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北狄兵败 登基称帝!(大结局)(1/2)
第307章 北狄兵败 登基称帝!(大结局)
李霸天只是脾气直,又不是真的傻,知道自己想不通索性也就不想了。
赵文光虽然比自己年纪小,却比自己聪明得多,听他的应该不会有错。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雪渊关中间如同毒蛇扭曲的巨大血柱,开始渐渐缩小,直至消失不见,血雨也终于停止了下来。
楚世昭直接翻身上马,抽出马鞍上的一把宝剑高高举起:“将士们敌军已乱,随我杀敌!”
说罢,说罢一马当先向雪渊关冲杀而去。
那些普通的雪渊关将士,开始还被雪渊关的爆炸吓了一跳。
不过当想明白,这都是自家殿下布置的陷阱之后,顿时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两眼通红。
现在楚世昭带头冲锋,他们哪里还有不跟上的道理。
顿时,纷纷跟在楚世昭身后,向着雪渊关冲杀而去。
不到两千人,展现出来的气势,简直不亚于千军万马。
负责守城的北狄铁骑,虽然没有受到血雨的波及,可是城中的变故却被他们看在眼里。
这个时候,虽然勉强守着城墙,却哪里还有半点的士气?
随着李霸天一声怒吼,直接将城墙劈开。负责守卫城墙的北狄铁骑直接溃散。
拓跋烈拼命地想要稳住军队。
可军中的万夫长死伤过半,军官因为爆炸当时大部分都在外面安排军务,也是死伤惨重。
没有了基层军官,他这个刚刚上任没多久的三军主帅,完全没有足够的威望。
偏偏这种时候,楚世昭又带人杀到。
哪怕北狄铁骑人数依旧众多,却也没有了半点战意。
他们就如同毫无反抗之力的绵羊,被楚世昭带人轻而易举地赶出了雪渊关。
看似高大威猛的北狄铁骑,被雪渊关的将士们肆意追杀,几乎没人敢转身抵抗。
那些被赶出雪渊关的北狄军队,就如同潮水一般退去。
他们甚至连基本的集结成阵型都做不到。
整整逃了一晚上,天亮之后拓跋烈清点军队,绝望地发现整整十万北狄铁骑,现在剩下的甚至不如六万。
并且,这六万人没有半点作战意志,已经彻底崩溃。
物资全部损毁,再加上军队士气降到了冰点。
这一仗,他们已经彻底败了。
除了撤退,他根本就无路可走。
想到败兵之后会面临的后果,拓跋烈脸色一白,猛地吐出了一口鲜血,直接从马上栽倒晕了过去。
与他们截然相反,雪渊关上下却是一片欢腾。
只是这种喜悦才刚刚持续没多久。
一名身穿华丽盔甲,举着金牌的传令兵纵马冲入雪渊关,一遍遍重复地大吼。
“陛下圣旨,请四皇子立刻回京!”
“陛下圣旨,请四皇子立刻回京!”
听到传令兵的话,楚世昭的眉头挑了挑,这剧情他怎么觉得这么熟悉呢?
最关键的是,他们才刚刚赶走北狄铁骑圣旨就到了。
这是他绞尽脑汁,不知道费了多少脑细胞,才想办法将北狄铁骑赶走。
如若不然,他现在恐怕早已经退守到其他城池。
在大周军队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他这个可以做主的人竟然要被调走,必然军心大乱。
哪怕他的便宜父皇,真的已经老糊涂到愚蠢了,也绝对不可能下达这种圣旨。
“很好,就让我们去会一会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家伙吧。”
恐怕对方死也想不到,他们这次弄巧成拙了。
现在北狄铁骑已经被打败,楚世昭回不回京城,对战局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
在回到京城的一路之上,一直有传令兵手持金牌赶到。
就仿佛生怕楚世昭违抗圣旨一般。
甚至在京城的大门口,楚世昭还跟迎面冲出来的传令兵撞上。
而这,已经是他接到的第十面金牌了。
比之某位千古忠臣差一点,但是也算基本相同待遇。
回京之后,楚世昭甚至来不及喝一口水就直奔皇宫。
在看到永晋帝的那一刻,饶是早有准备,楚世昭也不免有些唏嘘。
明明距离上次见面时间并不算很长,可永晋帝却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整个人都瘦得脱了相,只剩下一张皮包着骨头。
在永晋帝身边,站立着数十位大臣,每一位都是大周朝的中流砥柱。
不过有一个身穿黄色道袍,一副须发皆白老神仙模样的人,显得格外扎眼。
此时,这人正在给永晋帝把脉。
看他那副眉头紧锁,唉声叹气的模样就知道,永晋帝现在的情况,恐怕不乐观。
见楚世昭过来,群臣脸上浮现出喜色。
“是四皇子殿下来了。”
“太好了,四皇子殿下总算是赶上了。”
楚世昭大踏步上前,向这些大臣点头示意,毕竟都是大周的重臣,楚世昭也不会失了礼数。
目光在身穿道袍的男子身上停留片刻,楚世昭满是警惕地道:“不找到这位,又是父皇从什么地方找来的骗子?”
众人勉强笑了笑,知道楚世昭现在心情不好,没有人敢跳出来触霉头。
那身穿黄色道袍的男子也不生气,反而站起身向楚世昭见礼:“殿下勿怪,在下只是区区方士而已,只是因为陛下身染重疾,御医们束手无策,所以才让在下过来,看看能否有什么办法。”
楚世昭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如此说来,阁下有办法了?”
“太好的办法没有,不过倾尽全力为陛下延长三五年寿数,却没有问题。”
“现在陛下着急见殿下,殿下请。”
黄袍道士走到一边,给楚世昭留出了与永晋帝交流的空间。
楚世昭快步上前,与黄色道袍男子错身而过,似乎完全没把他放在心上。
床榻上的永晋帝感知到有人过来,浑浊的瞳孔飞速转动,似乎正在捕捉着来人的方位。
“父皇,二衬来迟了。”楚世昭一把抓住了永晋帝的手,一个久战沙场的皇子,此时哭得就仿佛一个孩子,声音悲戚如同羊羔跪乳一般。
所有听到楚世昭哭声的大臣,心中都忍不住一阵阵泛酸。
四皇子是个好孩子啊,以前被永晋帝那样对待,竟然也没有半点怨恨,依旧如此忠孝。
“老四啊,我快不行了。”永晋帝虚弱的声音拉得老长,仿佛每说一个字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一般。
楚世昭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反驳:“父皇,我不允许你这么说,你还年轻还春秋鼎盛呢。咱们好好治病,肯定是可以治好的。”
送完,还暴躁的咆哮道:“太医呢,太医都死到哪里去了,给本殿下叫他们过来,治不好父皇,我就让他们给父皇陪葬!”
大臣们纷纷无奈叹气。
永晋帝本就是已经是油尽灯枯,之所以苦撑到现在,也是为了等楚世昭回来。
为什么如此,还不是因为如今放眼朝堂上下,也就只有楚世昭一个人有资格有能力继承大统吗?
永晋帝勉强笑了笑,缓缓摇头道:“不必了,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我知道,你对我这个父皇颇有微词……”
楚世昭赶紧摇头:“父皇儿臣没有。”
“行了,你我父子一场,事到如今还有什么隐瞒的必要吗?”
不过永晋帝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笑着摆摆手道:“不论朕有什么苦衷,终究都已经过去了。这些事,也跟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只要知道,最后是朕赢了。”
“如今,也是以后,将……”说着说着,永晋帝脸上出现了一阵不正常的潮红。
紧接着噗的一声,猛地吐出了一大口鲜血,头一歪就彻底没有了声息。
说话说得好好的,人突然没了,大臣们顿时就慌乱起来。
“救驾!太医在哪里?”
“快传太医!”
身穿黄色道袍的男子,快步上前给永晋帝把脉。
随即他突然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震惊地指向楚世昭:“四皇子殿下,您这是何意?陛下本就时日无多,您就算是有什么想法,难道就不能等陛下仙去之后再说?”
“您难道连这点时间,都不愿意等了吗?”
他这副震惊的模样,着实唬住了不少人。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永晋帝是楚世昭害死的吗?
虽然所有人都清楚,永晋帝这次叫楚世昭回来的意思。
可帝王心思,谁又能真的搞清楚,永晋帝这位统治了大周这么多年的皇帝,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而且楚世昭如此年轻,想要提前坐上那个位置,也不是不可能的,不是吗?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
也有人想得多一点,虽然在朝臣的眼中,楚世昭的确是最适合那个位置的人。
但是,永晋帝不一定这么想啊。
而黄袍道士也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口了,他的话就仿佛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我明白了,是不是因为陛下并没有打算将皇位传给你,所以你情急之下谋害陛下?”
面对黄袍道士的指责,以及大臣们疑惑的眼神,楚世昭却是毫不在意,反而饶有兴味地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我谋害陛下?”
这时,兵部尚书突然之间站了出来:“陛下曾经跟我说过,他早已经立下密诏,一旦陛下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们就可以按照密诏拥立陛下传位之人登基。”
“当时我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陛下早就知道会有今天的事,所以早就防着某些人呢。”
这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今天能出现在这里的,全是永晋帝最为信任的臣子。
而这其中,资历最浅的反而是这位兵部尚书。
但是如此重要的事,他们这些效忠了永晋帝一辈子的臣子都不知道,这个兵部尚书竟然如此清楚?
局势变得越发诡异了。
“陛下的密旨,就放在大殿的牌匾之上,只要我们拿出密旨,一切自然真相大白。”
说话间,永晋帝的卧房之外,竟然已经被数百御林军团团围住。
至于是在防止谁,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来人啊,马上请陛下的圣旨过来。”一个御林军当着所有人的面,纵身跳到房梁之上,从牌匾后面拿出一个黄布包裹着的东西。
永晋帝身边的大太监,赶紧过去接到手里打开。
没有人提出异议,如今这种情况之下,恐怕也就只有他来宣读圣旨,算得上是最能够服众的了。
大太监打开黄色的布袋,里面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油纸。
打开油纸之后,才露出了圣旨的卷轴。
一看圣旨的模样,大臣们就知道至少这圣旨绝对是真的,造假不了。
圣旨可是相当重要的文件,每一道圣旨皇宫之中都是有留档的,规制样式全都写得清清楚楚,如果对不上那可是要杀头的。
不过就在圣旨拿出来的瞬间,还不等大太监打开宣读,楚世昭却突然冷笑道:“没有必要读了。”
他的声音不大,在场的所有人心里却都是咯噔一下。
大太监打开圣旨的动作,也顿时僵在了那里。
黄袍道士狞笑道:“果然是狼子野心,楚世昭陛下的圣旨在此,你现在是不是装不下去了?”
屋子里的大臣们,也都愤怒地看向楚世昭。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