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尾声(四)(2/2)
“等將来他回去继承了爵位,自然就会偏向大明文化。”
朱雄英终於点头道:“好,那就封他个侯————伯爵吧。”
陈景恪失笑道:“大气点,直接封个侯爵给他吧。”
“如此一来,他必然会心向大明的。”
伯爵的地位也不低了,可你得考虑艾迪古的身份。
人家原本就是金帐汗国最强大的地方势力,部族几十万人,控弦之士不下十万。
你册封个伯爵,是表彰还是打脸?
朱雄英也不禁笑道:“也罢,就给他侯爵吧——马穆鲁克那边你怎么看?”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我能怎么看,秦王手里的牌不多,能保持不胜不败就不错了。”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有藉口切断安西各势力和奥斯曼等国的联繫。”
朱雄英嘆道:“就是允可能又要失望了,他可是准备了许久啊。”
陈景恪若有所思的道:“其实这样也好,正好有个事情,交由他来主持。”
朱雄英疑惑的道:“什么事情?”
陈景恪说道:“朝鲜。”
朱雄英又是一阵头疼,说道:“朝鲜那边,就怕八叔有別的想法啊。”
陈景恪说道:“所以才必须要趁圣皇还在,將朝鲜拿回来。”
当初为了更好的治理朝鲜,大明採取了迁回政策。
册封潭王朱梓为朝鲜王,然后慢慢的通过移民、思想同化等方式,削弱其国內保守派的牴触情绪。
目前来看,这一招非常成功。
大批的朝鲜人被以各种理由,迁徙到大明本土,
又从本土迁徙了几十万汉人过去,完成了人口的交流。
文化方面也没落下,各种宣传教育深入到了基层。
本就以华夏后裔自居的朝鲜人,更是对大明充满了认同感。
其中方孝孺出力是最大的,他利用自己在朝鲜的影响力,將大批的年轻俊杰弄到了大明。
直接让朝鲜的年轻一代出现了断层。
剩下的年轻人,也基本都受到他的影响,对大明心嚮往之。
再加上其他各种配套政策,越来越多人想要融入大明。
反而是朱梓的態度变得暖味起来。
虽然他没有採取什么过激行为,但私底下也搞了不少小动作。
比如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帮子遗老遗少,缅怀朝鲜的光辉歷史。
还派人到大明散布一些流言,什么朝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屏障。
有他在,大明就不用担心东北方向的安全。
还上书给朝廷,说朝鲜人心依然不肯归附,现在不適合废除朝鲜国,
甚至还派人游说大明的高层,希望继续保持朝鲜的独立。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了十几年朝鲜王,哪是说捨弃就能捨弃的。
但理解归理解,原则归原则。
半岛是必须掌握在中央朝廷手里的。
而且还必须要在老朱活著的时候,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圣皇是大明的创建者,朝鲜王国也是他册封的,潭王也是他的亲儿子。”
“他废除朝鲜国,没人能说什么,潭王就算不情愿也不敢反抗。”
“可这事儿要是由你来办,就会很麻烦。”
“大家会说你欺负自家叔叔,潭王自己也不会轻易放弃嘴里的肥肉。”
“到时候真的刀兵相向,就算將朝鲜收回来,也会一地鸡毛。”
朱雄英嘆道:“哎,即便现在收回来,恐怕也少不了流言语啊。”
“罢了罢了,不能把这个问题留给后人,改天我找皇爷爷说说此事。”
事实上他什么都懂,但有些事情他不能开口。
儘管很多事情是老朱时期就说定的,可大家都没动,偏偏你这个当侄子的忍不下了。
你怎么就那么心急?
到时候真就黄泥掉进裤襠里,说不清了。
陈景恪作为臣子提起此事,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是他的职责,不说反而是失职。
现在他主动提了,朱雄英装作为难的样子磨嘰一番,谁都挑不出什么错。
俩人说干就干,立即就去慈寧宫找到老朱。
先是將安西局势讲了一下,老朱摆摆手道:
“咱就一退位老头啥都不懂,这种事情就別和咱说了,你们看著办吧。”
“咱现在啊,除了工业化啥都不关心。”
儘管他这么说了,朱雄英依然將自己的处置方式说了一下。
老朱满脸不高兴:“真是大了,爷爷的话都不听了,不让你说你还说。”
“行行行,就照你说的办,这下你高兴了吧。”
朱雄英笑道:“有皇爷爷掌舵,我心里就踏实了。”
老朱嘴里嘟囊个不停,什么熬老头啊,什么人家老人年龄大了享清福啊什么什么的。
陈景恪忍俊不禁,但该说的事情还是要说的:
“圣皇,有件事情真得您亲自出手,这件事情您不给办了,这晚年是別想过安生了。”
老朱瞬间就猜到了他在说什么,脸色严肃的道:
“是时候了吗?”
陈景恪点头道:“是时候了,再拖下去恐怕潭王就更捨不得那里了。”
老朱毫不犹豫的道:“那就让老四跑一趟吧。”
“咱再给朱梓传一道旨意,说咱想孙子了,让他把家眷全部送到洛阳来。”
事实上蜀王朱椿就在辽东坐镇,他出面更方便。
只是他排行十一,朱梓要是耍赖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朱棣就不一样了,敢耍赖?信不信把你当子打?
朱梓在他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
陈景恪趁机说道:“朝鲜依然有许多遗老遗少,这些人恐怕不会老实。”
“需要派一位可靠的大员长期坐镇才行。”
“漠北现在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燕王无法长时间离开。”
“我以为,不如让吴王(朱允)去那里担任总督。”
“等过上几年朝鲜彻底安定,朝廷也能腾出手拿下马穆鲁克了,吴王正好去那边建国老朱说道:“好,就这么办了。”
然后他当场给朱棣写了一封信,將事情交代了一番。
不过朱雄英並未直接將信送出去,收回朝鲜需要准备的事情很多,倒不急这一年半载的。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將安西的事情处理好。
尤其是送阿合马回国继位的事情,必须要安排妥当了。
別到时候半路让人给弄死了,那就真成笑话了。
之后,朱雄英派出內侍,召阿合马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