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99章 诸葛薨,顾烨起势(求月票)

第99章 诸葛薨,顾烨起势(求月票)(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围棋:谈恋爱哪有头衔战重要 食戟:神之舌在我面前不堪一击 战锤40K之春:万界的忠诚 神秘复苏:开局驾驭概念鬼 西游:开局拜师九天荡魔祖师 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洪荒:从先天人族成就混元大罗

第99章 诸葛薨,顾烨起势(求月票)

洛阳。

伴随着皎洁的月光,顾烨一路跟随着丞相府的下人赶来了丞相府。

方甫入府便看到了正借着幽幽烛火处理朝堂奏疏的诸葛亮。

他满头的白发在烛火的映射下更加刺眼。

虽然早已知晓诸葛亮的为人性格,但当顾易亲眼见到这一幕时内心还是不由得一沉。

这或许也是历史的魅力之一。

一个个英雄豪杰在岁月这把屠刀面前,哪怕是时刻面对着死亡,却也仍旧是有着自己的坚守。

“丞相。”

顾烨连忙行礼开口。

诸葛亮并未抬头,只是摆了摆手道:“昭德,快快过来,看看这道奏疏如何?”

这已经是两人这几年之间的常态了。

顾烨连忙走上前去接过奏疏一看,立刻便看到了上面的内容。

这是钟会的奏疏。

对于大汉的官员考核,他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略,想要对此进行改革。

其中内容放在当代也绝对算是优秀之作。

但唯一的坏处就是过于激进了一些。

就比如钟会所说的强行规定几个科目,让考生的整体素质都有提升。

这种行为对于当前的大汉就是过于激进。

顾易自然不会选择无视,沉吟了片刻之后,便摇了摇头道:“丞相,此疏之中部分方略提的不错。”

“比如.”

他逐条分析起了这其中的优劣。

虽然顾易并未一直操控,但或许是因为长时间观察的缘故。

顾易总觉着自己在政治敏感上也有着一定的成长。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后世的记忆,以及一个现代人领先的视野。

诸葛亮听得十分认真,最后不由得点了点头,神色复杂的看着顾烨:“此事,便只能交给你们后世之人了。”

“丞相.”

未等顾易操控,顾烨自己便连忙开口,满脸不忍:“您何苦前去兖州?”

“若丞相信任小子。”

“小子愿代丞相前去兖州,监管赈灾之事。”

他这话完全出自真心实意。

两人之间虽无师徒之名,却已有师徒之实。

顾烨如今对于诸葛亮的感情丝毫都不比顾氏的亲人们差。

又怎么可能忍心看着诸葛亮这般状态赶赴前线?

但诸葛亮却直接摇了摇头。

他事必躬亲的性格便早已注定了他的结局。

纵然大汉没有这般天灾,诸葛亮亦是会倒在兴汉的路上。

刘备、顾琛、顾泽;

当这三人将重担交给他的那一刻起,诸葛亮此生的结局便已然注定。

他并未多说什么。

只是将那一份奏疏交给了顾烨,让顾烨拿回去钻研。

顾易明白诸葛亮的心思。

就如同当初的顾琛将朝政交给他自己一般。

诸葛亮将此事交给了顾烨。

他已经看出了大汉官员考核的纰漏,但现在的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考虑这些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

随着顾烨离去,诸葛亮缓缓地拿起了一旁的毛笔,借着这昏暗的灯火,在身前的纸张上写下了早已想好的一个个名字。

延康五年,五月;

诸葛亮率通水利之人包括顾氏第七代子弟近百人赶赴兖州。

临行之际——

刘禅率领百官送别。

看着诸葛亮逐渐佝偻的身躯以及满头的白发,他的双眼在不觉间也是红了起来。

此时此刻,相比于当初顾琛离去之时又是何其的相似?

刘禅觉着他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太累。

纵是权势滔天,也只能坐视一个个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人离他而去,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是何其残忍之事?

泪水不知何时便在刘禅的眼神之中滑落了下来。

顾烨自然也在其中。

不过相比于伤悲,他的目光却更是坚定。

他似乎是想要做些什么。

自这一日后,顾烨再除去每日例行的学习之后,便开始仔细的钻研起了大汉当前的选官政策。

他似乎是打算在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直接将此事定下来。

就如同当初的诸葛亮一般。

在顾琛还在世的时候,通过科举交出了一份让顾琛心满意足的答卷。

此事对于他个人而言自然艰难。

对于核心制度的改革;

也唯有足以冠绝当代的人杰通过长时间的思考才可以做到。

饶是昔年的顾熙,也是经过数十年的思索,才确定了最后的制度。

但别忘了,顾易还在!

其实顾易是没想这么快就直接出手的。

因为他要考虑对顾氏第八代子弟们的影响。

这一代的顾氏子弟本就有些浮躁,若是看到同代之人快速扬名于天下,恐怕会加剧这种心态了。

不过既然顾烨自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

顾易便也无所谓了。

整治家族的机会还有很多,且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做成此事,最起码也能让诸葛亮于安心之中逝去。

顾氏的出现除却改善自身之外。

不就是要一点点的弥补历史的遗憾吗?

顾易并未将步子迈的太大。

如果说现在大汉的选官制度还只是有了科举制的雏形的话,顾易只是将它提升为了刚刚形成的科举制度。

作为覆盖了大半华夏封建史的一项制度,科举制的形成到后来也有着极多的变化。

制度是需要随着时代一点点的进步。

步子迈得太大,只能得到反效果。

甚至到时候的发展都有可能直接脱离顾易的掌控,顾易可不想这样。.

兖州。

——赤地千里!

常年的天灾对整个兖州的生态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若不是因为朝廷的大力赈灾,如今的兖州恐怕也彻底沦落为一片死地,再无任何生机。

虽然早就已经对兖州的灾情有了预料。

但当诸葛亮切身感到兖州之后,还是感觉到了心情的沉闷。

数年的天灾,到底让多少人倒在了这片土地之中呢?

诸葛亮也不知道。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利用好所有时间,争取快速解决掉这等惨状。

此次治水与当初顾康时所面对的情况可不同。

诸葛亮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不仅仅是要设计好具体的挖掘路线,同样也好保证好施工之人的身体。

水是当前最重要的东西。

要想保证工程的顺利,就必须要考虑好这一点。

虽然此次带来的人手并不少。

但诸葛亮的性格,就注定了他还要实地考察。

在这种天气之下。

这可是一件十分遭罪的事。

足足过了近一月的时间,他才将此事彻底定下。

——决定以黄河主流为始,先铸引水渠与蓄水池,保证水源的充足。

七月末,此事正式开工。

这注定是一件能够青史留名的大事。

也正是因为顾氏的出现。

百姓们也是从一开始面对天灾的手足无措,极为提前转变成了如今这般敢于逆天改命。

诸葛亮始终都坚守在赈灾最前线。

任谁劝阻都没用。

而最关键的是,他一边在守着赈灾,同时间也在关注着大汉的朝堂。

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劳累,就不可能闲的下来。

此事注定无比艰难。

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在高温且人口密集的情况之下,就更会滋生细菌方便传播。

其实顾易这一次已经为大汉带来了很多的改良手段了。

饮用沸水、石灰杀菌等各种在当前能够使用的手段都在其中。

但防疫杀菌这种事——

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之下,就不可能做到极致。

尤其是在兖州当前这种情况之下。

疾病还是逐渐升起。

诸葛亮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立刻便开启了大规模的隔离。

但这种事一旦升起就不可能轻易结束,尤其是在挖渠这种人口密集的区域。

疾病越来越多。

最关键的是——虽然诸葛亮已经万般小心。

但他的身体似乎是真的太差了。

抵抗力不足就一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虽然他已经将隔离做到了极致,但终还是被染上了疾病。

多年掌控朝中的极致消耗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爆发了出来。

工程尚未过半,诸葛亮便直接倒了下去。

这是谁都未曾想到的意外。

也好在诸葛亮此行带来了不少人,其中也有顾氏第七代子弟。

虽然这些人于天下的声望还比不过诸葛亮这个丞相,却还是能挑起大梁稳住赈灾之事。

但一层莫名的阴霾还是在众人心中浮现了出来。

很多人想让诸葛亮返回洛阳。

但以诸葛亮的性格,他又岂会离去?

且不说他还能不能撑住。

若是将这疾病再次带回洛阳,那他可就要成为大汉的罪人了。

他又岂能如此?

此事迅速便被传回了洛阳。

当听闻此事之后,刘禅彻底的慌了。

他几乎将朝中的太医全都派了过去,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治好诸葛亮。

但顾易却十分的清楚,这注定是枉然。

以那种程度的隔离还能感染。

便足以说明诸葛亮的身体到底有多差。

多年的操劳,早就已经掏空了他的身体,这一次的疾病只是诱因,会让诸葛亮身体之中的隐疾完全爆发出来。

这种情况别说放在当前的大汉,就算放在现代都是一件难题。

又怎么可能逆转?

冠军侯府。

顾易看着眼前刚刚完成的《改革奏疏》,不由得便轻声呢喃了一句: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他操控着顾烨摇了摇头。

旋即拿起这份奏疏,便直接走了出去。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是时候来给大汉一些震撼了!

无形的巨浪几乎瞬间便在洛阳城之中升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