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组建华夏科学社!(1/2)
第359章 组建华夏科学社!
第一届物理奥赛的消息,给平淡的亚洲科学领域,带来了一丝激荡。
无数科学界的有志之士,都在关注本次比赛的情况。
具体到每个国家,则都在为这次比赛制定相应的政策。
如何选拔优秀人才去参赛、何人领队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毕竟这次比赛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任何国家都没有经验。
这种国际性的比赛,一旦闹了什么笑话,那就太给国家丢人了。
所以一时间,各国的科学领域,都在产生巨大的变革。
然而华夏的情况却比较特殊。
科技司司长许寿裳,亲自到达古晋,拜访李奇维。
在和李奇维沟通后,他几乎把决定权交给了后者。
李奇维欣然答应,然后就让何育杰安排此事。
正如许寿裳所想,李奇维自己举办的比赛,他没有准备插手。
以他此时的地位,举办这种国际性的比赛,纯粹就是为了科学的发展,而不是自己的私利。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提高华夏本土的科学水平,这也是李奇维愿意办比赛的原因。
何育杰作为黄埔理工大学的校长,处理比赛这种事,肯定比李奇维更加得心应手。
他和许寿裳保证,绝对让华夏拔得头筹,名扬世界。
许寿裳听后笑的嘴都歪了。
要是华夏真的是第一名,那他就是大功臣啊,以后的官路绝对是一马平川。
说不定都能当教育部长呢。
何育杰当即就推荐现任黄埔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颜任光,为代表团团长,全权负责比赛事宜。
他自己作为李奇维的嫡传大弟子,黄埔理工的校长,自然不合适当团长。
许寿裳直接同意了这个推荐。
他在来之前,就已经详细了解了黄埔理工的情况。
颜任光那是货真价实的华夏精英人士,黄埔第一批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直接留校当院长。
而且现在他已经是副教授头衔了,符合比赛要求。
他本科时的物理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指导一群本科生那是牛刀杀鸡了。
“太好了,有任光指导,我就可以高枕无忧矣。”
李奇维也笑着说道:“颜任光很不错。”
接着,何育杰又补充道:“校长,许司长,我还有一个想法。”
“我想让任光带着参赛者回到国内集训。”
“一来,封闭的环境能让学生们不受打扰,好好提高实力,准备比赛。”
“二来,这样也可以避嫌,省的到时候其它国家说华夏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可不想被说是走后门的。”
“您觉得怎么样?”
李奇维听完后点点头,赞许地看着何育杰。
对方现在已经能独挡一面,不需要他的庇护了。
他已经能站在很高的高度,统筹地看待事情。
何育杰选谁当团长,李奇维都没有插手,就是为了给对方独立自主的权力。
“不错,育杰,就按你说的办。”
这时,许寿裳也笑着说道:“何校长所言极是。”
“我看不如这样,就让颜院长带着学生们在广东大学集训吧。”
“那里不仅离古晋很近,有什么事情来回也方便。”
“而且广东大学可是李教授您一手办起来的啊。”
“这也算是荣归故里了。”
许寿裳的话让李奇维和何育杰都不由自主地笑了。
是啊,那确实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在的广东大学作为华夏双雄之一,是南方学子的不二之选。
不管是学校硬件,还是师资力量,对外交流等,都不是其它学校能比的。
对此,李奇维也非常欣慰。
他对广东大学的爱只比黄埔理工少一点。
于是,三人又商量了一阵,便确定了第一届物理奥赛的各项事宜。
许寿裳也兴高采烈地回去了,接下来他只要对接颜任光就可以了。
教育部肯定会满足对方的一切合理需求,保证学生们用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比赛。
至于何育杰选哪些学生去参加比赛,许寿裳没有问,李奇维也没有过问。
他现在的势力越来越大,手下的人也越来越成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关注了。
他相信,何育杰肯定比谁都希望华夏能取得好成绩。
这也是黄埔理工验证教学成果的一战,何育杰必然会全力以赴。
不过,几天之后,一件事却必须需要李奇维亲自出马了。
1915年8月1日。
古晋突然来了三个年轻人。
如今科学之城还没有建好,为了便于办公,李奇维就搬到了黄埔理工大学的旁边。
他在这里建了一栋三层高的小楼,专门用于招待来科学之城参观的客人。
李奇维给小楼取名为:无涯馆。
取意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表达对求知的渴望。
无涯馆南边就是古晋河,这里虽然属于市中心,却有一丝闹中取静之意境。
上午,无涯馆的三楼办公室内,李奇维正在构思国内的教育改革计划。
他自从回到古晋后,接连办成了好几件大事,如今终于能腾出手好好规划国内教育事业了。
现在由于特殊的环境,国内的教育事业开始偏离了他之前的设计。
虽然他捐款了300万两,但是对于华夏这么大的国家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他需要重新布局,利用这难得的时机,加速国内的科学教育水平。
这时,秘书王正阳来报:
“校长,刚刚何育杰校长来说,从美国来了三个华夏留学生,想求见您一面。”
“何校长现在正带着人在楼下休息室。”
王正阳是王路遥所在王氏家族的远房子弟,按照辈分,他是王路遥的侄子。
所以,他也就是李奇维的晚辈。
今年才22岁的王正阳,刚刚大学毕业。
因为其人非常沉稳,却有一丝灵动,所以被王路遥看上,推荐给李奇维当秘书。
这也是李奇维的第二任秘书了。
他的第一任秘书于天池,现在已经是广东省教育厅的副厅长了,可谓鱼跃龙门。
毕竟于天池的叔叔于式枚可是前清官员。
他本人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步步高升,要说没有李奇维的影响,估计谁都不会相信。
因此,王正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能够给李奇维校长当秘书,那简直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随便在他老人家面前历练三五年,以后肯定就前途无限了。
于天池的故事,他也是很清楚的。
王正阳办事勤勤恳恳,最重要的是,他的忠心没有问题。
所以李奇维也就用他了。
此刻,听到王正阳的汇报,李奇维有点纳闷。
“美国大学的华夏留学生?要见我?”
“我怎么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既然人家主动上门求见,而且还是华夏的留学精英,李奇维怎么也得见一见。
凡是和华夏教育科学有关的,他都非常在意。
于是,他吩咐道:
“让育杰带着人上来吧。”
王正阳恭敬道:“好的,校长。”不一会儿,何育杰就带着三人上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