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733章 包围锦州

第733章 包围锦州(2/2)

目录
好书推荐: 有词条谁正经御兽啊 兽魂是蝌蚪?我反手召唤神龙! 我有99件先天至宝 别人认真修仙,我送脑残升天 惊!老祖宗看满级人类沙雕视频! 房产被抢,我嫁亿万豪门养崽崽 我的功法可以吞噬一切 一夜失控,陆少红着眼求她离婚 娇媚娘子不谋爱,奸佞王爷借个种 重生05,从不打灰开始

蓟州镇的口子被堵死了,皇太极已没可能再绕路攻击大明,只能把目光调转回来继续望向辽西走廊。

现在剩下的通道就是辽西走廊,采取和当年努尔哈赤一样的进攻路线,硬碰硬和明军正面交战。可这样的战争胜负很难预料,毕竟辽西走廊上的宁锦防线是当年孙承宗设置的,宁远、锦州几城坚固,明军野战比不上他的八旗,可仅仅是守城却不算差,而且明军还拥有火器辅助,正面强攻皇太极也没十足把握拿下这些坚城,更何况皇太极也不愿意拿自己八旗的老底子去打这样的消耗战。

可就算这样皇太极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很清楚他只能打,不打不成。虽然眼下的后金已是大清,他这个大汗也成了皇帝,可实际上所谓的大清和当初的后金并没太多区别,仅仅只是称呼上的改变罢了。

无论是地盘、人丁、生产力、科技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大清远不如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上占据上风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底子太薄了,根本不是庞大的大明对手。

皇太极雄才大略,他明白只有南下进攻大明才是真正的出路,如果继续呆在辽东,仅凭辽东一地长久下去必然盛极而衰,等到那时候不用大明来打,大清就会自己支持不下去了。

以战养战,以掠夺壮大自身,这本就是努尔哈赤立国时制定的战略方针,现在的皇太极也是一样。拿下整个辽西走廊,打破山海关防线,兵锋直指大明腹地,这才是大清唯一的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辽西走廊再难打皇太极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打,他首先要拿下的就是锦州,锦州位于宁锦防线的最东北,是辽西走廊的入口,遏制着整个辽西走廊的通道。

锦州一日不下,打通辽西走廊就是一个空谈,但锦州却不是那么好打的,驻守锦州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祖大寿,祖大寿在锦州城有三万大军,而且还在锦州城外的几处据点(堡)有近二万人驻扎,锦州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之多,再加上锦州城墙高城厚,还有不少火炮等火器,可谓兵强马壮,固若金汤。

虽然祖大寿所谓的五万大军有着不少水分,可不管怎么说就算打对折至少也有二万五千之多。而且依托城墙进行防御,明军的战斗力并不算弱,皇太极如果强攻锦州想要拿下这个城池弄不好得死上近万人才有把握。

付出这么多伤亡的代价买卖皇太极是绝对不会干的,整个八旗才多少人?皇太极怎么可能把宝贵的兵力白白消耗在攻城战上呢?针对这样的情况皇太极采取了用惯了老战术,他先派济尔哈朗领兵打义州,拿下义州后就地驻扎。

义州在锦州城的北部,离锦州不远,行军一日就能抵达。

打下义州济尔哈朗部就能直接监控南部的锦州,驱散附近的明军,逼迫锦州以北的明军撤回锦州,同时摧毁明军在锦州周边区域的屯田,使得锦州的明军失去了自给能力。

接着皇太极派人联络在锦州南部杏山的苏班岱蒙古部,苏班岱蒙古部是位于辽西走廊的一支不大的蒙古部落,很早以前就归化了大明,在大明的庇护下生活。

按理说,苏班岱蒙古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和大明站在一起,联合抗击皇太极的进攻才对。可谁都没想到部落首领苏班岱为了自保在皇太极派人来联络后主动投靠了过去,并且在祖大寿领兵意图夺回义州之时突然出兵,联合济尔哈朗南北夹击明军,导致明军大败后逃回了锦州城,就此锦州南部的杏山也落到了皇太极手中,从而皇太极直接控制了锦州一南一北两个要地,把祖大寿所在的锦州夹在了中间。

皇太极还派出多尔衮兄弟和自己的长子豪格领军,对锦州周边的明军堡垒进行定点拔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外围堡垒的明军抵挡不住清军的围攻,不是主动放弃就是兵败被俘,就此以锦州为中心的上百里区域基本被皇太极所占,从而形成了对锦州的包围圈。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