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惊艳文创出必买(1/2)
歙砚雕琢形式主要有7种造型,仿古式,也就是仿照历代砚式,多用于收藏。
自然式,按照砚石的形状、花纹,因材施艺,巧作而成。
大冠式,以大气精美而著称。
玉堂式,又称素边砚,长方形,不刻图案文饰,为实用型砚式。
砚坯则是一种罕见石品,纹理极美,刻砚家不忍下刀,留作观赏的砚材。
套砚,以一般砚石刻成托,嵌进石质精良的砚心。
漆珍砚,以名贵砚材薄片嵌入漆盒,巧作而成。
而现在宋妎娜所制作的就是玉堂式的歙砚,在简单的处理过后,也是很快完工。
正当李梦华得意地准备显摆一番时,她就惊人的发现,戚伊依这边不仅早就完成了雕刻,而且还是精细的那一种。
这个砚台在各自区域雕琢出纸墨笔砚的浮雕图案,虽然不如镂空的立体形式那般立体生动,但却更显细腻繁复。
而且就连那三个人的阴刻署名都是比她们好上一大截,当然宋妎娜个人的还是比较好的,白云云的也很可爱,除了李梦华那“初具人形”的潦草字体。
阮海燕经过先前的墨锭制作,也是对戚伊依的操作见怪不怪了,最后就是配盒。
“配盒分制盒和油漆,利用红木、樟木、红椿或木胎漆制成砚台盒。”
“不管用什么木料制盒,都要就体裁衣,按照砚台大小配制。做到砚在盒中,摇晃无声。”
说着,阮海燕也是拿起一旁的木材,现场演示起来。
“要想把砚盒漆成光洁如玉的效果,要经过反复地磨漆。”
“每一件成品要经过打底、作坯、调色、粗磨、复漆、复磨直至抛光、打蜡等多种工序。”
阮海燕一边熟练地粗略操作一番,接着就是在盒子上提笔写上一个“阮”字。
“像这样,在盒盖上刻上题款铭识,上石绿或描金都可,这样一个砚台的制作就算是完成了。”
戚伊依点了点头,砚盒也是必不可少行,主要的起着防尘、保护作用。
砚台配盒之后,砚台与砚盒就进入了磨光工序,先是磨去“刀路”、“凿口”,使砚台光滑,然后“浸墨润后”,退墨处理。
简单来说就是给书套上一层书皮一样,既是保护,也有美观之意在上面。
两边队伍也是很快行动起来,对于木工戚伊依也是“略懂一点”,别人可能只是当个附属品,她直接就是当漆器来做了。
虽然材料有限,但是工艺她熟,轻车熟路地进行着一道道“化繁为简”的工序,不说李梦华了,就连一旁的阮海燕看得那也是一愣一愣的。
最后严丝合缝地嵌入漆盒当中,比赛也是正式结束,虽然对比一目了然,但是要求只是做出即可,所以戚伊依也没有多获得什么奖励。
但是这部分mvp的结算还是有了权重,在两队获得印章之后,最后一个环节的挑战也是被阮海燕说了出来。
“目前呢,歙砚砚石原料奇缺,再加上传统工艺后继乏人。”
“不是没人学,是学艺好单不精,没有什么旷世奇作也算是整个行业的衰败现状。”
打趣一句,阮海燕也是继续说道:“我们现在的挑战就是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探索新的砚台设计与制作方式,让砚文化活起来,走向世界。”
“当然啦,虽然是这么说,但简单做个文创就行,算是重在参与吧。”
说完,阮海燕也是无奈一笑,指了指院子对面的一些材料与工具。
“半个小时,计时就现在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