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算法总监在深度求索的地位(1/2)
第451章 算法总监在深度求索的地位
组长没有介绍组员,指着屏幕对吕程说到:
“代码能力基准测试集humaneval的实时测试界面,你应该认识。”
他转向其他组员,脸色严肃:
“这是模型的第二次内部压力测试,大家都仔细看。”
“第一,盯紧每个测试用例的响应时间和资源消耗峰值。模型能力上去了,但决不能以‘暴力计算’为代价,我们的目标是让它轻松一些。”
“第二,特别关注它犯错的类型。是逻辑错误、边界条件疏忽,还是对复杂指令的理解偏差?把这些错误模式给我记录下来,分类整理。”
“测试一结束,我们要第一时间拿出优化方案,目标是在不降低准确率的前提下,将推理成本降低至少15%。明白了吗?”
吕程立刻明白了,原来他的价值就在这里,用最“抠门”的算法,去支撑最顶尖的智能。
吕程苦笑着轻轻摇头,把视线投入到大屏幕,接着,他再一次愣住了。
61%……63%……71%……
数字在安静中持续攀升,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只有心跳声在耳边轰鸣。
当最终成绩定格在83.1%时,吕程感觉一股电流从脊椎直冲头顶!
“这……怎么可能?!”他在心中呐喊。
现在美利坚头部企业openai还在为突破60%的关卡而努力,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海峡公司,竟然不声不响地达到了83.1%,这几乎是一个超越时代的表现!
直播结束,吕程还沉浸在模型能力的震撼中,组长又带着他直奔楼下。
他们来到了eda软件部。
“这是……以前的华大九天?”吕程同样认识这里的几个人。
组长点点头,向他简单介绍了他的第二个工作任务:
“你的算法优化经验,不仅要服务ai模型本身,更要直接赋能eda工具的研发。”
“你需要对接布局布线和物理验证两个核心团队,目标是把刚才你看到的ai的逻辑推理和生成能力,转化为eda工具的实际生产力。”
随着组长的介绍,吕程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吕程,不管你在外面是不是别人眼里的天才,在我们组,我只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适应和跟上节奏。”
“如果一个星期后你还达不到要求……”
“你会被下放到技术支持组。”
“对了,前三天你可以随便提交加班申请,三天后我就不一定批了。”
见组长说完就要走,吕程急了,连忙追问:
“组长,咱们每天的正常工作时长到底是多久?”
“六个小时。”组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吕程又一次愣住了。
“给你个提示,”看着新手下被吓住的样子,组长不再卖关子,好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从明天开始,轻松慢行每天都会派一位特级技师入驻大楼。像你这样的新人,有一个星期的优先权。做好准备吧。”
“在她们的协助下,我很期待你能爆发出怎样的进度和创新想法。”
“加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