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笃行如众 > 我眼中的青年

我眼中的青年(1/1)

目录
好书推荐: 烛龙借命,女尸夺魂,百鬼绕家宅 炮灰貌美如花,反派嗷嗷叫妈 四岁小甜妞[七零] 斗罗:心声暴露后,我被迫团宠了 人在玄幻,开始速通 我的治愈系御兽 重生发疯,这高门主母我不当了! 玄幻:三千归一途 主角被杀就会死 大汉储君

“青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前些年我在网络上看到的问题,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仍存在激烈的讨论。而我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引发较大规模的讨论,是因为每一位青年,对‘青年’二字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就像有1000个读者,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突然有些好奇,这么一个极易带上个人主观色彩的词汇,在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关于“青年”二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十五六岁至三十岁左右的阶段”和“处于十五六岁至三十岁左右的人”很明显这两种解释,前者突出的是时间段,后者突出的是处于这个时间段的人。而我个人更喜欢的一种解释是不在词典上的,在我看来青年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服老、不服输的心理状态。

我印象中的青年人多数具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有“少年未知人世愁,任性不改逐风流”的天真与锐气;也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对于功和名,青年人会有恰到好处的追求,经过多年的沉淀,便有了“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般的胸有成竹,也会收获“明年此日青云上”的结果,自然流露出“却笑人间举子忙”的情态。

作为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我们身处海晏河清的美好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伯乐与千里马,如果那个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生在千年后的新中国,大概就不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更不会向当权者委婉地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愤慨与绝望之辞。

我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说:“身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古往今来,在大中华这片俊采星驰、人杰地灵的沃土上,涌现过太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那个满腹经纶的王勃,绣口一吐便是一片人才济济,万世太平的景象,千古传唱的骈文《滕王阁序》在一场酒会上诞生。

在这个世界上,不乏那些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的青年,但更多的是那些天资相对普通、家境一般,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却依然乐观积极的青年。中国亿万人口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是不能被定义的。但好像每一个时代都有人拿一套所谓的‘社会规范’来定义青年,不论是惊才绝艳的青年,还是相对平凡的青年,似乎都不能完全逃脱这套‘社会范式’的影响。

这种规范大多是上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为我们这代年轻人制定的。大人们拿着他们制定的所谓规范,然后美其名曰地对现在的年轻人说:“这是人生的必经路。”恐怕这些人早就忘记了,在他们的青葱岁月中也曾反感由他们的父辈制定的社会范式。

就像《小王子》里写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所以不论外界如何喧嚣,请遵从内心,做自己就好。

目录
新书推荐: 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肝成武圣!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