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3章 一花引来百花开

第13章 一花引来百花开(1/2)

目录
好书推荐: 汉剑 东灵帝君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玄学奶团三岁半:反派全家宠疯了 万法真君,从魔占区开始 人在末日:一边修仙一边杀丧尸 不对劲,她们不是NPC? 游戏王:ocg妹卡大师 假面骑士:开局成为帝骑,我要毁灭世界 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

最新一期的《燕京文艺》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手,文代会的代表团将近一半都看过了《牧马人》,甚至传到主席团的手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汪曾其作为《燕京文艺》的前主编,第一个说话,“艾老的这首诗,这篇小说引用得好啊,契合主题,你们几位觉得呢?”

“这诗,我是在38年、39年写的,隔了40多年了,想不到还有人记得,还用的这么好,这个叫‘方言’的年轻人在会场吗?”

艾清感慨不已:“我想见见他。”

王朦摇了摇头,“他是我们刚刚挖掘的作家,很年轻,但很有才华。”

李尧堂(巴金)笑眯眯道:“上山下乡把大量的青年人扔进大熔炉磨炼,教会他们懂得怎样写作,然后大批大批青年作家从生活里涌现出来,这次出席大会的仅仅是他们的代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是啊。”

汪曾其指了指期刊,“不过这个方言跟刘心午、卢信华他们不一样,《牧马人》虽然也有虚构,但感情浓烈,向往美好,有对过去的反思,但落笔是在将来,能这么深刻反映这一时期生活的作品,至今也不多见,不多见呐。”

“我们跟这個小同志聊天,他说他要在《牧马人》做一种不同于伤痕小说的尝试,从种种伤痕中反思,找到能让人前进的力量。”

王朦笑道:“管这个叫‘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

李尧堂、汪曾其等人互看一眼。

“对,对伤痕文学更加深入,用更加冷静、成熟、积极的态度去审视那段历史。”

王朦在方言原话的基础上,加上他和整个编辑部的理解,试图定义这个“反思文学”。

“审视?反思?”

李尧堂沉吟片刻,“我最近在翻译亚·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回顾那段历史,总会有新的思考。”

“巴公也有同样的想法?”

王朦又惊又喜。

“嗯,我准备写一本书,书名就叫《随想录》,把我那十年的所见所闻、是非对错,还有自省和反思,全部实事求是地写下来。”

李尧堂语气深沉道。

“等巴公写好了,我一定要拜读。”

艾清转头看向王朦,“你们燕京文艺挖掘的这个方言,挖掘的好啊,他和他的《牧马人》,说不定能给整个文学界,提供一种在伤痕的框架之外的新思路,一种反思的文学。”

王朦兴奋道:“我们编辑部也是这么想的,燕京文艺接下来要以《牧马人》为起点,争取推出一系列的反思文学作品。”

“好啊。”

汪曾其拍了下手:“就像文代会上,那位在祝词里说的,咱们文艺界的春天到来,我想这个反思的文学,或许能给整个朦胧伤痕的文坛,注入不一样的活力。”

“这也符合文代会重新确立的‘双百’精神。”

李尧堂颇为欣慰地笑了起来。

现如今,文坛有五四时期的老将、五四以后各阶段出现的作家、有建国以来培养起来的各流派的作家、有锋芒毕露的新秀,也有重返文坛的归来作家、复出作家。

五世同堂,盛世空前。

只有伤痕一种文学思潮,未免有些单调。

《牧马人》抛砖引玉,也许能成为引动百花齐放的那朵花。

休息室里的众人,很快达成了共识。

“我觉得,像方言这样的青年作家,我们应该多多地培养和爱护。”艾清提议道,“巴公,让《收获》转载《牧马人》,如何?”

“不只是《收获》,这次的代表团也有来自《沪市文学》、《萌芽》的编辑,我想干脆共同转载,把《牧马人》带到沪市。”

李尧堂笑脸盈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武魂玄冥龟?放屁,这是圣兽玄武 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 人间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