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微晶理论!震撼全场!玻璃咋又变成晶体了?(2/2)
忽然,密立根想到了英国皇家学会的那场年会。
李奇维一张太极阴阳图惊艳了众人。
“难道这也是源于华夏的某种思想吗?”
对此,李奇维表示:这个真不是。
真实历史上,1921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提出了【晶子学说】。
该理论认为玻璃由无数的“晶子”组成,这些晶子分散在无定型的介质中。
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到了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扎哈里阿森,提出了著名的【无规则网络学说】。
该理论认为玻璃的微观结构是:原子的排列是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
两种学说看似一样,其实略有区别。
晶子学说侧重描述玻璃的微观不均匀性和有序性。
而无规则网络学说侧重描述玻璃的宏观统计均匀性、无序性。
李奇维提出的微晶理论,其实就是两种理论和能带理论的结合。
这也是后世公认的玻璃结构。
当然,用这种结构解释玻璃的透光性,目前而言,并不一定正确。
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玻璃透光依然是未解之谜!
所以,李奇维继续说道:
“首先说明,微晶理论只是我的一种猜测。”
“对于玻璃透明的问题,我们依然不知道正确的答案。”
“正如我在演讲开始所说的那样,我们对玻璃一无所知。”
“我想,现在大家应该没有异议了。”
“至于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就交给真正热爱玻璃的人吧。”
“或许将来有一天,你们在座的某位,能完美地解释这个问题。”
呼!
在场众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刚刚的精彩辩论,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波三折,环环相扣。
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刺激快感。
这就是科学交锋的魅力。
是世界上最聪明大脑之间的碰撞。
虽然最终答案连布鲁斯教授也不知道。
但是没有人因此就觉得对方不行了。
相反,他在众人心中的形象愈发高大了。
因为对方没有固步自封,反而永远是在挑战自己,挑战科学的最高峰。
这就是当世科学第一人的榜样力量。
这场演讲的意义,比答案本身重要无数倍。
李奇维紧接着说道:
“我讲玻璃透光问题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你们。”
“如果想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那就永远保持好奇心。”
“这个世界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越了人类的想象。”
“尽管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但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仍然只能算窥到一角。”
“甚至连一角也算不上。”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悲观的态度吗?”
“不!”
“我们反而要更加乐观。”
“因为这代表,人类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
“而物理学就是人类创造出来,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
“以物理学为根基,诞生了化学,诞生了机械学。”
“同样,也诞生了天文学。”
“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关系非常紧密。”
“在我看来,天文学家其实就是研究宇宙星空的物理学家。”
“二者共用一套基本的理论。”
“这也是我为何喜欢天文学的原因。”
“因为专业对口。”
台下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声。
“广义相对论让天文学家有了强大的理论工具。”
“而我即将发表的论文,也将证明,原子学也可以用在天文学上。”
哗!
李奇维的最后一句话,在会场内掀起轩然大波。
这比刚刚的玻璃问题,还要让人震撼。
因为这是布鲁斯教授首次公开表示,他要发表天文学领域的论文了。
在场的所有天文学领域人员,全都疯狂了。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终于正式踏足天文学了!”
“而且,他甚至还要亲自发表论文!”
“这绝对是天文学领域的一大盛事。”
余青松简直高兴的要跳了起来。
这将是他和李教授交流的最好契机。
他瞬间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华夏天文学,必将迎来腾飞!
“看看以后樱国天文学家,还敢不敢轻视华夏天文学家了。”
爱丁顿瞬间来了精神。
刚刚的辩论虽然非常精彩,但没有引起他的兴趣。
因为那是属于理论和实验物理的范畴。
但是现在,布鲁斯教授终于说到他最关心的事情了。
其实早在之前的量子研究所内部会议上,爱丁顿就知道了此事。
但是他不清楚,李奇维的论文具体是关于什么问题的。
“这一次,布鲁斯教授应该就会揭晓了吧。”
这一刻,海耳、哈勃、沙普利、柯蒂斯等人全部神色振奋。
他们终于听到了布鲁斯教授的肯定回答。
而且看样子,这篇论文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次结合。
大佬们已经等不及了。
海耳是个急性子,他忍不住问道:
“布鲁斯教授,方便提前透露你的论文是关于什么方向的吗?”
“我就是想提前准备一下,万一到时候又要辩论,我可不想一问三不知啊。”
大佬们哈哈大笑。
李奇维也微微一笑,他扫视一圈,霸气地说道:
“我的论文,将解释恒星的能量来源问题。”
轰!
短短一句话,却惊得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海耳、爱丁顿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的天啊!竟然是这个课题。”
“布鲁斯教授对天文学的造诣,竟然到了这种恐怖的程度。”
“这也太可怕了!”
“他真的从理论上证明了恒星的能量来源吗?”
这一刻,在场所有天文学大佬们集体震惊了。
实在是这个答案太骇人了!
太阳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的天体,已经不知道燃烧多少年了。
正是因为有了它,才有了丰富多彩的地球世界,才有了人类的诞生。
某种意义上而言,太阳才是人类真正的母星。
而人类对于太阳的认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史诗。
但是直到今天,天文学家们对于太阳依然所知甚少。
除了利用望远镜观察太阳表面,剩下的就是分析太阳的光谱。
通过光谱学,人类知道了太阳由哪些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的含量如何等等。
但是最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那就是这些元素是如何让太阳永恒燃烧的呢?
如果人类也能掌握这种力量。
那.简直不可想象!
爱丁顿甚至忘记了呼吸。
他想起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大会结束后,他和布鲁斯教授一起返回的场景。
对方说,可能会研究恒星的能源问题。
当时爱丁顿很兴奋,但是他觉得布鲁斯教授可能会浅尝辄止。
直到他又一次参加了量子研究所的内部会议,才确定布鲁斯教授真的在研究恒星演化问题。
可是,这才过去多久,对方竟然真的就解决了。
爱丁顿对于李奇维的话,丝毫没有怀疑。
因为他知道,那个男人,他有这个实力!
“这次美国之行,我算是来对了!”
海耳一直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这个消息对他的冲击太大了。
他需要好好消化。
作为天文学领域的大佬,他深知这篇论文一旦发表,将意味着什么。
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天体。
至少有一大半的天文学家都在研究恒星。
恒星的组成结构、恒星的发光规律、恒星的数量等等。
但是这些研究领域中,恒星的能量来源绝对是最前沿最重要的那个。
因为它关系到恒星的本质。
就好像一辆汽车最重要的部分,肯定是发动机,而不是上面的铁皮壳子。
只有了解了恒星的能量来源,天文学家才能进一步研究恒星的深层次秘密。
可惜,这个问题太难了。
太阳的表面温度超过了6000c,任何物质都无法靠近。
人类不可能近距离观察太阳,自然也就不知道太阳内部到底在发生什么。
所以,海耳在震惊之余,还极度好奇。
“布鲁斯教授是公认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研究天文学,肯定不会做实验。”
“那么他到底靠什么理论,来研究太阳的能源问题呢?”
“广义相对论?”
“不可能!”
“广义相对论是考虑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的。”
“对于内部结构,它无能为力。”
“难道是量子论?”
“那也不可能,太阳这样的恒星,怎么也和量子扯不上关系。”
海耳真的搞不懂了。
此刻,他甚至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听下去了。
满脑子都在想论文的事情。
李奇维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他没有继续解释自己的论文。
“接下来,我和你们一样,最期待的,还是天文学的这场大辩论。”
“至于我的论文,将会在辩论之后再发表。”
沙普利和柯蒂斯轻轻舒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
“布鲁斯教授不屑于抢大辩论的风头。”
很快,李奇维就结束了他的演讲。
所有人全部起立,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会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