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先给同行们来个暴击(2/2)
许青舟端了杯咖啡站在阳台上,抿了口咖啡提神,宋瑶还在出差,家里又剩下他这个空巢老人。
他身后,二喵蹲在窗台,隔着窗户缝隙望着外边。
这傻猫整天看着,不知道的还以为多渴望外界的生活呢,但每次带出去都社恐地躲在他们怀里,赶都赶不走的那种。
许青舟长吐了口气,端着杯子回屋,在桌上前坐下,又从一侧取出一张崭新的手稿。
实验正式告一段落,和ge的合同也已经签好,接下来除了论文和专利答复外,头等大事就是京都材料研究所设备的事。
该让罗斯带人去接触欧洲的设备厂商了。
很遗憾的是,目前材料科学领域最顶尖的研发设备确实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尤其在超导薄膜、原子级表征、纳米加工等高端领域。
就拿原子层沉积(ald)系统来讲,芬兰beneq(倍耐克公司)公司的tfs系列,英国oxford instruments(牛津仪器公司)公司生产的flexal系列。
夏国这边也有替代品,可以选择中微半导体的primo系列,但在工艺灵活性方面,比如原子监控,仍然落后于欧美。
人家毕竟有上百年的历史,夏国能在短短几十年之内赶上来已经很牛逼了。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型号thermo fisher spectra,1.2亿人民币,能用到做超导界面表征和锂枝晶观测。
oxford ald flexal,原子层沉积系统,市场价在1800万左右。
另外,还需要型号为4d-utem的四维超快电子显微镜。
这东西全球仅5-6台同类设备,可捕捉超导量子相变、锂枝晶成核的原子级动态过程,市场价大概在1.8亿。
另外还有超导磁体系统,大致2.5亿元,这设备可以导临界参数,研究聚变材料性能。
还需要建立超算中心,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算力支持,不能都靠他坐在书桌前硬算。
他清单上都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设备。
许青舟对研究所的定位,建立全能型大科学的国家级实验室,至少要能达到全球前1%材料实验室水平。
在满足常规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同时,还能够支撑量子材料、超导电子学、聚变堆材料这些等“卡脖子”领域突破。
这些设备短时间内不可能更换,因此什么都能省,但在设备上不能省。
按照他这套方案布置下来,研究所的设备足以催生诺奖级成果。
当然,设备是一方面,人才又是一方面,甚至是重中之重,等设备清单搞定过后,他也打算联系夏国方面,同步人才的招聘工作。
没多久,手稿上就已经写满所需的设备和型号。
他主要购买的是锂离子电池和材料的研究设备,现在毕竟只有2亿美元的预付款,所以部分设备还得再缓缓。
购买设备并不比做实验简单,一不小心就面临禁运,保险起见,他直接写了两套方案,打算交给罗斯去接触设备商。
不过,在确定好需要的设备前,许青舟这边还有另外一件大事。
实验结束了,那就很有必要给超导薄膜领域的同行们一点压力了。
于是,他让卡森同步更新他们的研究进度。
先给同行们来个暴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