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 第374章 李奇维再获诺奖!圣人之名传天下!

第374章 李奇维再获诺奖!圣人之名传天下!(2/2)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当妾了,谁想跟你们斗啊 夏日陷阱 小人物不一样的人生 火红年代:最美的青春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投喂小人国后,我靠位面交易暴富 炮灰女配在年代文里兴风作浪 下山后,被俊美道君缠上了 权力巅峰:从县长秘书开始 穿越大明:在下先躺为敬

卢瑟福、老布拉格等一大批国内的科学家们,都被邀请参与研发。

所以,现在老布拉格的眼里只有军方的工作,哪里还顾得上解释诺奖的事情。至于小布拉格,目前已经是剑桥大学的讲师了。

虽然他获得了诺奖,但依然是物理学领域的小辈。

在他父亲都没有发话的情况下,不可能第一个上去撕逼。

汤姆逊找到他,对他说:“不要多想,那都是不懂物理学的人在造谣。”

“连布鲁斯教授都夸过你,天资聪颖。”

“你要有自信。”

“你觉得要是换个普通人,能取得玻尔那样的成就吗?”

小布拉格这才解开心结。

玻尔的成果,几乎也是在布鲁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但是小布拉格自忖,换成他,即便有指导,也想不出如此匪夷所思的量子模型理论。

所以,个人能力永远是最关键的。

但他毕竟年纪轻轻就突然获得如此荣誉,面对质疑说不在意肯定是假的。

这时候,导师汤姆逊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开导他,让他认清自己。

“我这点成就跟布鲁斯教授比起来又算什么呢?”

“要是连这点质疑,我还要亲自去解释,那也太侮辱物理学了。”

是的,在小布拉格看来,他和父亲的成果最多排在第三梯队。

远远无法和相对论、量子论相比。

因此,小布拉格放平心态。

他要把精力全部在物理研究上。

只有真实不虚的成果,才是回应质疑最好的武器。

第二个话题人物,则是罗曼·罗兰。

战争期间,这位大文豪发表了多篇文章,抨击战争。

甚至言辞激烈,得罪了自己的同胞。

很多法国人都对罗曼·罗兰非常厌恶,骂他是国家的叛徒。

然而现在,对方竟然获得文学诺奖了。

这瞬间就很尴尬了。

现在哪个国家不把本国的诺奖得主当宝贝供着。

这是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

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就是这样的大佬,在之前,却被本国人破口大骂,甚至连家都不敢回了。

一时间,众人想到了当初的居里夫人事件。

诺奖果然是舆论大杀器。

什么事情碰上它,气势就弱了三分。

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瑞典对待诺奖的严肃性。

他们给罗曼·罗兰的获奖评价是纯文学性的,完全不提对方在战争上发表的观点。

这才是真正的就事论事。

也体现出诺奖的专业性、权威性。

至于第三个话题人物,那就肯定是李奇维了。

这一次的和平奖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欧洲爆发战争以后,李奇维接二连三地为呼吁和平做出努力。

他先是说动德国政府,释放爱丁顿一行人。

接着,发表《告全世界科学家书》,成为首个发声的科学家。

用他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让人们清醒地看待战争。

再然后,更是发表惊世之作《虫子》。

在威尔斯等人的推动下,《虫子》成为宣传反战思想的代表作,火爆全球。

最后,李奇维豪捐《虫子》所有的版权收益。

当初预估的是5万英镑,然而如今,经过统计,已经快接近10万英镑了。

如此种种善举,让欧洲所有人打心底认为,布鲁斯教授获得和平奖实至名归。

瑞士日内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大会上。

现任会长古斯塔夫慷慨激昂地说道:

“布鲁斯·李教授获得今年的和平奖,是对于世界和平事业的一次伟大的激励。”

“他不是政治家,不是和平组织的创始人或者成员,也不是法学家、律师等。”

“但他依然毫无保留地为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且,他还是一位亚洲人。”

“这说明,和平是全世界每一个人的责任。”

“无论他的国籍和职业是什么。”

“甚至布鲁斯教授的国家,还曾经被欧洲的国家们侵略过。”

“即便如此,布鲁斯教授也没有怀恨在心。”

“因为在他眼里,发动战争的人和因为战争而受害的人,是两种人。”

“前者是需要我们谴责的,而后者需要我们的保护。”

“布鲁斯教授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更是一位充满博爱的智者。”

“为了表示对布鲁斯教授的尊重,我已经向大会提出申请。”

“希望在华夏建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代表处。”

“华夏有句古话,叫投桃报李。”

“我希望,世间所有的善意都应当被善意回应。”

哗!

台下几百人的会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掌声,仿佛驱散了战争的阴霾。

很快,各大报纸都转载了古斯塔夫会长的演讲。

李奇维的名字再一次响彻了全世界。

这一次,大家甚至都忘记了布鲁斯教授已经有两个诺奖在身了。

因为和平奖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奖项本身。

当消息在华夏内部传开后,又是引起了轰动。

欧洲各国在华的公使、领事们,都纷纷向政府表示感谢和祝贺。

他们称赞李奇维教授获得和平奖,是华夏开明之风的体现。

华夏正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老袁更是公开对各国记者表示,他第一次见到李奇维的时候,就看出了对方的不凡。

二者对国家未来,进行了很多的交流和畅想。

“我很想念李奇维教授啊。”

于此同时,李奇维创建华夏科学社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广为人知。

华夏科学社的目标和宗旨,让无数人敬佩和尊重。

这是李奇维带着一群热血青年,试图为华夏的科学事业改天换地。

再加上此前他给国内教育捐款300万两的事情,众人无不感叹:

“李教授真乃圣人也。”

就是在这种举国欢呼的背景下,李奇维终于抵达了广州。

虽然他极力低调,但还是受到了广东省内各界大佬的热情欢迎。

这是一个名气甚至超越了大总统的人物。

对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任何一个华夏人都比不上。

而广州这里,则是李奇维教授的家乡,也是他起家的开始。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搬空家产去随军,禁欲大佬痴宠我 混在模特圈,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娱乐大亨:从互联网开始布局 斗罗:穿越金龙王,截胡生命毁灭 伊塔纪元 灵笼:我从久川来 华娱的盛宴 唐朝小教父 斗罗:唐三都起飞了,我才来 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