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向北(四)(1/2)
第305章 向北(四)
七月二日,正值盛夏,合江湾的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拂过码头,午后的阳光穿过云杉林梢,洋洋洒洒地倾落,和煦而温暖,晒得人浑身发软,不免心生倦意。
在合江(今温哥华考特尼市)码头上,一道新修的水泥栈桥直直的延伸进海湾,正被潮水轻轻地舔舐着。
那艘悬挂着“顺运-3号”旗幡的运输船静静停泊在旁边,随着波浪微微起伏,甲板上传来水手们用桐油保养缆绳时哼唱的闽南小调。
码头西侧的荫凉处,三个科莫克斯族劳工正分享着半罐酒水。
年纪最长的托马西用笑着对同伴说:“我又买了一口新华人的铁锅,嗯,它……煮鲑鱼,不裂。“
他粗糙的手指比划着圆形,引得另外两人发出低沉的笑声。
在他们身后,新建的货仓外墙上还留着春汛时涨潮的水痕,如今已被晒成一道浅灰色的印记。
没一会,酒熏后的他们懒洋洋地靠坐在墙角,眼睛微微眯着,惬意地打着盹。
四年前,这里还只是他们科莫克斯原住民的渔猎之地,到处丛林密布,一片蛮荒,如今却已立起了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华小镇。
人口数量也从五十余人,急剧增长至四百五十余人,成为启明岛北部最为核心据点之一。
沿着夯实的土路向内陆走去,你会看见田野间阡陌纵横。
来自遥远的大明移民在开垦一块又一块农田上,栽种了大量土豆、玉米、小麦以及各种蔬菜。
间或还能发现几块试验田里培育着从朝鲜带来的寒作水稻。
尽管北地的气候让稻穗略显稀疏,但执着的农人们仍在尝试驯化这些作物,就为了闻一口稻香味。
在合江小城的望楼上,几门威力巨大的火炮虎视眈眈地指向远方,坚定而有力地捍卫着它身后百姓的安全。
护墙外,几座土窑正冒着滚滚浓烟,烧制着建设所用的水泥和砖块。
更远处,河岸边树立了几架巨大的水车,为旁边的五金铺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使其终日叮当作响,一把把农具,一件件刀斧,便在匠人和冲具的加工下渐渐成型。
集市上,几个来自郊外的科莫克斯人携着兽皮和鱼干前来交换铁锅和盐巴。他们说着生硬而又简短的汉话,双手不停地比划着讨价还价。
河畔的磨坊,缓缓转动着水轮,将新收的麦子碾成面粉。
几个半大的孩童在溪边玩闹,他们的母亲在石板上捶打衣物,嘴里哼着家乡的小调。
尽管,远离故土,但他们生活的痕迹似乎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而更远的山林里,伐木队的斧凿声、拉锯声回荡在林间。
巨木倒下的时侯,惊起一群飞鸟,它们盘旋着,俯瞰着这座日益热闹的新华小镇。
新华人除了在此地建起了这座小镇外,还在它的东边四公里建了阜丰堡(今科莫克斯市)、东南六公里建了振隆堡(今罗伊斯顿)、西南七公里建了罗湖堡(今坎伯兰镇),使得整个合江乡的人口总数超过九百八十余人(不含地方土著),不复昔日一片荒凉景象。
这片山谷地区,背靠海岸山脉,面向云栖海峡(即乔治海峡),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经过四年的开发,已然成为北部重要的粮食产区。
“咱们合江有这么好的条件,理应获得更多的移民配额。”乡长王长顺背着手,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远处勃勃生机的原野,轻声叹了口气。
“我们新华目前开发的重心除了东平、广丰等核心地区外,就是东边的金沙河地区(今温哥华市及周边)和南边的新华湾(今西雅图及周边)一带了,至于我们北方地区,怕是只能排到后面了。”合江民政官廖谷槐闻言,不由苦笑几声。
去年,新华共计从大明移民四千五百余人,使得国内人口规模达到两万五千六百余。
而政府在对新移民分配方面,除了将超过半数的移民留在东平和广丰两座核心县份外,还将剩下大部分人全都调配至位于大陆的金沙河地区和新华湾。
而包括分州(今纳奈莫市)、合江、兴安(今坎贝尔河市)在内的北方数个定居点仅获得寥寥数百人,显见不怎么受政府重视。
没有大量移民的输入,仅靠自身的人口增长,那发展速度将是极其缓慢的。
可能在决策委员会看来,启明岛以北广大地区,除了零零散散的原住民部落外,几无存在任何强大势力可与新华人争夺那里的统治权,设置几处货栈、哨所之类的小型据点便足以将之纳入辖下,无需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而现在,趁着西班牙人无力北望之际,那得赶紧跑马圈地,在最短时间里将新华的疆界向南延伸扩展,从而在法理上和事实上占据更多的领土。
“不过,随着铁砂岛的开发和建设,我觉得,这或许是我们合江乡一个极为难得的发展契机。“廖谷槐话锋一转,眼神中也透出无尽的希望,“这矿场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还有大量矿工的日常消耗,以及往来船只的运输,再加上南来北往的毛皮贸易,都能极大地促进我们合江的工农业发展。”
“这民生经济搞上去了,自然会吸引委员会的目光,说不定就给我们提高相应的移民配额。再者说了,随着咱们新华海上运力的逐年提升,这移民数量也会随之大幅增长,届时,咱们合江地区所能获得的配额人口定然不会太少。”
“嗯,说不定要不了三五年,我们合江乡总的人口规模就会突破三千人,继而升格为县,成为咱们新华第四个县份。……嘿嘿,那个时候,我们就得称呼你为王县长了!”
“呵呵,小廖,你倒是比我想的更为长远,也更为乐观呀。”王长顺眉头一挑,自矜地摆了摆手,说道:“这铁砂岛矿场的开发和建设确实给我们合江的发展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不容错过。但咱们现在还得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夯实自身基础,将底子打牢了,方能藉此契机趁势而起,有所作为。”
“王乡长说得是。”廖谷槐附和道:“咱们现在不仅要将农业生产搞扎实了,而且还要因地制宜建立并扶持一批手工业,从而将我们合江乡打造成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基地,为我新华持续向北拓殖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资保证。”
“嗯,就是这个理。”王长顺点了点头,说道:“此番,我新华征讨北方土人,出动数艘武装商船,调集陆海军官兵三百余,所需物资之中除了军械弹药被服等是从东平县调拨外,大部分粮食、罐头、板材等物资皆从分州(纳奈莫市)、广信(今帕克斯维尔市)以及我们合江征调,然后一起运往北屯以供大军所用。”
“据悉,这次军事行动不仅规模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多半会拖至十月,从而将北方那些不服王化的部落犁上一遍。如此,对我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为保大军后勤顺遂,我们务必要调动所有的力量,全力配合,不容任何推诿懈怠。”
“嗯,我省的。”廖谷槐点头应道:“下去后,我会全程监督,时刻关注并督促各个部门和村屯竭力配合此次军事行动的顺利展开。”
“我估摸着,到了秋冬时节,说不定军方还要征调武装民兵前往北方,以震慑当地土著部落,巩固并加强那里的新建堡寨、商栈安全和正常运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