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80章 无题

第580章 无题(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第580章 无题

杜同礼在应天的行动也顺利进入收尾阶段。

有了凤阳的例子在,加上报纸连篇累读的报导,

还没等他发力,应天的富商豪强就全怂了,纷纷表示拥护朝廷的一切政策。

然而杜同礼却没那么好说话。

他派人对这些富商豪强进行甄別,没有大的恶行的,惩戒一番放了出来。

有恶名的全都转到了詔狱进行拷问。

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哪能经受得住锦衣卫的审问流程,很快就全部都招了。

不光是他们自己乾的坏事儿,还把与他们有勾连的人,全都招了出来。

这些人有贪官污吏,有地痞流氓,还有其他的一些富商豪强。

口供从詔狱里递出来,马上就有锦衣卫带队前往抓捕,

抓来的人犯直接扔进詔狱,开始流水线式审问。

如此这般,只用了两个月,就有一千三百多人被抓。

算上他们的家眷,共计七千八百三十三人。

其中罪大恶极者四百余人,根本就没有上报大理寺和刑部,全部被当眾处死。

这就是专项行动。

剩余人犯和其他案犯家属,则被判了流放。

如此激烈的手段,带来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大街上真正实现了路不拾遗。

小偷小摸?绝跡了。

拦路匪徒?彻底消失。

所有人都成了顺民。

百姓出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变化最大的,还是各个用人的作坊和商行。

全都签署了正规的合同,福利待遇有了基本保障。

百姓们是最能感受到前后区別的,对朝廷的政策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变成了现在的支持。

谁对他们好,他们是能分辨的出来的。

而大明周报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宣传机会,连篇累读的进行了报导吗。

力图让更多人知道朝廷的政策。

其他地方的人一看连应天都被清理了一遍,顿时就明白朝廷的决心。

开始主动整改。

一时间各地的整改工作,都变得非常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当流放文书被杜同礼签发的那一刻,数十家诸侯王的代表就上门要人了。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

陛下的旨意,本次专项行动所有流放的人犯,全部发配到新建诸侯国。

杜同礼也乐的轻鬆,大手一挥,给。

赶紧把人接走,监狱空出来我们才好去抓下一批。

最后每一家权贵代表,都分到了一百多人。

別觉得这些人少,现在想弄点人可太不容易了。

这一百多人也不少了,起码能建立两三个村子。

而且专项行动不只是应天一地,全国各地都在开展。

每个省都有诸侯王的代表,就等看接人。

零零碎碎的加起来,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看著迅速空下来的牢房,沈烈长长地鬆了口气,然后讚嘆道:

“侯爷的智慧,真不是我们能揣度的。”

“一分钱不,就把流放人犯的事情给办妥了,还顺便在诸侯王那里做了一份人情。”

杜同礼说道:“你现在才知道啊,侯爷的智慧我等但凡能学到万一,早就出將入相了,何至於干这种苦差事。”

沈烈恭维道:“指挥使谦虚了,您跟隨侯爷这么多年,定然也是学到真本事的。”

“否则陛下又怎么会赐您尚方宝剑。”

杜同礼笑道:“行了,我都快要致仕的人了,拍我马屁没用了。”

沈烈激动的道:“指挥使这话就是冤枉沈烈了,若没有您的提拔,哪有我的今日。”

“一日为我沈烈的指挥使,终身为我指挥使。”

杜同礼只是笑了笑,说道:“这话可不敢乱说,咱们都是替朝廷办事,效忠的只有陛下。”

沈烈一惊,连忙左右看了看,说道:“指挥使教训的是,卑职失言了。”

杜同礼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转而问道:

“这次总共查抄了多少財物?”

提起这个,沈烈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宝钞、铜钱共计六十万贯,白银一千三百八十八万两,黄金一千一百二十万两,其余古玩字画不计其数。”

“这还只是能拿得动的,拿不动的如庄园田宅,起码也值千万贯宝钞。”

“这些人是真特酿的有钱,我从女媧娘娘造人开始干,到现在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一千多家有钱人的总资產,才和和坤的家產差不多。

大明的有钱人也不行吗。

但这还真不怪他们穷。

有钱人家的钱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需要时间积攒。

和坤处在满清盛世时期,又掌权二十多年才捞了那么多。

大明才立国三十多年,真正稳定下来,也就最近十来年的事情。

那些人能积赞这么多家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换成前世,能抄出这么多现金,肯定也不正常。

资金不都得投入市场吗,谁在自家存那么多钱。

但古代不一样,那会儿人都喜欢挖个坑窖钱,主要是金银铜。

大明推行宝钞制度,这玩意儿是没有储存价值的。

铜钱面额太小,而且隨著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钱不值钱,铜钱的购买力越来越差。

有钱人自然不会吃这个亏,开始大量储存更保值的黄金白银。

从经济学上来说,他们的行为,也缓解了大明通货膨胀的风险。

否则光靠朝廷回收海外流入的金银,早就財政破產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以前,金银价格是差不多的。

至於日本白银,虽然已经开始流入大明。

但目前开採量並不算特別大,加上以大明的体量,没有百八十年是影响不到银价的。

目前大明的金价和银价大致持平。

所以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宝钞铜钱数量相对较少,金银非常多。

至於古玩字画,就更不用说了。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

经济形势好转之后,这些喜欢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就开始追捧古玩字画。

当然,也不能贬低他们。

喜欢风雅是好事。

也正因为他们的追捧,艺术才能繁荣。

不过现在吗,这些东西都落到了锦衣卫手里。

听到这个数字,杜同礼不置可否,只是说道:

“出发的时候侯爷和我说,查抄出来的田產、房屋全部封存,古玩字画也封存送入京城。”

“现钱则三七分成,七成上缴国库,三成我们这些办案的人分了作为酬劳。”

“你可知侯爷为何要如此做?”

沈烈表情有些不自然,道:“卑职愚钝。”

杜同礼说道:“侯爷说兄弟们此行本就冒著生命危险,这是应得的奖赏。”

沈烈感动的道:“侯爷英明,卑职感激涕零。”

“还有就是”杜同礼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