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识海底层、夺天意境(1/2)
灰溜溜的跑出庭院,此时舟齐才开始认真打量四周的环境,在其左手边是为一片方才倒塌的围墙。(手打小说)而右边则是一亩田地,其地未耕亦未翻,显然已是荒废很久了。
庭院外整片围墙长不过五十米,宽约三十米有余,使得云莫的屋舍也看起来异常狭小,总体格局一四分,是为正堂、东厨与两间卧房。见此,舟齐便明白过来,昨晚他是睡在云莫的房间。
在其周身近十里范围,有的只是平坦的大地和干裂的泥土,其上毫无一丝生命迹象。而在视野尽头之处所呈现的景象则大为不同,一片连绵群山至东而始,至西而落,峰峦争奇,欲比之高,其上古木参天,丛林深幽,茂密非常,将山间一切都掩与其下,若不登之,不可见其真容,彰显一种神秘、原始的古韵。
常言道,是有青山,则伴之绿水,而然舟齐眼界中却出现清澈湖泊,只在群山山脚之处有一近乎干涸的河道。
踏步向前行进,烈日如虹,炙阳挥洒,空气干燥,火气十足。
不多时,舟齐便临近河道,得见河道里面水位极低,已近底部,水质浑浊,隐隐有些发黄,两侧岸边尽是一些枯死的水藻。
纵观周遭种种环境,想必此地已经很久未有一滴雨露落下。大旱临至,民生必定疾苦。
而然舟齐虽有心,但却无力,随后他长叹一声便向河道前一颗奄奄一息,但依旧挺立的老树走去。
背靠着生硬的树体,随意坐下,舟齐迫不及待地翻开《通明诀》,一些密密麻麻,用小篆书写的字体映入眼帘。
仅是看了一眼,舟齐便将《通明诀》合上,而后将其放在一旁,按书中记载,在修炼《通明诀》之前,须得保持心神空灵,不含杂念,并将心神潜入在识海之内,便可以找到灵根。
对于舟齐来说,只要知道寻找灵根的方法就足够了。
旋即,舟齐闭目感天,心神顿时与天相融,化而为一,不分彼此。恢弘大道,天地法则不断洗涤舟齐心神,致使他彷如神游太虚,穿梭时空,化身为万物。
大道晦涩,玄而又玄,亦浅显易懂,而然舟齐却始终把握不住,只能顺其随波逐流,不住冲刷,时感登至九天之上,时感落于九幽黄泉,时感化为一草一木。
心海翻腾,汹涌不止,舟齐已感隐隐有些控制不住心神的趋势,旋即他连忙拉扯住心神,不让其再顺应天理,随之飘荡。
经大道洗涤,万般紊乱思绪尽被洗去,心神已空灵如谷,至此,舟齐便控制心神往位于双眉之间,印堂之后的识海缓缓探去。
一入识海,万般皆现,以往的一些记忆都储存在此,有深刻的,也有不在意的,它们以一种奇妙的镜像不断回放。
舟齐的心神穿梭与其间,却对此不闻不顾,若是他有一丝留恋,他的心神便会困与其中,永远不能归返,这也是为什么在进入识海之前要保持心神空灵的原因。
不知过了多久,舟齐的心神将识海浅层、识海中层,甚至是识海深层的每一处地方都找了个遍,可是依然没有发现灵根。
难道在识海底层?
对于识海底层,舟齐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致使他不敢进去探索!在地球上,人类已经对识海有些研究,能进入到识海深层,并能归返的人,几千亿人中都难以找出一个,而识海底层,从有据可查的历史,没有一人进去过,所以根本无法得之里面到底存在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