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未知的东西才令人血脉偾张(1/2)
第513章 未知的东西才令人血脉偾张
波士顿数论研讨会如火如荼地推进,尤其因为许青舟第一天提出的超对称ζ函数,吸引数学界大批数学家的目光。
那些没来的数学家,纷纷找参加研讨会的朋友打探消息,想确定许青舟是否有新的成就。
这也很正常。
就宛若迷雾笼罩的丛林中突然亮起一盏灯,照出了一条从未被察觉的隐秘小径,探险家们都会被这条小路吸引,即使这条路很有可能通往死胡同,可依旧会有人前赴后继。
数学的终极浪漫可能恰恰在于,“未知的未知”比“已知的答案”更令人血脉偾张。
不过,在许青舟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并没有过多研究成果,并且伴随着时间推移和研讨会议题推进,超对称ζ函数的热度终于降低下来。
这段时间,他和陶哲轩碰面好些次,交流超对称性ζ函数的可行性。
但很遗憾,两个菲尔兹奖得主闷头计算了两天都有些束手无策,只能暂时放弃。
其难度堪比爱因斯坦用相对论重构时空和图灵用图灵机定义计算,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重塑解析数论的底层逻辑。
这将是无比浩大的工程。
许青舟倒是不着急,专注于研讨会本身。
12月3日,隔着大洋的夏国京都,某会议室内。
位于中间的老者率先开口:“先请赴美对接的孙晓峰同志和我们汇报这次去波士顿的情况。”
“好的,王部。”张晓辉点点头,把许青舟的要求和想法都说出来,诸如核心诉求,组建材料实验室,需要自主权利.
“超导薄膜和电池研究”
“能源?”
“.”
张晓辉说完,会议室中响起低声讨论。
老者看向左侧的男人:“梅校长,你先说说京大方面的意见。”
“行,那我先代表京大表个态。”男人笑吟吟地点头,沉声说道:“经过会议讨论,京都大学将会对于许教授的一切要求都表示支持。”
梅家佑,分管人才工作的副校长。
对于京大而言,别说是材料物理,就算是回来白拿工资,什么都不做都行。
毕竟,都是自己人。
“区政府没意见,我们欢迎许教授回来。”梅家佑右侧的人也发话。
“我有不同的意见。”
梅家佑对面的男人摇了摇头,“我觉得这是在乱来。数学是皇冠,应用科学是手脚。许教授本可以成为夏国的格罗滕迪克,现在却要去和宁德时代的工程师抢饭碗.这好比让文学家去写安卓代码——跨界不是乱界!”
有人附和:“对,夏国基础数学的菲尔兹奖缺口比电池专利缺口更紧迫。王局,在电池方面,我们已经追上来了,不出十年,基本能完成追上到赶超的步子。”
“有道理啊,我们有无数科学家可以聚焦电池的研究,可获得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数学家只有一个。”
张晓辉出声:“诸位可以看看手头的材料。光是中芯国际一家,去年进口超导隔膜就了6亿美元,各大科研机构与高校在这方面的支出也达到4亿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