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尾声(十)(1/2)
第604章 尾声(十)
高原的局势怎么来描述呢,碎成了渣渣。
不是形容词,而是陈述。
宗教领袖、世俗首领,加起来有数百个。
这个数百是个估数,因为大明並无准確数字。
別说是大明了,就连高原自己人都不知道,这里到底分成了多少势力。
一来是环境恶劣交流不便,两个村子看似只隔了几十里,实际上和天涯海角没区別。
大家很难准確掌握远方的情报二来势力眾多纷爭就多,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事儿,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前一天掌握的情报,明天或许就过期了。
所以,大家对高原的了解都只是个大概,细致情况只有天知道了。
在这种情况下,高原土王们想要联合起来的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实际参加会盟的,也就只有几个大部落以及部分得到消息的小部落。
这些部落之间相互勾心斗角,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都要商量许久。
神机营却没有閒著,挨个將沿途的村寨全部拔除。
当地土民势力对他们造成的阻碍,甚至不如自然环境大。
等神机营突进到工布(林芝)地区,离逻些只剩下六百里路的时候,高原土王们依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都到这会儿了,应该能放下私心联合一波了吧?
然而现实永远是现实,当確定明军拿下工布地区,当天晚上就有三分之一的小部落代表逃走了。
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各部落发生了更激烈的爭吵。
当天下午有两个大部落的代表离开。
其他小部落的代表一看这种情况,也纷纷散去。
只余下逻些周边势力的代表没有走。
他们不是不想走,而是不能走。
参与会议的势力变少,爭执也隨之变少,他们反而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以几个大势力为主,组建了一支七万人的大军。
要知道,他们这一带区域总人口也才四十万左右。
七万大军,是將所有青壮男丁全部抽空,甚至还强征了部分半大少年才拼凑而成。
至於后勤,则交给了老人和妇女。
徐允恭得知敌人的行动,反而停止了进攻。
在工布地区进行了休整,並补充了弹药。
甚至还有余暇,配合官吏对地方流寇和恶霸进行了清剿。
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天,逻些那边才终於將大军集结完毕。
徐允恭终於决定出兵。
事实上,很多人都提出过质疑,应该直扑逻些,將那些土王都打掉。
这样可以避免无辜平民的伤亡。
徐允恭皆以,这是大都督府的作战计划,不宜隨意更改为由敷衍了过去。
直到蓝斌和蓝春两兄弟,也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对他俩徐允恭就没有隱瞒了,屏退左右之后,说出了真实计划:
“据调查,目前高原总人口大约在八九十万的样子,其中一半生活在逻些地区。”
“这么多对华夏没有任何认同感的人集中在一处,是很难治理的。”
“放任土王集结兵力,一来是方便消灭他们的主力。”
“还有个原因,藉此机会清除他们的男丁。”
大明作为天朝上国,不可能无缘无故搞屠杀,但战爭就是最正当的理由。
逻些周边的土王们,將九成的青壮都徵召入军。
只要將这支军队消灭,就意味著清除了逻些地区九成的男丁。
“剩下的老幼妇孺更好治理。”
“再从中原迁徙大批汉人过来,填补人丁缺口。”
“土人女子则可以嫁给汉人为妻妾,到时候她们生出来的孩子,都是汉人。”
“用不了几年,大明就可以真正將这里纳入版图。”
逻些地区是高原的心臟,土地最肥沃也最適宜居住。
掌控这里,將真正掌控高原。
两兄弟忍不住打了个寒,异口同声的道:
“好阴险的招术,你们的心可真脏啊。”
徐允恭脸一黑,一人屁股上踢了一脚:
“混帐东西,谁阴险?谁心臟?”
两兄弟被揍的抱头鼠窜:“我们阴险,我们心臟——“
“你还踢?回去我们就找师娘告状。”
“好好好,我们错了行不行,徐大爷您別生气,就把我们当个屁放了吧。”
大爷在口语里又有大伯的意思,虽然按照辈分他俩和徐允恭是同辈。
但权贵因为错综复杂的联姻关係,辈分本就比较混乱。
徐允恭作为开国功勋二代目第一人,地位非常特殊。
再加上他和陈景恪称兄道弟,蓝春和蓝斌都喊他大爷(伯)。
高原环境,没一会儿徐允恭就累的气喘吁吁:
“景恪教出那么多人才,怎么就没把你俩给教出来。”
蓝春揉了揉屁股,嘟囊道:“谁说我们不成才,我们可是大明双侠。”
徐允恭很是无语:“双侠个屁,你们是双谐才对。”
这时蓝斌忽然问道:“这个计策老师知道吗?”
徐允恭瞅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道:
“景恪將来是要成圣的,这种醃赞事情自然与他无关。”
蓝斌咂了咂嘴,说道:“果然,老师才是最阴险的。”
徐允恭脸色一肃,厉声道:“我说过,此事他不知情,你听不懂吗?”
蓝斌见他真生气了,连忙道:“大爷(伯)您別生气,我知道了,此事与老师无关。”
徐允恭冷哼一声,道:“別的事情倒也罢了,大家都不与你们计较。”
“唯独此事关係重大,你们要是敢乱说,这辈子就在凤阳皇陵度过吧。”
兄弟俩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连忙保证不会乱说半个字。
陈景恪要成圣,这是高层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也是皇家和勛贵集团一直在力推的事情。
为啥到现在他的爵位才只是侯爵?
按照他的功绩,公爵、封地一样都不能少。
朝廷不是吝嗇不封,也不是有人反对,而是故意为之。
活著的时候有大功却没有拿到相应的封赏,所有人都会为他感到不值和惋惜。
这样等他死后超规格追封,就不会引起太大的爭议。
所以,现在有个侯爵撑场面就行了。
等他死了就封公封王,然后进圣贤庙,最后封圣。
这是早就计划好的。
也因此,很多脏活累活大家都私下主动去做了,儘量不让陈景恪沾上。
正如这次的高原行动。
他的计划是扫清奴隶主阶层,虽然手段激烈,但没有任何人能挑出毛病。
后续青壮清除计划,则是朱雄英和大都督府背著他制定的。
他確確实实没有参与,也完全不知情。
別管后人信不信,至少表面上他是光鲜的。
谁敢把见不得光的事情,牵扯到陈景恪身上,会遭到大家的联合打击。
蓝春和蓝斌身份特殊,倒不至於被弄死,但大概率会被弄到凤阳皇陵圈禁到死。
俩人只是想躺平,不代表没脑子。
自然知道徐允恭不是嚇唬他们,更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抖机灵。
徐允恭见他们知道事情的轻重,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转而道:
“给你们两个一个任务。”
蓝春连忙道:“大爷您说。”
徐允恭道:“放个风声出去,就说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
“为了震镊高原蛮夷,这一仗我们要抱著除恶务尽的態度。”
“要一仗將他们的骨头打断,数十年不敢生出反抗之心。”
“为后续的治理和教化工作扫清障碍。”
两兄弟马上就知道他的打算,连忙道:
“大爷您放心,这事儿交给我们好了。”
之后两兄弟就离开帅帐,去军中宣传此事。
两人身份不凡,为人却不拘小节还非常讲义气,在军中很受欢迎。
神机营大部分中高层军官,都和他们称兄道弟。
这个活交给他们,还真是找对了人。
俩人和平日里一样,各个营帐溜达一圈,閒聊一般就把消息给传了出去。
將士们对此自然是非常支持的。
大家平时最难受的,就是朝廷划出了很多框框,这不能打那也不能打。
放开手脚打,那可不要太爽。
更何况人头就意味著军功,战果越大封赏就越厚重。
於公於私他们都没有反对的理由。
对他们两人的工作,徐允恭非常满意。
这俩小子虽然吊儿郎当,但性格確实很不错。
当然,这也是大家能放任他们的一个原因。
谁也没规定,二代目就一定要成为了不起的人才。
只要性格不出现偏差,问题就不大。
將来的封国,自有大明派遣的国相府帮忙管理。
目前大明的藩国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比较正常的,国君理政,下面有文武官员辅佐。
比如秦国、金帐汗国之类的,都属於此类。
还有一种是朝廷帮忙组建国相府,国君垂拱而治,日常事务由国相管理。
国相由朝廷直接派遣,一任五年,最多连任一届。
所以也不用怕国相揽权之类的。
后一种制度之所以能出现,不是大明不肯放权,而是出於无奈。
前面说过,大明的勛贵集团基本都是泥腿子出身。
很多人大字都不识几个,靠卖命博取军功获得封国,让他们治理国家不太现实。
在陈景恪的主持下,皇家和勛贵集团开会,弄出了国相府制度。
当然,这个制度只是暂时的。
封国二三代的继承人,会在大明接受系统的培训。
將来这些人继承国君之位,要不要保留国相府,全看他们自己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