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签合同(2/2)
赵小锤想了想,转头看向红箭航天的联合创始人王建民。
这位是根正苗红的“国家队”背景,来自华夏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长征系列火箭的资深专家。
面对这样的技术大拿,赵小锤语气不由得带上了几分拘谨:“王老师,对岸老马家的spacex,炸一次火箭大概要烧掉多少钱?”
王建民听了,微微一笑,轻声解释道:
“赵先生,spacex有个叫‘蚱蜢’的专项测试计划,他们造的就不是完整火箭,而是专门用来摔、专门用来炸的单节试验机。”
“他们让这小火箭跳起来、悬停、平移,再落回平台。飞→炸→分析→改进→再飞,这个循环越快,技术成熟得就越快。”
“那段时间网上全是他们炸火箭的集锦,外人看热闹,觉得是失败。但在我们看来,那根本不是事故,那是他们设计好的。”
“他们真正炸的,只有七次,在2015年1月、4月、6月发生的,箭虽然成功完成了主要发射任务,但在着陆的最后时刻,因为控制精度、腿部锁定装置、推进剂晃动、液压系统等各种问题,接连在甲板上爆炸、倾倒或坠入大海。”
“也正是这七次爆炸,为spacex积累了最宝贵的数据,才催生了他们现在成熟的回收技术。”王建民总结道。
赵小锤点点头,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那他们炸一次,具体要烧掉多少钱?”
“如果是早期的‘蚱蜢’试验机,单次成本大约在500万到1500万美元之间。如果是正式的猎鹰九号火箭,一次失败大约损失3500万美元。”
赵小锤听完,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手边的银行卡,脱口而出:
“就这么点?”
在场几人顿时语塞:“……”
赵小锤转头看向浙江国资代表和熊田田,语气带着不解:
“就这么点钱,你们都不敢放手去炸?”
熊田田没好气地反驳:
“说得轻巧!责任谁来背?网上的舆论压力谁扛?那些键盘侠管你是不是在做实验,一看火箭炸了,立马喷你‘浪费公款’、‘技术不行’,口水都能把我们淹死!”
赵小锤一摆手,语气斩钉截铁:
“责任我担了!”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王建民看着赵小锤,激动得手指都有些发抖。
只见赵小锤满不在乎地笑了笑:
“反正我现在在不少人眼里已经是‘黑心资本家’了。你们大可以把压力转嫁给我,发个公告就说新老板人傻钱多,就爱看火箭放烟!”
“……”
这番“豪言壮语”让全场无言以对。签字会就在这种微妙的气氛中结束了。
临走时,赵小锤突然想起前世某公司“穿天猴”误射闹出的乌龙,连忙转身叮嘱:
“对了!所有实验必须远离居民区,全部在海上进行!安全第一!”
几人连连点头保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