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十四节 斩桓玄(1/2)
() 听我的朋友讲,只用公元纪年不太好,还是得把当时的纪年写在上面,我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不错的。所以,决定,凡是出现纪年,都会写两种纪年,如果是东晋还在,一律用东晋的纪年,如果东晋挂了,那么南朝就来了,一律用南边的纪年,各位身在北方的人氏有意见,可以留言申请,到时候,我一定补上。谢谢啦哈!
安帝元兴三年(公元四0四年),其实我写了这么多事情,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都是在这一年的。这一年,真是多事之秋呀。这一年也是桓玄的纪年的开始,也是桓玄纪年的结束。
这一年的五月二十四,那是一个深夜,虽然桓玄也感觉到了这些人的不听话,但是看着身边站着的这些人,粗粗数了一下,发现也有一百余人,也算可以,应该可以平安到达目的地。
就命令这些人赶紧收拾东西,打算趁夜出门。
东西收拾好,打算出发的时候,城里已经大乱,大家都知道老大要走了,而且将军们也不听话,这些老百姓就慌了,倒不是舍不得他走,只是他一走,zhèng fǔ军就会来,而这些zhèng fǔ军也不是什么好鸟。如果打起来,后果不堪受想。
带着这一百多号人,骑得马,一路向西。在经过城门时,天突然暗了下来,史书上说天昏地暗。我个人以为,我们到过城门都知道,这个城墙过道都比较长,加之那个时候正是晚上,而且当时城里已经大乱,守城的人也不在城上,自然没有火光之物,会暗——那是很正常的。
至于史书为何如此记,也许是因为,史学家为了渲染气氛吧。
就在这黑暗之中,忽然有一把冰冷的刀径直向桓玄杀了过来,也许是桓玄命不该绝,尽然没有碰上。这一次的失败,带来就是一阵猛砍。桓大哥一看这样的情况,运气再好,也有可能会挂上的。就大喊了一句“救驾。”
这些桓玄的亲信们一听,就径直向桓玄的方向砍了起来。当然不是砍大哥,而是救驾来着。但因为天太黑了,看不见,只能是互相砍杀,一不小心,前后左右都是尸体,他们其实真的很可怜,大多数的人都是给自己人杀的。
桓玄呢?没死,不过是狼狈逃跑,跑到码头上船时,发现左右都已经没什么人了,除了几个卫兵外,官员只有卞范之一人在旁。
这一次桓玄没有来得急带走的司马德宗,在荆州别驾(这个职务有些像总务官,州里面的。)王康产的护送下,安全的到达南郡官舍里,内史王腾之就率领自己的文武官员亲自护送去江陵,担任侍卫。
桓玄本来打算逃到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的,可是屯骑校尉毛修之引诱桓玄去巴蜀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而桓玄竟然同意了。这个毛修之是何许人也?他就是毛璩的侄子,而这个毛璩,大家应该都还没有忘记。他可是第一个公开文明反对桓玄的,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牛,那也是有原因的,当初他可是跟着谢安一起参加过淝水之战的,而且当初,就是他负责追击,把苻坚赶得风声鹤唳的将领,后来起兵反对桓玄篡位,被谯纵叛军杀害。
而现在让桓玄去巴蜀之地就是毛璩的侄子,想想都后怕的事情,桓玄竟然不知道,看来桓大哥的信息采集工作做的很不到位。
把桓玄骗住之后,毛修之修书一封,给毛璩,那个时候毛璩并没有死。在信中,讲明了自己的计策,毛璩看后,也很满意。所以,现在一切都按计划来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