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节 贵人相助(1/2)
我们看过很多小说,也听到许多故事,凡事成功人士,总是有那么几个贵人好好的帮助你一把。总是在最危机的时候,贵人驾到,救他一把,走得时候,再送上一句,你不用谢我,我相信你以后一会出人头地,这么无私的帮助,真是令人动容呀!刘裕的第一位贵人——王谧。
王谧,男,字稚远,琅邪临沂人,王导之孙。生于晋穆帝升平四年,卒于安帝义熙三年,年四十八岁。少有美誉,与桓胤、王绥齐名。拜秘书郎,袭父爵,迁秘书丞,历中军长史,黄门郎,侍中,累至司徒。桓玄将夺安帝位,谧奉玺册诣玄。玄为楚王,(公元四o三年)封武昌县开国公。史书如是记载。
此人可不简单,他不但位高权重,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了刘裕。当王谧得知刘裕出了这档子事,悄悄地替刘裕还了钱,做了好事,不留名,真正一雷锋!
刘裕享了几天清福,回到家里,就被好好教育一番,就如同现如今家长训斥孩子一般,天天讲,rìrì讲。这刘裕也听着心烦,想着,自己个也老大不小,再这样下去,rì子还怎么过呀,本想去县里找个差事,可人家不收他,没得办法,他只好心一横,上山去,当然不是去当土匪,他可是去当兵的,东晋时代的兵民还是分开的,你是兵,就得一直干下去,干到你干不动为止,虽然名声也不太好,待遇又差,但比起这个农户来还是好些的,再者说,刘裕不是兵户,他进军营可以不用从小兵,可以直接当官,当然小的可怜,比如伍长。
那是一个天气不错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但还是可以看到大半个太阳,刘裕起床后,伸了个懒腰,听着似乎有鸡叫,就很自然地看过去,看见自己的继母正在喂鸡,就说了一句“娘,我要去当兵”,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这样称呼她,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他继母也真够意思,二话不说,抓起一只鸡就给宰了,算是给刘裕饯行了。
在继母的千叮咛万嘱咐中,刘裕踏着朝霞就上路了。又有谁知道,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相像着,刘裕来到军营,正好碰到将军出阵,看着刘裕的长相(前面也讲过,很帅一小伙),配上王者之气,二话不说,留在自己身边,没过几天,在战场上把这个将军一不小心救下,加上,刘裕带兵如子,又懂军法,然后这个官位就蹭蹭蹭地往上升。理想是可以有的,但现实却……令人难以想像。
刘裕刚进去时,就已经是一名军官了,虽然不大,但起码起点高,结果熬来熬去,熬到三十六岁,也才谋到一个北府孙无终的府司马,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师部参谋,官小职小责任大的一职位。古人不同我们,三十六岁正是青chūn年化,这要搁在那时,怕是临近退休人员,三十岁之后时来运转的人,我们不能说没有,但也是少的可怜。
刘裕每天思索的问题也是这个问题,自己都三十六了,没几年就要光荣下岗,自己的理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虽说现在的这个孙无终也算是个将才。领军打仗还行,就是没有多少野心,只想守好晋朝的天下,对于升官一事也并不在意。跳槽?别扯了,去哪?换个将军?谁要你呀,再者讲,这孙无终也不是什么善类,谁敢在他手下抢人。
刘裕没有办法,只得好好工作,手头上的事处理完了之后,就找一些军中兄弟喝喝酒,时不时来下樗蒱,南北朝流行的一种游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过关游戏,一边掷sè子,确定前进步数,当然比这麻烦的多,这里就不多介绍了,你只要知道,这种玩意儿,很多人用它来赌博就行。晚上看些可能永远都用不上的兵书,虽说过得无聊,但rì子还得过下去。
一天,刘裕正玩得起劲,一小兵跑过来对刘裕说:孙将军请刘司马有事要谈。刘裕一听,心想,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不然闲暇时期,他不会找自己的。也来不急多想,就匆匆赶往孙无终的营帐,在得到允许之后,刘裕进去发现,却发现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正疑惑之间。孙无终开口了:“德舆(刘裕的字),你跟本将多少时r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