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內销(1/2)
第309章 內销
大营村,李振生家。
三间北房墙面泛著土黄色,墙根处还沾著去年雨季留下的黑渍,房檐下掛著几串晒乾的红辣椒,算是家里少有的亮色。
东房原本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后来大女儿李红英长大了,实在没地方住,李振生才腾出半块地方,支了张旧木板床,拉上块蓝布帘子,就算是红英的住处。
帘子一拉,一边是女儿的床铺,一边依旧堆著杂物,夜里偶尔能听见老鼠在杂物堆里窸窸窣窣的声响。
傍晚时分,李振生扛著锄头从蔬菜大棚回来,刚进院门就把锄头往墙根一扔,“哐当”一声,锄头把撞在土墙上,震下来几片干泥。
他沉著脸进了北屋,把怀里揣著的几页皱巴巴的文件往八仙桌上一扔。
“他爹,你这是咋的了?谁惹你生气了?”正在灶台边擦手的宋大娥听见动静,快步走过来,围裙上还沾著麵粉。
她比李振生大五岁,脸上的皱纹比男人多些,却总是带著股温和的劲儿。
李振生往炕沿上一坐,扯过搭在椅背上的旧褂子擦了擦汗,哼了一声:“还能有谁?咱那好侄子李老二唄!他可真能折腾,瞅著吧,这四季青公司用不了几日,早晚得散黄了!“
宋大娥手里的布巾顿了顿,走到桌边拿起文件,眯著眼瞅了瞅,又放下了一一她也不识字。
“他爹,你这说的啥糊涂话?人家李哲扩建了那么多大棚,公司红红火火的,还给你安排了活计,一个月能挣不少钱,你咋还不盼著人家好?“
“大姐,我不是不盼著公司好,是这二小子瞎折腾!”李振生一拍大腿,声音拔高了些,
“之前食堂免费,大傢伙儿干活都不惜力,心里都念著他的好。
现在倒好,食堂吃饭要钱,咱庄稼人干的都是力气活,干得多、累得快、
吃的也多,谁还会像以前那样卖力?
大傢伙儿心里都有桿秤,这食堂收费看著是省钱,其实是寒了人心啊!”他摇了摇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似乎还有满肚子的不满没说出来。
宋大娥比李振生大五岁,两人结婚早,刚结婚时李振生还有些孩子气,便喊宋大娥“大姐”,后来喊习惯了,也就一直没改过来。
宋大娥知道他的脾气,顺著他的话劝道:“就为了这事不值当。就算食堂不免费了,公司给的工钱高啊,不是还说有伙食补助嘛,比在別的地方干活强多了。
你甭管別人咋样,咱拿人家的钱,该出力就得出力,人家李哲好歹还叫你一声叔呢。“
“这不光是食堂的事!”李振生指著桌上的文件,气不打一处来,“你瞅瞅我拿回来的这些,都是公司新制定的规章制度,条条框框一大堆,我大字不识一个,哪里记得住?“
“这上面都写的啥啊?”宋大娥又拿起文件,手指在纸面上摸了摸,还是看不懂。
李振生凑过去,看了看文件標题的长短,拿起其中一张长標题的纸说:“这个叫《大棚种植手册》,还有一个叫《岗位说明书》。你说我种了一辈子地,啥庄稼没种过?
结果临到老了,还得照著这些文件种菜,这叫什么事?“
“行了,別慪气了。”宋大娥把文件叠好,放回桌上,“咱拿人家的工钱,
人家让咋种咱就咋种,哪有那么多说道。
我去给你炒两个鸡蛋,晚上你喝两盅,睡一觉,啥烦心事都忘了。“
李振生咽了咽口水,眼神亮了些,又叮嘱道:“多放几个鸡蛋,炒得焦香点,我爱吃那味儿。“
“放心吧,保准合你胃口。”宋大娥转身进了厨房,灶房里很快传来了倒油的滋滋声。
李振生的心情稍稍平復,起身进了东屋。
他走到桌边,小心翼翼地揭开盖在上面的红布,下面是一台黑色的收音机,
外壳崭新鋥亮,是家里的宝贝一这是大女儿红英高中毕业后,当了村里小学代课老师,用前三个月的工资买的。
他轻轻按下开关,收音机里传来一阵电流声,隨后响起了廊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推进,各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农民创办合作企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他靠在椅背上,听著新闻,眉头却还是皱著,心里依旧惦记著公司的那些事。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自行车的铃鐺声,紧接著是“吱呀”一声开门的响动。
李振生探头出去,看见大女儿李红英骑著自行车进了院,车后座上坐著小儿子毛蛋。
李红英是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毛蛋正在读小学,两人一个上班、一个上学,每天都能搭伴回家。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在镇里读高一,平时住在学校,周末才回来。
“爹,我们回来了!”李红英停下车,把车支在墙根,毛蛋从后座跳下来,
一溜烟跑进了屋,“娘,我饿了,有啥吃的没?“
“快了快了,鸡蛋马上就炒好。”宋大娥从厨房探出头,笑著应道。
毛蛋欢喜道:“哦,太好嘍,能吃炒鸡蛋嘍。“
没一会儿,宋大娥就把晚饭做好了。
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著炒鸡蛋、炒土豆丝、玉米粥,还有二合面的馒头。
见丈夫脸色还没完全缓和,宋大娥对著小几子说:“蛋儿,去把你爹的散酒拿出来。“
毛蛋的眼睛一直盯著桌上的炒鸡蛋,恋恋不捨地应了一声,小跑著取来散酒,又立刻坐回桌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鸡蛋。
李振生看在眼里,无奈地笑了笑:“吃吧吃吧,毛蛋、红英,你娘专门给你们炒的鸡蛋,趁热吃。“
“!”毛蛋应了一声,立刻夹了一筷子鸡蛋塞进嘴里,含糊地夸讚:“娘炒的鸡蛋真好吃!”
李振生倒了一杯散酒,就著炒土豆丝喝了几口,可心里总惦记著公司的事,
只喝了两杯就放下了酒杯。
晚饭过后,小儿子毛蛋回屋写作业,大女儿李红英则帮著宋大娥收拾碗筷。
宋大娥接过女儿手里的碗,小声说:“甭收拾了,你爹找你有事。“
李红英愣了一下:“啥事啊?”
宋大娥压低声音:“公司发了文件,让员工学习,你爹不识字,你去给他讲讲。”
李红英愣了一下,隨即点了点头:“成,我这就去。”她走进东屋,看见父亲坐在炕沿上,手里拿著那本《大棚种植手册》,正皱著眉翻看,她笑著说:“爹,听说你们公司发文件了?让我瞅瞅唄。“
李振生瞪了她一眼,“臭丫头,你也来看你爹笑话?“
李红英作势欲走:“爹,你要是这么说,那我可就不管了,反正挨罚的又不是我。”
“等等!你这丫头,咋跟你爹说话呢?”李振生赶紧喊住她,把桌上的文件递了过去,
“你瞅瞅吧,这二小子就是瞎折腾!不光食堂不免费了,还弄了这些条条框框,教我们咋种地,我种了一辈子地,还用得著他教?“
李红英拿起文件,先看了看標题,又翻了几页,脸上的神色渐渐变了,语气里带著几分惊讶:“嘿,哲哥可以啊,这公司制度弄得板板正正的!就说这薪酬吧,有工资、有绩效、有奖金、还有补贴,看著比我们学校还专业呢。“
“你这丫头,咋还夸上他了?”李振生有些不满,拿起《大棚种植手册》翻了翻,“你看这上面,播种间距、浇水频率、施肥的种类和用量都规定得死死的,差一点都要扣钱,这不是钻进钱眼里了吗?“
李红英放下文件,耐心地劝道:“爹,我知道您是种地的好手,突然让您照著书本上的规矩种,您心里不舒服。
可公司要发展啊,不是所有人都跟您一样有经验,比如新招的那些年轻员工,他们没种过大棚菜,有个手册照著学,才能保证蔬菜的產量和质量,不然菜长得参差不齐,咋卖钱?“
李振生沉默了片刻,皱著眉说:“你说的我也明白,可我就是觉得彆扭,浑身不自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