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孽镜地狱(1/2)
古时有句话叫“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手打小说)在柳林县里,这种事更为常见。这里有个县官,叫钱无德,人如其名,有钱的,但没有德的。
钱无德的爱好主要是两样,金钱,美女。但他最近,口味改了,开始对古董起了浓厚的兴趣。谁要是想疏通关系的,上下打点瞒天过海的,只要找钱大人就对了,他的口头禅,钱能通神。
这一天,一大腹便便之人,大摇大摆的走进县衙,钱大人刚想发作,这个人说话了。
“我说钱大人,听说你爱好古玩,小人家中有一祖传铜钱,想让大人给鉴赏一下。”此人一发话,随手掏出一枚已经发绿的铜钱,一下子把钱大人吸引住了。
“拿来让本官瞧瞧。”虽然钱无德心里已经急不可耐,但架子还是要端的。
听钱大人发话了,一衙役上前,这个人便将铜钱交付于他。
“这难道是桥足半釿布?”钱无德接过铜钱端详了片刻,便一声惊呼。
“大人好眼力,这枚铜钱就是古泉五十珍之首,桥足半釿布。”这个人看到钱无德识货,便不再隐瞒,同时竖起了大拇指。
“你是什么人?怎么会有此铜钱?”这枚一级古钱,世间罕有,钱无德马上对堂下之人产生了兴趣。
“小人姓钱,名进来,跟大人是本家,祖上积德,也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后裔,自从秦灭魏之后,流离失所,财产损失殆尽,最后只剩下这枚古钱。适才听闻大人对古董,尤其是古钱,很有研究,自古名臣良将辅佐明君,这枚古钱,小人就是特地来献给大人的。”这个自称叫钱进来的人,虽然说的头头是道,但不时的眯着眼睛看着钱无德的变化。
“哈哈,原来是本家兄弟,我当是谁呢,来来来,请到后堂一叙。”钱无德小心的把古钱放入袖筒,后伸出手,示意钱进来进后堂。
要说这县衙的后堂,虽比不上大堂明亮,但也布置的井然有序。
“进来兄弟,请坐,来人,倒茶。”拿人钱财,便称兄道弟,钱无德本性现楼无疑,看钱进来落座,钱无德便招呼佣人上茶。
“大人客气了。”钱进来受到如此礼遇,并无喜悦之色。
“进来兄弟,不瞒你说,你献上的这枚古钱,也是我久寻不到的稀世之宝,就算是让我倾家荡产,我都在所不惜啊。”钱无德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进袖筒里摸了摸,才放下心。
“大人言重了,小人这也是成*人之美。”钱进来没说因由,这让钱无德的心里更是忐忑,生怕他一句话再给要回去。
“进来兄弟,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有什么难事,尽管开口,大哥一定给你办到。”看钱进来没开口,钱无德心里再也压不住,先开口了。
“恩,大人真是体恤民情,小人却有难言之隐,想请大人帮助。”钱进来就等着钱无德先开口,然后顺坡下驴。
“兄弟,但说无妨。”钱无德坐正之后,捋了捋胡须。
“大人,小人有一远房表侄钱桂,在本县无故被人殴打,还被诬陷调戏良家妇女,现在正在牢里受审,您看是否可以……”钱进来一边说,一边看着钱无德脸上的表情,最后故意话说一半,看钱无德的反应。
“这事儿啊,小事情,兄弟,交给哥哥办了。来人,升堂!”钱无德一看是有求于他,心里踏实了,迈步往大堂而去。
“威武”
伴着衙役的低喝声,一身着绿袍的钱无德施施然来到大堂之上。
“啪!”“带钱桂。”钱无德沉声问道。
不一会儿,身着囚服的钱桂被衙役给带了上来,钱桂上堂后,跪倒在地。
“堂下所跪之人可是钱桂?”钱无德还是照章办事。
“回禀大人,小人正是钱桂。”
“你所为何事被押入大牢啊?”这个钱无德果然是个昏官,根本都没了解案情,张口就问。
“大人,我冤枉啊”说着,钱桂就哭的呼天抢地了。
“肃静,你有话直说,不要哭哭啼啼的,有什么事,有我给你做主。”钱无德最烦审案之时有人哭哭啼啼,一拍惊堂木,让钱桂说出事情原委。
“大人,我那天经过丝绸巷,想买匹布,结果来个大汉,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打了一顿,我跟他争执之时,这个大汉自己没站稳,一不小心就摔倒了,碰到台阶的角上,给碰死了,旁边的人就都说是我杀了人,结果我就把抓进打牢里了。”钱桂说的是振振有词,说的是有理有据。
“当时报案之人是何许人?”钱无德听钱桂说的句句在理,就问师爷。
“禀大人,报案之人乃一妇人,贞氏。”师爷在旁边跟钱无德说着。
“带贞氏!”
不消片刻,一女子跪在了大堂之上,此女子虽嫁做人妇,但粉色长裙,模样十分俊俏。
“下跪之人可是贞氏?”看此女子模样,约莫二十出头,如果钱无德无娶妻,都会对此女子动心了。
“回禀大人,小女子陈淑贞。”
“贞氏,可是你状告的钱桂?”
“是,大人,是小女子状告的钱桂,他调戏于我,还害死我丈夫!”陈淑贞眼睛瞪着跪在一旁的钱桂,边含泪咬牙切齿道。
“你所言可信否?我可知晓,是钱桂去买布,你家男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和钱桂厮打在一起,因你男人不甚摔倒,撞在台阶的角上而死,与钱桂无关。”钱无德既然收了古钱,自然要搬弄是非。
“冤枉啊大人,明明是钱桂调戏我在先。”
“那他又是如何调戏于你?可有旁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