五倍差不多了。
一套五百尺房屋,其实也就是大概四五十平吧,从银行手里抄底买下来,按照何志谦的说法,低至80万港币上下,甚至更低,房价事实上是低于两万一平的,放上五年,到2003年,得不得回弹到十万块每平?
嗯,算少些,三倍好了,能反弹回六万港币每平,就已经是暴利了!
赌的就是港港的未来!
玩的就是信心!
“林生……林生?”
“嗯?哦,没事,忽然想到一些事情,走神了。”
何志谦显然感知到了一些什么,不由试探着问:“您对银行业感兴趣?”
林见鹿想了想,摇头,回答他,“我做不来银行,完全不懂!”
记得当初初见蔡重信,老蔡倒是给过一条投资建议,地产、网络、金融,他认为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去内地做这三条路线,是最优选。
但地产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买块地皮放那里扔着,都妥妥赚钱,网络也没问题,林见鹿不懂专业,但他很懂未来的互联网发展方向。
银行和金融却肯定是不敢碰的了!
穿越过来两年多,其实没少跟银行打了交道,但时至今日,林见鹿对银行业的认知,还基本停留在当铺的层次——我出抵押物,银行贷款给我,我拿去投资、打时间差,投资赚了钱,我还钱、奉上利息,大家你好我好,一起赚了钱。
如此而已。
就这点认知,玩哪门子银行啊!
何志谦闻言之后,笑着说:“银行业在是的确艰难……不好做!新加坡发展银行在93年时候,曾接手了我的前东家永隆银行10%的股份,上个月就有意出手,在行业内外寻找买主,报价仅2.2亿港币,还可以商量,却至今无人问津。唉,可问题是,现在连新加坡发展银行自身,也已经困难重重了,再卖不掉这笔股权,说不定他们自己都要面临破产倒闭了!”
“哦?”
…………
消息不难查,因为是完全公开的。
新加坡发展银行的确是正在兜售手中持有的10%永隆银行股份,要价只比股价稍高不足两成,却显然是给客户留下的砍价余地而已。
用老蔡在电话里的说法就是,能用不低于市场股价的价格出手,新加坡发展银行就要高兴坏了,这也只是因为一旦低于股价,永隆银行可能会质疑和阻拦这笔交易,因为一旦交易达成、涉及如此大额的场外交易,永隆银行又是上市公司,是一定要公开披露的,到时候就肯定会严重影响股价——本来就已经因为经营情况而被严重低估了,若再逢如此份量的砸盘,对谁都是不利。
否则的话,新加坡发展银行自身也已经深陷经营困局,怕是会给钱就卖!
嗯,林见鹿一下子就心动了。
银行吔,妈的那可是一家银行啊,分支机构二三十家的……就算小型银行吧,那也是银行来的!上辈子也好,这辈子也罢,银行在林见鹿这种普通人心里,一直都是格外高高在上的机构!
之前也算有钱了,去年十月、十一月那时候,林见鹿到处抵押股票,乃至抵押自己的未来去搞钱,在港港大笔撒钱抄底那时候,却也是从来都没打过银行的主意。
下意识就觉得自己搞不起!
但是……现在居然连银行也那么便宜了吗?
是,便宜是有原因的,经营不善嘛,因为地产狂跌、客户暴雷、坏账累增等缘故,导致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坏账,可问题是,在我看来至少地产狂跌导致的坏账那一部分,全都不能算是坏账啊!
只要能撑过眼前这几年,甚至可能只需要撑过一两年,一旦港港从金融风暴的打击中喘过这口气来,这些因为楼价下跌导致的坏账,立刻就没了!
所以,如果能买一家银行来玩玩的话,就更简单了,都不需要自己再另起炉灶的搞公司去收纳那些不良资产,直接在银行内部把这一类的坏账给剥离出来,同贷款的客户逐一商谈,把他们手里的房产以一个市面价格收购过来,化解掉房贷坏账,然后把房贷不足部分的差额,再给他们搞一个五年期的低息贷款,允许五年后本息一把还清,这事儿不就解决了?
咨询了一下专业人士何志谦,他说可行倒是可行,但银行自己手里囤积了那么多房子,怎么办?打包一卖,肯定只能买出一个比协议价更低的价格来,这就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亏损——股东们不会认的!而且股价会进一步暴跌!
嗯……
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只拿到10%的股份,这事儿可玩不成!
打电话给老蔡,结果老蔡已经闻风而动,正在赶过来的路上了。
而十分钟后,林见鹿、蔡重信、吴明桦和新任行政助理何志谦,就已经坐到了东华置业的小会议室里,开始认真探讨这件事的可行性。
大家基本反对。
只有老蔡蔡重信的态度,算是有些保留,问他,他就笑,只问了一句,“林生,你肯定能想办法拿到在内地的金融牌照,对吗?可以让永隆银行到内地去开分支机构,同内地的金融机构一样吸储和放贷的牌照!”
林见鹿笑。
他其实没这个把握,但他觉得,并不是没有希望。
跟蔡重信他们心里那所谓的“华港督”肯定无关,关键在于“喉舌”二字!
现如今的亚视,已经让上头不敢小觑,很认真地在拉拢,一旦卫视台搞成了,上了星,他手里的亚视,就将顺利跻身可以同时对内地、对港台,以及对海外进行发声的超级喉舌,到时候一系列节目能顺利打响,再迭加持续砸钱搞新闻部,这个喉舌,会越来越强大,强大到所有人都只能拉拢自己。
如果再迭加上中华网能在阿美利加上市呢?
别拿门户网站不当喉舌!
随着互联网的越发崛起,门户网站的流量应该会迎来一次井喷,到那个时候,门户网站的喉舌作用,又会是一个握在自己手里的大杀器!
到时候以自己的统战地位,问上面讨要一个内地的金融牌照,应该不难。
退一万步讲,就算进不去内地,又能如何?一旦缓过这一口气来,未来二十年的港港本身,也是蒸蒸日上的,搞一家银行在手里,又能吃亏到哪里去?
十几年后,内地开始有钱了,尤其内地的银行业,一个个都手握大笔的投资额度,到时候转手卖给内地的某家银行,不也是纯赚吗?
“搞它!”
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林见鹿就直接拍板了,“老蔡,首选这个永隆银行,但也不必死磕这一家,你把市面上所有市值被严重低估的这些中小型银行的资料,都汇总分析一下,尤其重点在考察其坏账的侧重点,房产贷款方面坏账占的比重越大越好!当然,优先试试这个永隆银行!因为体量正合适,我玩得动!”
市值不到二十亿,就算接下来还需要再赔个十亿二十亿的,自己手里光是现钱往里填,也足够撑到它迎来港港的春暖开了。
“跟新加坡发展银行联系一下,探探价,当然,主要是这个大股东伍家,他们手里的这64.1%只要愿意卖,这件事就可以搞,他家不卖,新加坡发展银行手里的那10%,就毫无价值!”
他拍手,满脸斗志与亢奋,“各位,开工,干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