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李奇维同获双诺奖!四冠在身!举世无双!世界震动!(1/2)
第400章 李奇维同获双诺奖!四冠在身!举世无双!世界震动!
时间进入1917年后,物理学界终于平静了下来。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段平静期是在酝酿更大的爆发。
欧洲科学界也不再关注亚洲。
虽然物理奥赛、于隐论文等事件,让亚洲出尽了风头。
但是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的科学界人士都很清楚。
格局并没有改变。
欧洲依然是科学的绝对中心。
亚洲现在连后来居上都算不上,最多是站在了同一赛道上。
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在前方奔跑的欧洲各国而已。
所以,亚洲各国都在蛰伏,积蓄力量。
而欧洲则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亚洲无论怎么落后,只要布鲁斯·李还存在一天,那就不容忽视。
他就是亚洲科学界的定海神针,也是绝对的领袖。
欧洲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等待战争的结束。
百废待兴,既是灾难也是希望。
经历了如此变故,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一定会重新迎来辉煌。
在目前的世界格局下,科学之城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美国不少科技公司,已经派遣考察团来此调研。
作为亚洲的科学中心,这里未来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那些资本家财团们很明白,时代的发展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现在最赚钱的都是高科技,而不是传统的原材料贸易。
这是新贵和老钱之间的争锋。
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们,通过华夏科学社的关系,不少人已经愿意迁徙到科学之城来。
因为现在国内的形势越发严峻,很多人的研究甚至都受到了影响。
而科学之城无疑是一片净土,吸引着无数技术人才。
对此,李奇维来者不拒。
他可不会放过这么多宝贵的财富。
一座座实验室、研究所拔地而起。
从数学物理化学到机械石油农业,凡是和科学相关的领域,科学之城无所不包。
此外,印度、樱国等国家,也经常派出教育科学交流团,赴华夏和科学之城参加学术活动。
1917年8月,第一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在华夏的上海举办。
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两百多名科学家们,齐聚一堂,讨论学术。
本次会议的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是一次较为松散的学术会议。
华夏作为东道主,科学社承担了所有会议工作。
在大会上,亚洲各国的学者们慷慨激昂、谈笑风生。
让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学者们赞叹不已。
“亚洲,尤其是华夏,在科学领域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了。”
会议最后,李奇维作为大佬,公布了第一届亚洲科学奖的名单。
其中于隐毫无疑问获得了物理学奖。
这也让亚洲科学奖的含金量瞬间上升,成为亚洲学者争抢的最高荣誉。
1917年10月,消失了一年的物理诺奖终于出现。
因为战争的原因,1916年的物理诺奖没有颁发。
而今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巴克拉,凭借元素的特征x射线辐射,斩获诺奖。
李奇维当年执掌国王学院物理系的时候,巴克拉就是他的左膀右臂。
在他不方便的出面的情况下,对方干了很多事情。
所以,外界都知道巴克拉和布鲁斯教授的关系莫逆。
以巴克拉的成果,只能说堪堪够得上物理诺奖的标准。
所以,他的获奖,从某种意义而言,体现了李奇维在物理领域的超然影响力。
巴克拉在李奇维选择回国后,他本人也选择离开国王学院,转去爱丁堡大学当教授。
同时,在李奇维的推荐下,现任国王学院的物理系主任是理查森。
对方已经从美国普林斯顿镀金完成,正式返回英国。
而他的博士生兼妹婿,戴维森,正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技术研究所工作。
巴克拉获奖的消息,让所有研究x光的物理学者们都沸腾了。
伦琴、劳厄、布拉格父子,再到现在的巴克拉。
与x光相关的诺奖的成果,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四个。
这一切都归功于x射线是非常成熟的物理现象了。
物理诺奖委员会有绝对的把握,保证这些成果不会出错。
于是不少研究物理的人说道:
“量子论虽好,但x光或许更适合普通学者。”
“大佬有大佬的领域,我们有我们的领域。”
远在美国的康普顿非常兴奋。
他觉得布鲁斯教授简直就是神人。
对方建议自己从x光入手研究,现在看是最好的选择。
1917年的化学诺奖和去年一样,因为未知的原因,又是未颁奖。
这让很多人忧心忡忡。
“这该死的战争,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
1917年,就这样悄然而过。
1918年来了。
欧洲的战争终于到了最后一刻,双方开始进入战略决战。
不少业内人士能感受到,战争很有可能在今年结束了。
这真是一个既让人开心又悲伤的事情。
远在婆罗洲古晋的李奇维,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看客。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冷眼看待这场战争。
既无心也无力改变战争的过程和结局。
但是未来,他将出手改变一切!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需要他保护的人。
1918年5月,李奇维又得两子。
王路遥生下第四子李承义,宋香岚生下第五子李承礼。
二女上课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孩子也是接连出生。
至此,李奇维共有五子一女,享尽了天伦之乐。
同时,也被熊孩子们折磨的欲仙欲死。
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不准备让媳妇们继续怀孕了。
因为在这个时代,一旦出现意外,根本没有任何抢救的可能性。
接下来几个月,李奇维的脚步走遍了婆罗洲北部地区。
他视察了古晋、斯里巴加湾、亚庇三座主要城市的所有学校。
每到一处,就被当地的师生们以一种狂热的态度迎接。
他们在哭泣、在呐喊、在挥手。
李奇维在他们的心中,就是婆罗洲的太阳。
耀眼的光辉,让人睁不开眼睛。
此外,还有很多学生的家长自发前来。
他们都很感谢李校长的再造之恩。
没有李校长,他们的孩子将重复父母的命运。
“校长,这是自家种的柚子,特别好吃,您尝尝。”
李奇维亲切地与众人交流。
他没有丝毫的架子,脸上始终带着洋溢的笑容。
王正阳跟在他的后面,凡是家长送的土特产、心意礼物啥的,全部照收。
这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一种尊重和满足。
李奇维的功劳放在古代足以封圣。
哪怕在今世,也是改天换地的大伟业。
在视察到山河小学时,李奇维笑着突然问道:
“听说你们学校出了一个想当悍匪的学生?”
周围众人皆在那憋笑。
现任校长徐寒冬只能苦笑,硬着头皮说道:
“校长,那小子已经被我治好了。”
“今年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
说罢,他忽然看向人群,大声道:“谢宝庆,你给我过来!”
谢宝庆此刻怂的一比,虽然如此近距离看见校长让他很兴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