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敢于对自己动刀”(2/2)
“……人头税,呃,大家不要误会,这个税并不是大明那种纯粹的丁税、里甲银。准确地说,应该叫劳役税。是要对我新华境内的成年男子征收,每人每年缴纳少量定额货币或等价劳动量,以此来满足国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
邓智宸详细例举了财政部厘定并要征收的七八个税种后,顿了顿,眼睛扫了一圈在座的各部委员,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财政部在考虑良久后,决定推出两个后世的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对于这两个税种,可能会面临诸多争议。因为,我新华不过发展了十年时间,所有的一切也只是刚刚起步,新华国民远没有积聚起厚实的家底。”
“所以,若是要征收所得税和财产税,首当其冲地便是我们自己,以及附属于我们的基本盘!”
众人闻言,皆不由露出一丝苦笑。
不论是所得税,还是财产税,这分明就是冲着高收入者和高净值资产人群来征收的。
试问,在新华境内哪些人的收入比较高,哪些家庭拥有大量高净值资产?
除了穿越众外,那便是高级船员、高级工匠、工矿企业和贸易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部分陆海军高级军官。
若是论阶级的话,这些人群妥妥的是新华最为核心的统治阶层,是穿越众的基本盘。
如今,财政部要厘清税制,要扩大税基,要增加政府收入,便直接将“镰刀”割向了“自己人”。
这他娘的叫什么事!
“现在就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点?”有人低声说道。
“咳……”科工部委员张若松轻咳一声,皱着眉头说:“我理解你们财政部引入新税种的考量,但当下工业领域正值爬坡过坎,各个工矿企业也尚在逐步扩大产能之际,若是所得税一开征,企业留存利润就会更少,恐怕会影响产业升级步伐。”
“所得税暂时不对公司企业征收,仅对高收入个体。”邓智宸笑着说道:“毕竟,营业税已经对企业公司征了一道税,没理由再多征一道。”
“就以我们新华目前这点人口,对个人征收所得税,又能弄来多少钱?”有人嘀咕了一句。
“能征多少税,其实并不重要。”邓智宸稍事沉吟片刻,神情郑重地说道:“关键是,我们需要做出一个象征性的举动,那就是‘官绅一体纳粮’。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有缴纳赋税的义务,概莫例外!”
“还有一点,趁着我们尚未丧失进取心之前,趁着我们还有一定的魄力,趁着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既得利益集团,有些规矩还是要提早建立起来。”
“要不然,就像大明的崇祯皇帝那般,以后想要收个税,都收不上来,最终只能自挂东南枝!”
“而我们,当引之为戒。”
“有时候,主动对自己动刀子,总比在未来某个时候,被人家用刀子强逼着做出改变,要显得更为体面一点,不是吗?”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