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方寸之间,尽显三千界(2/2)
中戏校园里,学生们裹着厚服,三三两两往教学楼走,雪地上的脚印乱七八糟,像幅抽象画。
吴宸一进校门,几个路过的学生瞅见他,眼底闪过点惊讶,低声窃窃私语:
“那不是吴宸吗?”
“对唉,他来咱们这是干嘛?该不会是泡妞吧?”
“不至于吧,也没听说他喜欢咱们学院的谁啊,估计是来选人的吧。”
此话一出,众人看向吴宸都有些火热。
吴宸隐约听在耳里,轻笑着摇头,脚步匆匆直奔常莉办公室。
敲了两下门,他推门进去,屋里暖气足,屋里屋外仿佛两个天地。
常莉坐在桌前,手里端着杯茶,旁边坐着个五十出头的男人,瘦高个,头发所剩无几,戴副眼镜,手里攥着本戏曲讲义,正是刘杏林。
“常老师,刘老师!”吴宸乐呵呵打了声招呼,“麻烦两位老师了!”
常莉淡笑:“先坐吧,这事不麻烦!”
“昨天胡婧姐跟您说了吧,我来跟您二位学点昆曲的基础,特别是《牡丹亭》。”
吴宸嘿嘿一笑,拉过椅子坐下,“两位老师,我就是想打个底子。
最近看了点昆曲的东西,觉得挺有意思,特别是《牡丹亭》,想了解了解。
晚点可能还得去拜访昆曲大家,像张老和蔡老,若是一问三不知,丢人就丢大了。”
吴宸这话一出,常莉和刘杏林眼神交汇,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张继青张老和蔡正壬蔡老?”常莉再次确认。
吴宸轻点头:“嗯,但是还没确定下来。”
常莉心底一震,脑子里翻涌起来。
吴宸究竟要干嘛?
这个疑惑充斥着常莉的脑海,但是吴宸不明言,她也不好明问。
“这样吧,让刘杏林教授先给你讲讲舞台,他讲完后,我再和你说说昆曲的身段、唱腔、和意境以及《牡丹亭》的魂:‘情’和‘梦’.”
刘杏林点头,把手里的戏曲讲义递给吴宸:“这是我之前给《牡丹亭》设计舞台时做的讲义。”
随后慢悠悠起身,走到窗边,指了指外头的雪地:
“昆曲的舞台,方寸之间,尽显三千界。
设计极其讲究意境,比如《牡丹亭》中的‘游园’一场,只需一张桌案,一把折扇,便能展现整个园林之美。
演员的每一步、每一转身,都经过精心编排,遵循着戏曲的独特规则。这和电影镜头语言是完全不同的。”
吴宸若有所思:“所以,昆曲的舞台虽然简约,但它的表达是极其精致的?”
“不错。”刘杏林眼底闪过赞许,“比如《牡丹亭》的舞台不会像影视那样真实展现园,而是通过留白和动作来传达意境。
杜丽娘的游园,是演员用身段去‘勾勒’出一片园林,观众在脑海里‘补全’这幅画面,这就是舞台艺术的魅力。”
常莉此时则接了话:“这就是因为表演上的不同导致的。
昆曲讲究‘唱念做打’,每个角色都有固定的程式,比如‘水袖’的运用,代表不同的情绪变化。
以杜丽娘为例,她的袖子一抖,是心动;
轻轻一抚,是怅然;
猛然收回,则是心生波澜.”
吴宸沉浸在两人的讲解中,不时做着笔记。
本来是打算教一天,但是常莉和刘杏林发现吴宸能通过他们的讲述,问出许多不同的问题,而且往往还很有深意,这也导致了时间延长了一天。
两天后,吴宸感觉自己脑海里装了太多东西了,笔记写得满满当当。
而此时张会军的电话如约而至:
“吴宸,我和张老、蔡老都联系好了。张老年后有空,蔡老年前有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