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学习(2/2)
“没有没有。”刘跃文摆了摆手,热情地说,“咱可有日子没见了,我正琢磨著找机会跟您聚聚呢。李总,快里边请!”说著,他做了个恭敬的请的手势,引著李哲往餐厅里走。
跟著刘跃文走进全聚德,熟悉的环境扑面而来,李哲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过去。
他想起第一次来全聚德推销黄瓜的时候,自己和父亲站在大厅里排队,那队伍长得看不到头,他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从包里掏出一根黄瓜啃了起来。
也是在那次,他认识了大庄,那傢伙从他这儿买了黄瓜,转头就拿著去朋友面前装x,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好笑。
后来,因为全聚德和平店的环境更宽、档次更高,他就经常去那边吃饭了,这边反而来的少了。
刘经理领著李哲上了二楼的包间,包间里装修雅致,木桌木椅透著古朴的气息。
他请李哲坐下,转身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茶叶,泡了一壶热茶,给李哲倒了一杯,递到他面前:“李总,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谢谢。”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万宝路香菸,抽出一支递给刘经理,自己也点了一根,烟雾缓缓在包间里散开。
刘经理抽了一口烟,话锋转到了正事上,语气带著几分关切:“李总,现在都十月了,眼瞅著天气就要冷了,今年你那大棚黄瓜的產量咋样?”
李哲听了,笑著摆了摆手:“刘经理,您放心,今年我扩大了种植面积,黄瓜种得比往年多,肯定能给您足够的供应。”
刘经理听了,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端起桌上的茶杯:“李总,那我就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谢谢您的照顾。”
两人碰了碰杯,各自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后,又聊了几句国庆期间餐厅的生意。
刘经理说这几天客人特別多,尤其是外宾,忙得脚不沾地。
李哲听著,顺势说起了自己的事:“刘经理,我开的那家蜀香居餐厅,最近生意还不错,今年我打算在西单那边再开一家分店,拓展拓展业务。”
刘经理一听,立刻来了兴趣,问道:“哦?西单那边的地段可不错,那分店的面积有多大啊?”
“將近五百平米,上下两层的底商,我已经著手装修了。”李哲回答道。
“嚯,这么大的面积!李总,你可真有魄力!”
李哲笑了笑,话锋一转,语气带著几分恳切:“刘经理,今天我过来,其实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咱们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事你儘管说,只要我能帮上忙,肯定不含糊。”刘经理爽快地说道。
李哲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您也知道,说到京城的美食,不管是本地人、外地人,还是外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全聚德的烤鸭,那可是咱们京城的招牌。
我那蜀香居分店,除了做川菜,还想加个烤鸭项目,跟著沾沾全聚德的光。
当然,跟您这全聚德比不了,您这儿每天客人都排成长龙,好多人还吃不上呢。
我想著那些想吃烤鸭、但在您这儿排不上队的客人,说不定会愿意去我那尝尝,也算是给客人多一个选择。”
他顿了顿,看著刘经理的表情,继续说道:“不过,我之前一直做的是川菜,对开烤鸭店一点经验都没有,就连烤鸭炉和烤鸭室该怎么设计都不知道,所以今天特意来您这几,想参观一下您的烤鸭室,取取经。”
等了一会,见刘经理没有接话,李哲说道:“刘经理,我这个提议可能有些冒昧,如果不符合贵餐厅的规定,您就当我没提过,千万別往心里去。”
刘经理沉默了几秒,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隨后缓缓开口:“李总,如果是外人提这个要求,我想都不想,直接就拒绝了。
毕竟烤鸭室是咱们餐厅的核心区域,涉及到不少门道,不能隨便让人参观。
不过,李总,咱们可是老朋友了,去年头一份给我们供应黄瓜。就冲这份交情,我也得给你这个面子,没问题,我带你去参观。”
李哲一听,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连忙说道:“太感谢您了,刘经理!您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一”
刘经理站起身,对著李哲做了个请的手势:“客气啥,走,我现在就带你去烤鸭室。”
就在这时,李哲忽然想起什么,开口说道:“刘经理,还有个事想跟您说一下,我还带了两个人过来,一个是蜀香居的店经理,还有一个是装修公司的负责人,负责分店的装修工作。
他们俩就在外面的车里等著呢,能不能让他们一起参观?这样他们也能更清楚该怎么设计、装修烤鸭室。”
刘经理听了,十分大方地说道:“没问题,让他们一起进来吧。”
李哲连忙起身:“那我现在就去叫他们进来。”说完,快步走出包间,下了楼,到餐厅门口將谭静雅和陈永发接了进来。
李哲將两人带到刘经理面前,介绍道:“刘经理,这位是蜀香居的谭经理。这位是永发装修公司的陈经理,我的分店装修工作就交给他们公司了。”
谭静雅和陈永发连忙对著刘经理打招呼:“刘经理,您好!”
刘经理笑著点了点头:“你们好,欢迎来全聚德参观。”说完,便领著李哲、谭静雅和陈永发朝著烤鸭室走去。
刘经理本身就是大厨出身,早年在烤鸭室里待过不少年,对於后厨的环境、烤鸭室的构造都十分熟悉。
一进烤鸭室,一股热气夹杂著烤鸭的香气扑面而来,里面摆放著几口硕大的烤鸭炉,炉火烧得正旺,橘红色的火苗在炉口跳动。
刘经理指著烤鸭炉,详细地介绍起来:“这烤鸭炉是特製的,用的是果木做燃料,这样烤出来的鸭子才有独特的香味。
炉体的厚度、炉內的温度控制都有讲究,温度高了容易烤焦,温度低了又烤不熟,必须得精准把控。”
他又领著三人走到烤鸭室的另一侧,指著墙上的通风管道和旁边的操作台说:“烤鸭室的通风很重要,不然里面的油烟太大,不仅影响师傅操作,还会影响烤鸭的品质。
这边的操作台要留足够的空间,方便师傅处理鸭子、掛炉、出炉,尺寸方面也得根据烤鸭炉的大小来定。”
谭静雅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著,时不时开口询问:“刘经理,那製作烤鸭除了烤鸭炉,还需要哪些特殊的工具和步骤?”
刘经理耐心地一一解答:“製作烤鸭需要的工具不少,像片鸭刀、掛鉤、打气筒这些都得是专用的。
製作烤鸭的流程確实不简单,从选鸭、处理鸭子,到打气、烫皮、掛色、风乾,再到掛炉烤制,每一步都有讲究。
尤其是烤的时候,得经常观察鸭子的顏色变化,调整位置,对师傅的技术要求確实高。”
李哲则关注著成本和工期的问题,他问道:“刘经理,像咱们这样的烤鸭室,要是重新装修打造一个,大概需要多少成本啊?
还有,从开始装修到能正式投入使用,工期大概得多久?”
李哲之所以没有去和平店,是因为那边的餐厅面积太大,反倒是前门店的面积和蜀香居相仿,更有借鑑的价值。
“成本方面,主要看烤鸭炉的数量和装修的档次,你们要是弄一个中等规模的,加上设备和装修,估计得几千块钱。
工期的话,要是工人手脚麻利,材料能及时供应上,差不多一个月就能搞定。”刘经理仔细算了算,给出了大概的数字。
陈永发则更关注专业的装修细节,他拿出隨身携带的本子和笔,问道:“刘经理,烤鸭炉的安装位置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比如离墙面的距离、地面的承重能力这些。还有,通风管道的尺寸和走向,有没有具体的標准?”
刘经理走到烤鸭炉旁,用脚指了指地面:“烤鸭炉离墙面至少得留一米的距离,方便师傅操作和检修,地面的承重能力也得够,毕竞烤鸭炉加上里面的燃料和鸭子,重量不轻。
通风管道的直径至少得有30厘米,走向要儘量顺畅,避免拐弯太多,影响通风效果。”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著名,把每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
等参观完烤鸭室,刘经理热情地邀请三人一起在餐厅吃午餐:“李总,马上就到饭点了,就在这儿吃点吧,尝尝咱们刚烤好的烤鸭。”
李哲看了看外面大厅里已经开始陆续上客,连忙谢绝:“不了,刘经理,国庆节期间店里的生意忙,就不留在这儿给您添麻烦了。
今天能参观烤鸭室、学到这么多东西,已经很感谢您了,等以后您不忙了咱们再聚。”
刘经理见李哲態度坚决,也不再强求,便送三人下楼,一直送到餐厅门口。
临上车前,李哲凑到刘经理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刘经理,还有个事想麻烦您。
我之前一直经营川菜,对烤鸭这行当实在不了解,也没接触过烤鸭师傅,您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个退休的烤鸭师傅啊?
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我们这烤鸭项目才能真正做起来,不然光靠我们自己摸索,根本摸不透门道。”
刘经理想了想,点了点头:“行,我认识几个退休的老师傅,他们以前都是全聚德的老师傅,技术过硬。等我回头跟他们联繫一下,问问他们有没有意愿,有消息了我再跟你说。”
“太谢谢您了,刘经理!您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李哲感激地说道。
他清楚烤鸭是个技术活,没有经验丰富的师傅,就算把烤鸭室装修得再好,也做不出地道的烤鸭,刘经理肯帮忙介绍退休师傅,无疑是解决了他的一大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