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正式改元,乾隆朝以勤政开启!(2/2)
岳钟琪为此嘱咐起岳钟璜来。
但岳钟琪发现岳钟璜仍然一脸懵懂,也就只能嘆息一声说:“罢了,等你若到了我这个位置,就会清楚当今主子真正的厉害之处的。”
弘历在见了岳钟琪后,就看起了奏摺。
奏摺依旧很多。
各个渠道的都有。
弘历让曹露给自己点了有助於提神的香,且让晚膳晚三刻钟。
他打算多批一会儿。
当大清的皇帝不勤政是不行的。
毕竟,权力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他今日要是不多批一些,后面积压没有处理的政务就会更多。
等到御门听政,他能和王公大臣们商议的军政事务就少,那样就会显得他这个皇帝很不勤政。
没打算摆烂的弘历自然也不想让王公大臣们觉得他不够勤政,进而也跟著在军政事务上有所懈怠。
弘历一边看著奏摺,一边把手伸到炭炉边,而感受著火气传递到掌心时的温暖。
曹露在点完香后,就去沏了热茶来,安静地立在一旁,也同样认真地看著这位年轻的皇帝专注批阅奏摺的样子。
金玉釵则一直研著墨,以防止墨汁凝固,而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在看奏摺的间歇,需要用硃笔於纸上草擬批改內容。
热茶是西湖龙井。
与雍正更爱普洱不同,弘历更喜欢龙井。
阵阵茶香此时就已在弘历面前蔓延,红做的朱墨汁也越发浓稠。
而弘历在看完一道奏摺后,倒是先拿起了硃笔。
金玉釵见此铺来了一张纸。
纸是纯白无暇的帝王专用御笺纸。
但弘历在要写时,最终停了笔,没有落字。
因为,他一笔落下,看上去很轻鬆,但落下去后,就是煌煌圣諭,会决定很多人的命运。
所以,弘历不得不慎重。
而弘历慎重的样子也被金玉凤和曹露瞅见,两人也明白了这一点,更因此对弘历添了一丝敬意。
但弘历一个字都没有写,过了好一会儿后,才在奏摺上,只批覆了三个字:“知道了”。
意思是:已读,但不回。
这是康熙、雍正两代教过他的,有些事,尤其是互相攻訐的,不要轻易表明自己的帝王立场,要多用这种“已读不回”的方式。
弘历现在也爱这么用。
对有些奏摺,弘历甚至还不直接下硃批,但会优先看,看后会直接跟该上奏者面谈。
这类大臣就是军机大臣。
弘历也会在前一日都及时看完这些军机大臣的奏摺。
这也就使得,第二天当这些军机大臣面奏起一些急事,他也不至於毫无准备。
“奴才请求令天下人迴避御名,同时,也备接下来参加恩科士子迴避,奴才斗胆,请降旨把“弘历”一次一律改为“宏歷”。”
次日,鄂尔泰就向弘历面奏了迴避御名的事。
如何迴避御名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他涉及到科场上、官场上等的书写规则。
弘历对此早有成算,也就直接言道:“以礼治国诸朝,虽然皆需讲究避讳,但避讳终究只是文字末节,无关於大义,故不能因噎废食,不便於民。”
“传朕旨意,以后弘历二字不必避讳,只需缺笔以作敬意即可,弘字缺末笔,歷字中的禾写为木。”
“遵旨!”
弘历有意表达出的一番与民方便之意,自然是进一步向官僚们传递他將以天下百姓为大清之本的信息。
毕竟,时光的步伐已经即將进入乾隆元年,迎来真正的乾隆朝。
弘历也希望自己的乾隆朝真的更加昌盛。
而在弘历下达这道旨意后不久,也的確迎来了正月。
天下正式改元。
弘历也在乾隆元年第一天开朝的日子,拿到了乾隆元年的银元与铜钱。
摩挲著新铸银铜钱的乾隆,嘴角微扬,神采奕奕地眺望向了殿外兽头处冉冉升起的朝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