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天助吴宸,卡特里娜的飓风(1/2)
第137章 天助吴宸,卡特里娜的飓风
洛杉矶的夏末仍是燥热的。
片场外烈日炙烤,片场内灯光与冷气交替轰鸣,一如这部电影本身在视觉与节奏上的激烈冲撞——《惊天魔盗团》正式开拍。
这是一部纯粹的商业大片,魔术、犯罪、动作、悬疑,所有观众想看到的类型元素它一应俱全。
高密度的剪辑、追车戏、转场魔术的视觉奇观,再加上几位明星演员之间火四溅的互动,使得整部片子看上去像是精密运转的机关装置,每一帧都服务于娱乐与叙事的极致结合。
但于吴宸而言,这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游戏。
“越是公式化的类型片,越要做到极致的节奏控制与细节统一。”他在技术监视器后低声说道,语气不重,但制作团队无不凝神听从。
这部片子对导演最大的挑战,不在于情感调度,也不在于镜头语言的发明,而在于如何在一套高度工业化的流程中,仍让观众感觉到惊喜。
每一个魔术动作都需要事前设计与演员的反复排演,特效团队和摄影组必须精准配合,在镜头里形成既真实又不可思议的“幻象”;
而剧情节奏的布设则更为复杂——如何让观众在不断被调动的高潮中保持“信任感”,不在逻辑上失足,是吴宸与剪辑师、剧本顾问每晚头脑风暴的主题。
不过幸运的是,开机后的几天里,拍摄比预期的还要顺利。
演员状态良好,制片组高效配合,加之前期筹备充足,让这个本应是压力山大的大制作项目,在吴宸的调度下意外地沉稳。
但正当剧组沉浸在井然有序的推进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断了片场的平静。
8月29日,也就是吴宸开机那天,一个名叫卡特里娜的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尤其是新奥尔良,造成严重破坏与人员伤亡。
本以为只是一场简单的飓风,然而接下来几天里,电视里不断滚动播放着屋顶漂浮、黑人民众哀号的画面,国家应急系统的迟缓反应、贫民区的惨状、资源分配的不公
这一切迅速成为全美舆论的焦点。
这一场灾难也直接导致了美国种族之间的矛盾加深。
在新奥尔良市,70%的黑人对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感到极度不满,甚至61%的人认为政府对他们漠不关心。
而在媒体又在不断渲染种族矛盾,将黑人称为抢劫者,而白人则被称为“幸存者“和“受害者“。
一次飓风的来袭,彻底撕裂了新奥尔良的种族和阶级分野,使“两个美国”暴露无遗。
此时杰森·布朗姆看着手中正在筹备的《逃出绝命镇》,又瞅了一眼视频中黑人们的暴动,上下瞅了两眼,不禁傻了眼。
“what the fuck!”
杰森·布朗姆不敢想象,这要是在这个关头若是把《逃出绝命镇》拍出来,会是怎么样一种场景。
那绝对是一次暴击,先不论奖项,这绝对是一次能引发票房炸弹的暴击。
一时间,杰森·布朗姆难掩心中的激动,连忙开车前往片场。
休息区,吴宸将詹姆斯·麦卡沃伊、伍迪·哈里森、戴夫·弗兰科和斯嘉丽·约翰逊叫到了一起。
他没有站在高位居上,而是与四人围坐一圈,语气温和却不失精准。
与中国演员相比,吴宸很清楚,好莱坞的演员体系更偏实用主义——他们更注重行动目标、情绪动因、心理细节的逻辑统一。
这让他们在人物行为上非常自洽,但有时也可能陷入“技术感太强”,缺乏一些气韵。
这里就需要吴宸去调节了。
这也是很多中国导演过来后感觉不适应的一个点,因为演员的表演方式不一样,以至于指导演员演戏都会有区别。
杰森·布朗姆的到来,吴宸并没有意外,仔细给几人讲完后,才好奇地问道:“怎么了,看你似乎有点兴奋。”
“吴,你这几天有听到卡特里娜飓风的消息嘛?”杰森·布朗姆急切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