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狗奴才(2/2)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设置济养院的传统,但大部分的济养院,不都是口头说说,全一下朝廷的脸面,体现万岁爷的爱民之心。
怎么这些汉军还当真了?
还有外面的灾民,设置粥棚赈灾就算了,还一赈就是好几个月,粥的米用的是陈粮,但都是稠粥,吃了绝对能压肚子。
粥棚里个个都有煤炉取暖,现在又要给灾民准备御寒用的过冬衣物。
这特么哪是对待灾民啊!简直就是在对待自己的亲大爷了。
刘墉心里直觉不敢置信,他可以认可大汉官场比大清官场更清廉。
毕竟一个新生王朝,要是廉政不过关,内部贪腐成风,早就被地方官府给灭了,哪还有机会跟他的大清争天下。
但现在,是大汉官场不仅清廉,居然对待灾民百姓,还能有如此厚待,这甚至不像是在收买人心下。
因为收买人心的话,完全没必要做到这种地步,持续几个月的施粥就算了,还都是维持稠粥,粮食不够据说还是由大运河在南京转运过来。
这么大的手笔,就为了救活一群贱民百姓?
刘墉此刻的想法,实际已经陷入了一种误区,确切地说并非误区,而是他本来就是一条狗奴才。
明明是条狗奴才,偏偏还要装作爱民如子的清官,属于权力也要,名声也要。
用后世的某句名言:“在妓女的眼里,没有女人是不卖的,她们听到女人不卖的传闻,能理解的上限是,是不是价格没谈拢?”
现在的刘墉便是这么认为,他不相信大汉真的爱民如子,这不过就是图谋甚大的收买人心。
等大汉统一天下,怕不是比现在的大清还过分!
届时,天下百姓必定无比困苦,朝不保夕,更重要的是,大清也将再无机会。
不行,他必须把这里的情况,赶紧回去报告给万岁爷,报告给朝廷知晓。
刘墉似是终于说服了自己,他目前的身份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作为鳏寡乞丐,没有户籍也不会太惹人怀疑。
现在就是看怎么离开开封,回到北京,把消息报告给万岁爷和朝廷了。
刘墉此刻还不知道,自己的万岁爷,早就被他的好兄长成亲王永瑆给软禁,而他心心念念的大清朝,更是正在北京城忙着准备搬家逃回关外。
而且,就算刘墉真能逃出开封,及时逃回北京,那也只会变得更惨。
嘉庆没什么治国才能,根基不稳,而作为好哥哥的永瑆,跟他一比同样也是半斤对八两。
永瑆制定了逃回关外的撤退计划,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抄家!
不是抄别人的家,而是抄那些汉官、包衣奴才,以及汉八旗们的家!
都准备走了,永瑆也不装了,嘉庆身上有一半的汉人血统,都不太信任汉臣,永瑆对汉人用的只会更提防。
但凡身上有汉人血统的,全部抄家下狱,财产妻女统统打包带走,正好也能缓解一下北京城的物资粮食紧张。
一时间,北京城变得可谓无比混乱,所有满洲八旗贵族们,全部在这一波里赚了个盆满钵满。
那些忠于大清的汉臣奴才们,全都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无一例外的都被抄家下狱,还有几个干脆被直接灭门。
因为这些被灭门的,居然敢反抗朝廷大军抄他们的家,真是目无主子!
董诰作为大清的两朝老臣,汉臣里的一把手,倒是得以保全下来。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他跟富察家族达成了政治联姻,董诰的小孙子迎娶了富察·拖津的女儿,靠着富察家族的关系才保住了董家。
但也只有如此了,董家也得跟着大清一起撤,撤到关外去。
满清在北京城搞出来的这波乱象,不用庞文才提醒,情报司细作很快发觉,并将其电报传回南京。
聂宇看着紧急送来的电报,随手一扔:“满清还真是要跑了!立刻传召内阁过来开会。”
“是。”
值班秘书官应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