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将门之女(1/2)
第九十一章将门之女
月色固然疏朗,但却又凄冷,月下门边一簇火光随风摇曳,忽明忽暗下更令跪在其旁的幼弱倩影显得孤寂。
每逢佳节正是倍思亲的时候,中秋之时更是如此,看着天上渐渐盈圆的月亮,杨芳轩心里越来越觉得空旷,她的爹娘兄弟早已魂归九泉,这世上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若不是旦夕间还需为爹娘烧些火纸,以免他们在地下落魄,生又有何欢?
“谁?烧纸钱有好看的呢?”
当婉儿俯在假山边心里酸楚的时候,火光旁跪着的杨芳轩悠悠的叹了口气,她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惊慌失措,而是语气平静的淡淡说道。杨芳轩今天晚上没有好惊慌的了,她为爹娘兄弟烧着纸钱,相信爹娘他们一定在左近的暗影里陪着,有他们“在”,杨芳轩心里很踏实。
“芳轩妹妹,家里人都在前院等着你一起吃饭呢。”
偷看别人烧纸钱是对亡灵的不敬,婉儿虽然是无意,但终究是撞上了,在杨芳轩发现后,婉儿没有转身逃离,而是坦荡的走了出来。
“婉儿姐姐……你都看见了?”
杨芳轩慢慢站起了身,地上那些火纸燃得很快,当杨芳轩站起身时便燃得差不多了。火光渐渐熄灭,院子里只剩下了天上月亮的清辉。月光下,杨芳轩一身白衣,娇小白晰的瓜子脸上表情静如止水,在清辉中即似仙子临风。却又更像一缕孤魂。
“都看见了。”月下烧纸还能是事,“芳轩妹妹,咱们相处时间也不短了,本来少爷怕你有些蹊跷,私底下还曾跟我说过,让我尽心照料你……芳轩妹妹,你是灵透地人。这些话应该明白的。”这样的场合下,婉儿还是决定开门见山。杨芳轩是聪明人,婉儿为对她好,她自然明白,婉儿何必再当着明白人说糊涂话,“咱么姐妹还算相得,妹妹若心里难受,和我说说又有何妨呢?”
“婉儿姐姐。芳轩谢谢你,还有郑大哥……芳轩今天就要走了。”
杨芳轩的目光很柔和,但是说出的话却让婉儿怎么也没想到。
*******************************
前厅的宴席从婉儿走了以后就已经开始了,毕竟要是因为两个丫头片子不在场,就让所有人眼巴巴的看着满桌菜肴捞不着吃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郑斌敬了一杯酒安完席后,郑家众人便开始了饕餮盛宴:女一桌韩娇娘暂代主位,旁边有刘妈妈和两三个刚从邺城搬来地女仆相陪。再加上满脸是油、吃得兴起就高声尖叫的赵承宗捣乱,倒也是欢声笑语;男一桌也没主仆之别,自家造酒,再加上主人不是那种小气地守财奴,大过节的大家自然是尽着量喝,划拳酒令一上。场面很是热闹。
郑斌喜欢热闹,看着赵普他们开心,自己也开心,然而婉儿走了很长时间都没回来,这事就让郑斌有些犯嘀咕了,要说郑家的院落并不大,婉儿去找杨芳轩就算找到了大街上,这会儿也早该回来了。大过节的,去找人的人居然把自己都找丢,虽说在家里出不了事。但郑斌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
“则平兄。你先招呼着,别冷了场。小弟去去就回来。”
郑斌俯在赵普耳边小声说了一句,随即起身离桌。
“大家喝着,韩成,你少喝一盏吧……”
赵普会“看相”,抬头看看郑斌的脸色就已经知道他要去干,于是点了点头,在郑斌离开的同时就招呼上了同桌地人,以免冷场。
后院黑灯瞎火,厢房里没有人,郑斌略略停了停,接着向后花园走去。后花园中依然是冷清,只有虫声唧唧,怕是也不会有人。郑斌正要转身离开,忽听的隔着假山那一边一个仿若婉儿的声音轻轻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少爷不是那样的人,即便知道你家里的事,也不会为难你,更不会为一己之私而去朝廷里邀功请赏。芳轩妹妹放心就是了。”
果然是婉儿在这里,应该还有杨芳轩在。
叫“少爷不是那样的人”,“不会为一己之私去邀功请赏”?郑斌心中奇怪,蹑手蹑脚的走了过去,俯在假山边,伸出头向后门看去,就在那里,果然是婉儿和杨芳轩面对面地站着。
“从京城到府州千里迢迢,你又说折家归顺了北违刘汉,那是打仗地地方,你一个女孩儿家如何能去得?再说你父兄都不在了,就算去了,折家人就一定肯收留你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婉儿似乎在劝杨芳轩,至于府州、北违刘汉,恐怕是杨芳轩告诉她的。杨芳轩一直以来隐藏得很深,没想到中秋之夜婉儿竟然问出了她的话,这倒算是意外收获。
“少爷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而且有的是办法,芳轩妹妹放心住着就是了。有少爷在,咱们都不用怕的。”
婉儿突然把话转到了郑斌身上,她对郑斌倒是信心十足,但郑斌不知道前头她们说了,不觉奇怪,但再想仔细去听,婉儿却不说了。
“郑大哥是好人,但他是晋王殿下地结义兄弟,时日一久,难免纸里包不住火,若是连累了郑大哥,我与心何忍呢。现今既然有了去处,芳轩自然不能再让你们担风险。”杨芳轩低着头说的嗫嗫,很有些局促,但也颇为决绝,“婉儿姐姐,芳轩知道你对我好,所以才实情相告。今日芳轩本来想不辞而别,但婉儿姐姐待我如亲生姐妹。所以才说了这些,芳轩本来就是不准备再留下的。回头郑大哥若是问起来,还望姐姐替我隐瞒一二,我不想让他也跟着挂念。”
“唉,又何苦来呢?婉儿虽然未曾出过门,但也知道现今地皇上要比原先的大汉皇帝好,虽然登基建制。但依然尊着先朝的太后,这样的好皇上坐江山是天下人之福。芳轩妹妹的父兄本是国之良将,现今赔了自己的性命,却又让芳轩妹妹跟着受苦。”
这些话真是越来越奇怪了,郑斌没有弄清楚杨芳轩的真实身份,但却从婉儿和杨芳轩地对话里隐隐听出了一个抗拒郭威建周地战将世家覆灭地故事。府州折家,不熟,甚至可以说是头回听见。他们投奔了北汉刘崇,这和杨芳轩有关系?郑斌实在理不出头绪,只得继续去听。
“这都是各为其主。皇上大军攻入京城时娘病重走了,走之前嘱咐我待京城安稳了就去麟州找爹和哥哥他们,谁知京城安稳,芳轩和家里仆人刚刚收拾好了准备动身,爹原先手下地一个校尉便传来了爹战死沙场的事。爹是抗拒天兵而亡的,家里那些仆人害怕受到牵连。抛下我卷了家当全数逃了,芳轩没了依靠,方才流落到了街头乞食。其实也幸好是流落街头,不然朝廷来抄没家产时,芳轩怕是便要沦入囹圄了。”
杨芳轩说得很平静,这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饱受了那么多磨难,杨芳轩反倒没了伤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