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虚实难明(1/2)
第116章 虚实难明
“看哪方先来,拼死也要垫背……”
双眼发红的沈法兴,颇为疯癫入魔地叱道。
上梁王沈法兴,出身吴郡沈氏,属于名门大族,更是官宦世家,起兵前自己还是吴郡郡守,容颜俊伟,气质刚正,也颇得民心。
这端正一坐,国字脸,浓眉虎目,身材健硕,还颇具贵气,更显刚正、仗义。比江淮总管、凤鸣王,甚至是靖武王萧影,更有王者风范,更有卖相!
只是,此时苦思无路,有些疯癫的沈法兴,双眼发红,五官狰狞,宛若走火入魔。
“都怪东阳巨寇楼世干和太仆丞元祐(隋朝)……”
绝望之际,沈法兴回忆当年,怨念冲天。
当年东阳巨寇楼世干聚众为匪,肆虐江南,还冲击郡城。隋帝杨广下旨让吴郡郡守沈法兴和太仆丞元祐剿匪平乱,几次讨伐无果,损兵折将。沈法兴自认世居江南,沈氏更是名门大族,光族人就数以万计,自己也是颇得民心。一被身边人蛊惑,觉得非战之罪,主要是隋朝太失民心,天怒民怨,才难以功成,就勾结元祐部将孙士汉、陈果仁等,擒住元祐,愤而起兵,随后如得神助,势力实力极速发展,占据江南十余郡,成为江南三王之一的上梁王!
江都之变时,沈法兴趁机率军横扫江南,所向披靡,自称江南总管,与江南最强势力之江淮总管杜伏威齐名,还自建朝廷,承制设置百官。
听闻萧皇后反扑,赶走宇文氏为首的叛军,重建朝廷时。沈法兴还正式上书,请封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或上梁王等诸职和爵位,以求正统,并任命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尚书左丞,徐令言为尚书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等等,自建朝廷,自封百官。
谁知道萧皇后及朝廷根本不理他,还“愤而”出城迎战……
这才几天,南路百万梁军没了,气势汹汹跨江横扫的“御驾亲征”,也四面楚歌,即将末路了……
“本来我日子过得好好的……身为沈氏少主,吴郡郡守,意气风发,风光无限,只想称霸一域,造福一方,为什么要逼我呢……”
“如果之前自己不起兵反叛,自立为王,如今将会如何呢?”
“这怎么忽然就这样了?才多久啊,转变太快了吧……”
“为何如此?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沦丧,都是乱世导致……”
怒吼之余,沈法兴脸色青白红变幻,内心戏丰富!
“轰!轰!轰……”
沈法兴正自我内心戏演得火热,就被滚雷阵阵般的轰鸣声惊醒,顿时更是恼怒!
这已经是城外隋军第n次攻城了。
虽然隋军连城墙都没摸上过,只敢隔远投石,摇旗呐喊,明显没信心且难以攻陷海陵城。但是,苍蝇咬不死人,恶心人啊!
“报……”
“城外敌军再次发起猛攻……东城墙求援!”
汇报声来,沈法兴和殷谋士等正要呵斥,却听到“求援”字眼,话说到嘴边,硬生生吞了回去,纷纷咳嗽不已,差点被呛到。
“什么?东城墙求援?隋军多次试探、佯攻,这是开始大举进攻了?”
梁国尚书左丞(自封)殷芊脸色大变,难以置信地脱口惊呼,又愤怒质问道:“不是说靖武王所率南路大军,最快明日午时才能抵达吗?城外隋军竟敢独力大举攻城?谁给他们的信心?!难道靖武王已经到了?斥候干什么吃的?都该株连九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