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我去哪搞钱?(1/2)
第459章 我去哪搞钱?
虽然今天这个协调会又是“三国演义”、又是“挟天子令诸侯”的,
但说到底,
这些学院之间的你来我往、话术博弈,跟陈露阳还真没太大关系。
会后具体怎么分工,怎么写材料,怎么归档署名……那都是哲学系、力学系、经济系几位老师的事。
他一个学生,管不了,也不想掺和。
他最要紧的任务,就一条:
把零部件通用化继续往前推!
三系愿意协同,那最好。
但真要扯皮起来,他也不怕。
有省机械厂这个大后方给自己撑腰,
资金、技术、人才,厂里全能给他!
最差的结果,
不外乎自己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的去缠王轻舟,撒泼打滚、哭叽尿嚎地让他给自己安排个工程师过来画图纸。
反正脸蛋子只是一张皮,
只要肯不要脸,那你就是无敌的!!!!
总之,北大加入固然好。
不加入,
他也有办法把事儿硬生生推下去!
……
就在陈露阳信心满满,为修理厂的未来做打算的时候,
力学系办公室
张殿才紧紧皱眉的看着桌子上铺的图纸,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不满:
“我让你画图纸,你就画出着这玩意儿给我??”
“……你这画的是什么线圈壳?”
“不是说结构要能散热么!?”
“你这全封死了,热往哪儿散?”
“还有这个绕线排布,线脚都没留加工角,你是打算让工人咋缠线?”
“手伸进去还是用牙咬?”
听着张殿才一句句的质问,
张楠站在旁边,整个人绷得笔直,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虽然当初说的很好,由他打头,画初版草图,
张殿才批注修改,逐步完善。
但是真到动手那天,他才发现这“第一张图”比天还难画。
点火线圈模块虽然看起来只是几个线圈和磁芯拼起来的“盒子”,但内部结构极其复杂。
既要算电感、留磁隙,又要估算热胀冷缩、考虑绝缘胶的包封空间。
尺寸容差、接线通道、散热走向全得留,偏偏还没现成参考。
哪怕张楠已经算是“力学系图王”了,
但是他毕竟也是个没有什么生产实践、从书本里走出来的学生。
图能画成这样,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此时站在张殿才办公桌的旁边,
张楠觉得自己就像是等着老师批改跳错的小学生,紧张的手心拔凉都冒汗了。
“还有这个连接座,”张殿才用铅笔圈了下图纸。
“你设计的是平面接口,但现实里的车接头有几个是正插的?”
“老车接线都留角度,接口不预留斜插方向,连线都插不上,装配怎么搞?
张殿才越看越是来气。
“谁教你这么画的?!”
张楠红着脸小声应了一句:“我是照《机械原理》教材画的……”
“教材是教材,教材不是车间!”张殿才声音有点怒了。
“我上课的时候怎么教你们的?”
“图纸是给人做出来的,不是给人看着好看的。”
“你画的图纸做成了零件,要是装上去点不着火、刹不住车,咱得负责任的。”
说到急眼的时候,张殿才压着怒火,反问一句:
“我问你,你在修理厂呆了多少天?”
“……快一个月了。”
“那你见过点火线圈长啥样吗?”
“见过……我拆过一个,还做了测绘。”
“拆了个壳子就叫测绘?你画的这叫啥?”
张楠脸“唰”地红了。
张殿才也不好再骂下去。
他站起身走到资料柜前,抽出一摞图纸。
“这个,是七六年丰阳二机画的,yh-3型号线圈,配套312柴油车的。”
“这个,是前年春春汽车研究所试做的高频点火模型,”
“还有苏联技术引进那套柔性封装图。”
……
“这堆图纸,你拿去,全看完。”
“还有,回修理厂,把厂里回收的老线圈全拆了,每种拆三个,测一遍、画一遍,再装回去试火。”
“点不着火,别回来交图。”
张楠惊愕地抬头:“老师,要……要试火?”
张殿才道:“你画的是点火线圈,不是纸糊的风筝,当然要试火。”
张楠愣住了。
“可是修理厂做不出啊……”
“我让你试的不是你自己画的新品,是你图纸参考的实物件。”
“画之前,先搞清楚这玩意儿到底咋通电、哪冒火、哪冒烟。”
“点不着火,就说明你连线圈接法都没搞清楚。”
“那你画什么图?”
张楠脸涨的通红。
“好的老师,我这就回去弄!”
……
夜晚
张楠骑着自行车进了修理厂大门。
车间角落,一排排旧配件摊在铁皮台子上,林启明几个人正围着拆散的化油器和断裂的减震壳体低声讨论。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味和一股淡淡的焦灼感。
刚推车进了门,就撞见陆局和张国强愁眉苦脸地走进院子。
虽然这边张楠为了图纸,焦头烂额,
但是修理厂的样件试制也没好到哪儿去。
尽管之前合作的小工坊做活做得不错,师傅人也很好,火塞、垫片和喷嘴三样零件能按照图纸赶制出来,
但那也基本到头了。
点火线圈需要压铸铝壳、内芯缠线和胶封工艺,小工坊根本不具备设备条件。
制动推杆和联轴器套筒就更不用说了。
一个得靠车铣配合精车工艺,
另一个还得考虑弹性连接结构与橡胶密封圈,
这些都不是一个十几人手艺坊能解决的。
“今天去了永定门那头的一个电机厂,人家一听我们是修理厂项目,直接就说不接临活,门都没让我进。”
陆局摘下帽子,抬手抹了一把额角的汗。
“我那边也黄了。”
张国强喘着气,一屁股坐到木墩子上。
“跑了个电镀厂,本来说能试试,后来问清楚是多批小件,分批投料,立马翻脸不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