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乾隆提出配享太庙之臣(2/2)
刘统勋自己也就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因为,在他记忆中,他自中进士,被选为翰林,乃至成为太子身边汉詹事后,身边就没有谁对他恶语相向过,也没有挖苦过他,都是各种称赞他的话。
刘统勋甚至还在宴请同乡同年这天,依旧如往常闲居时一样,穿着打常服的补丁而来。
这让他的同乡同年们皆惊呆了眼。
“延清真是不愧是清俭君子啊,令我等佩服!”
“有延清此等勤俭之官去山西,山西绅民的青天就有了!”
“陛下用延清,就用在一个清廉节俭上面!”
而在惊呆之余,他的同乡同年们也都纷纷肯定起刘统勋来。
刘统勋听得有些腻,也就只是淡淡一笑,随后便去了主位。
但刘统勋刚坐下,就又笑了起来:“诸位皆赞我刘统勋清俭,但不知,我刘某人不但清俭,还孤介!”
说着。
刘统勋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来,拿在手里晃了晃:“所以,张中堂在我赴任前请托我的一封信,我得当着大家的面展示一下,以示我刘某人不会为了那位权要做事,而只会听朝廷的谕令!”
“因为,在我刘某人眼里,能让我刘某言听计从的,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天子!”
刘统勋说着就朝北拱手。
而这时,酒楼大堂内,已经彻底安静了下来,各个大惊失色。
一来,众人没想到,张廷玉会私自嘱咐刘统勋。
二来,众人更没想到的是,刘统勋会把张廷玉的信直接公之于众!
不过,张廷玉这封信也像一颗即将要炸开的炸弹一样,吓得众人在惊讶之余,也都纷纷离开了。
有想对刘统勋请托的,也都灰溜溜地离开了这里,不敢发一言。
毕竟,刘统勋连张廷玉的面子都不给,那自然是谁的面子都不给。
“好个刘统勋!”
“朕到底是没看错他。”
弘历知道这事后,颇为高兴,而忍不住搓手。
但同时,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张廷玉请托这事,他到底要不要处理。
弘历为此,在拿到刘统勋递上来的信后,也特地问起张廷玉来:“衡臣啊,你要谏言朕废除火耗归公,大可直言,何必通过他刘统勋,就算你真的是想让他在山西以实地调查后的结果为由来劝谏朕,也不必非得这么偷偷摸摸。”
也已经知道这事的张廷玉忙伏地请罪:“臣冤枉,臣从未请托刘统勋,这是有人在冒充臣,请陛下明鉴!”
弘历听后沉默了,拧眉做出了认真思考的样子。
呲啦!
呲啦!
突然,弘历撕毁了这信。
“起吧。”
“朕信你!”
“太上皇说过,卿乃配享太庙之臣!”
弘历把一堆白色碎纸片丢到了李玉的手心里,随后就拍了拍手。
张廷玉已经抬起了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玉那攥紧的手,眸里满是惊讶,渐渐的,还又莹润如深黑碧潭起来。
配享太庙?
陛下居然认为我有这资格?
张廷玉为此谢了恩,且在站起身后,毅然回答说:“臣不敢瞒陛下,臣同乡汪师苕(汪由敦)所荐文幕朱荃,确实是对臣提过南方诸贤欲废火耗归公之意!”
“什么叫南方诸贤?!”
“必有昏君,才野有余贤。”
“朕是昏君,还是太上皇是昏君?”
弘历突然又肃然而喝。
张廷玉瞪大了眼,当即再次伏地:“臣昏聩失言,是南方诸绅。”
弘历这一刻,也突然意识到张廷玉似乎真的老了,才无意识的说出这种平时在士人面前提的糊涂话,但张廷玉再老,也比在这个时候的其他汉臣要强。
所以,弘历还是再次让张廷玉起了身,说:“不必太挂怀,朕不是因小过而大惩臣工的无道之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