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刘明JJ还是太小(1/2)
波拉离开台北时失去了三位最优秀的军官,里埃拉被马丁内斯说服加入这场神圣的反侵略战争,拉克鲁兹、卡西拉看中的是这个东方国王能给他们多少佣金。钱对刘明现在不过是一连串的数字符号,只要他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美联储他都敢抢。
马丁内斯在台中镇为刘明洗礼,除了刘明外、黄琼英以及其它三千多人也被强迫加入了天主教。
除了一脸兴奋了马丁内斯,这些被洗礼的人心情都很沉重。
在这一小小的刺激下,马丁内斯认为在台中传教大有可为,在这里接受洗礼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他在台北地区八年传教成果。这里聚集着上万人,而台北地区土著村社大不过3000人左右,如果这里人全都信仰天主,马丁内斯越加燥狂起来。
台中地区的农业大丰收并未给刘明带来一丝喜悦,即便每亩的产量高达3石,但是其仍感用度不足。扩大耕种面积,为此就需要更多的耕牛,招商办每周向台中输入耕牛一百五十头,除此之外,小股海盗团伙们也在向台中贩牛以获取双倍的利润,既然如此台中每周只能获得不到三百头,这完全不能满足拓荒的需要,而且土著部落对于耕牛的需求量也很大。
土著部落每年只耕种一次,每亩的产量约合1石,而汉人一亩可产3石。
耕牛使大规模农业生产变成可能,这些土著部族急需耕牛增加可耕种面积,来弥补单位产量的不足,他们也开始向汉人购买耕牛。
台中在农业生产以5人为一生产户,每户授田五十亩,每户辅以耕牛一头。实际情况是台中镇农业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耕牛,再加上某人还要天天吃牛肉,台中镇实有耕牛00头,这些耕牛交由村一级统一使用,各村耕牛不足20头。这与刘明最初规划的每户辅以耕牛一头相距甚远,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的扩大,为了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要,对耕牛的需要越大。上半年台中镇粮食产量45万石,共拓荒15万亩,每户实际开垦面积不到授田面积的三分之一。根据上半年农业生产积累的经验,刘明对生产户的授田亩数进行了下调,将授田五十亩改为三十亩,刘陵又将授田三十亩改为授田二十亩,原因是刘明采用计量单位“亩”要大于明廷所用的“亩”,因此其单位亩产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台中镇的粮食税设定在二税一,刘明原本担心税率定的太高会导致囤田农民的不满,可是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各生产户积极将公粮上交至村公所,人人都是一脸喜气。而粮食大丰收的喜悦没有体现在刘明的脸上,七、八月台中港新增人口近二万,其中土著奴隶有八千余人,自大陆而来的新移民一万余人。大肚王国那些部落首领在台湾中部山区以及北部地区取得重大进展,凭借着从汉人手中购来的先进武器,他们从其他部落地身上获得了大量粮食以及人口,那沉重的赔款负担正在慢慢的减轻,部族头人享受着从汉人哪里购来的美酒、布帛。因为台中镇的汉人交易公道,使得镇外的交易比镇内的商业区还要热闹,为了将这一块的税收征缴到位,刘明特地镇外划交易场所,并给每个摊位编了号码。
大陆方面的招商办为了招募更来的人赴台,开始力求改革。刘明写信给曹文要求他大胆地走出街巷,为此台海商行正式在泉州成立,他大肆招募业务员,将他们派往浙江、江苏、江西、湖广、广东、南直隶,这些八闽境内人贩子中的jīng英,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目标—“赚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更多的人口输入台湾。
进入八月份,新建立的台海商行向台中输入了一万劳动力,按照刘明的私下的指示,年底前至少向台中输入10万劳动力,这对曹文来说,商行每个月必须向台中输入二万劳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曹文开始在商行内部推行奖励机制,对于超额完成指标的业务员给予双倍奖励。这极大的刺激了各区业务员的积极xìng。
这样大宗的人口往来想躲过那些敬业的明朝地方官员的眼睛实在是太有难度了。
台海的颜思齐已经引起了福建、广东zhèng fǔ的高度关注,在短短地时间内在台湾聚众近十万,拥有战船近千余艘,已经成为了台海之间最大的海商集团。福建的明朝官员虽然jǐng惕地注视海上的变化,却不会没事找事派军队去台湾围剿颜思齐。打胜了那自然是升官发财,若是打败了头上的乌沙便会被撸到底,如果再遇上一、二个政敌,那就会被人踩的死死的,那时候变成咸鱼也翻不到身了。对于北港在漳、泉大规模招募百姓去台湾拓荒正直的地方官员认为zhèng fǔ方面应动用强有力的手段加以制止,可是福建高层认为,随着大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口急剧的增加,耕地面积相对兄弟省份较少的福建省因为人口过剩导致了越来越尖锐的土地问题,与其让这些无地农民呼啸山林危害福建的治安环境,不如将他们推销到台湾缓解人口压力。再者,每年从广东、福建跑出的人还少吗?
曹文在福州为了求见福建镇守太监梁德纯这位高层中的高层光各种打点就花了整整一万多两银子。梁德纯不想见的人,你就算几十万两他也不会见,但是钱他还是会照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