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74章 聪明的徐妙锦

第574章 聪明的徐妙锦(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正说著,迎面撞见一位小宦官,见到陈景恪也是惊喜的道:

“侯爷您可算是来了,圣皇刚派小的去府上请您呢。”

孙福笑道:“我说什么来著,现在您信了吧。”

陈景恪笑道:“孙公公不愧是圣皇贴身之人,都让你说中了。”

放在以前,这句话能让孙福嚇出一身冷汗。

你一个太监这么了解皇帝心思,关键是还表现出来,那是活的不耐烦了。

但现在老朱退位,心思就没那么敏感了。

加上年龄大的人总喜欢念旧,一个跟隨他几十年又了解他心思的太监,反而更让老朱感到欣慰。

所以孙福也不如之前那般避讳这些事情了。

而且因为陈景恪身份特殊,他也不介意透露一些慈寧宫的消息出来。

比如老朱昨天是如何焦虑的,半夜都没睡好等等。

让陈景恪更加的无语,但內心也倍感温暖。

老朱这么著急知道真相,都能忍著不去打扰他,这是真拿他当自己人心疼啊。

想到这里,他脚下不禁加快了几分步伐,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慈寧宫。

却发现,除了老朱、马娘娘和朱標外,朱雄英和徐妙锦竟然也在。

五人不知道在聊些什么,看起来非常开心,哪有一点著急的样子。

这不禁让他有些摸不看头脑。

这是咋地了?莫非是他们自己琢磨透了这一局?

但不太可能啊。

不是陈景恪吹牛,就算把这个世界所有人都绑起来,都参不透这一局。

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没有亲自经歷过,谁都想不到他改良出来的那一套东西存在多大的漏洞。

即便是前世,西方那一套与之相似的制度已经千疮百孔,依然有无数人奉为圭泉。

更何况是古代。

怀著这样的疑惑,他来到殿內。

见他到来,老朱大笑道:“你小子,真是让咱一顿著急啊,著实该打。”

“幸好妙锦聪明,参破了你的诡计—”

陈景恪惊讶不已,徐妙锦参破了玄机?莫非她被穿越者附体了?

一旁的徐妙锦谦虚的道:“我亦是胡乱猜测,不知道是否与老师的计划一致。”

陈景恪好奇的问道:“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徐妙锦就將她的猜测讲了一遍,最后说道:

“妄加揣测,希望老师莫怪。”

陈景恪鬆了口气,还好,还好她不是穿越者·—面上讚赏的道:

“不错不错,你能想到这一点,非常难得。”

徐妙锦也鬆了口气,同时也有些小自豪,她猜对了老师的布局思路。

朱雄英的胸膛情不自禁的挺起,眼神里透露出一个意思:

我媳妇。

朱標也投以讚许目光,这个儿媳妇是真的选的太好了。

马娘娘亦笑著夸讚道:“妙锦是真的学到了景恪的一些真本领啊,他日必成一代贤后。”

徐妙锦连忙说道:“我不过是偶尔所得罢了,不敢当娘娘夸讚。”

老朱也同样很满意这个孙媳妇,不过他没有开口夸讚,而是问道:

“听你话里的意思,还有其他算计?”

其他人纷纷向他看来。

陈景恪頜首道:“有,不是我自夸,这里面的算计就和套娃一般,一层套一层。”

“我不说几百年內绝对没人能全部参破。”

眾人都不禁有些惊讶,竟然这么复杂?

老朱追问道:“快给咱详细剖析一下,到底都有哪些算计。”

陈景恪说道:“咱们借著皇后方才的分析继续往下说。”

“没有对比就体现不出差异,不知道臭味的难闻,就感受不到芳香的美好。”

“大明的制度是好是坏,普通百姓是很难直观感受到的。”

“有欧罗巴诸国作为参考,百姓才能感受到大明政策是好是坏,提升对朝廷的认可度。”

到时候两国民间一对帐,就知道谁在裸奔了。

老朱等人都不禁点头,好像还真是这样。

有欧罗巴存在,横竖对大明都有好处。

他们发展的好,大明可以从中借鑑很多东西。

他们发展的不好,同样能当反面教材,帮大明避雷。

同时还能通过对比,安百姓的心。

可以说一举多得。

陈景恪继续说道:“再说说我为他们设计的制度本身。”

“制度要与经济基础相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是祸国殃民之策。”

“我给他们设计的制度虽好,但谁真要是敢就这么实施,必然会迎来全面大动盪。”

眾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个道理並不复杂。

就如陈景恪的变革一般,最初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

之后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一步步深化变革。

现在大明推行的很多政策,如果二十年前拿出来,绝对会让国家大乱的。

同样的道理,用在极西诸国也是一样的。

“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极西世界也有许多真正的大学者。”

“那个约翰·胡斯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制度,找到最適合的那一版。”

“但凡有一个国家,因为这套制度变强,其他有条件的国家都会效仿。”

“到时候极西诸国將会迎来一次万物竞发的盛况。”

老朱插话道:“这就是咱担心的地方,虽说碎片化的极西不是大明的对手。”

“可他们变强,对大明总归不是一件好事。”

陈景恪頜首道:“您的顾虑不无道理,所以我设计的这套制度,存在著许多致命破绽“这些破绽隱藏的极深,不到爆发那一天根本就看不出来。”

“在前期,配合著族群思想,这套制度確实可以爆发出强大的威力,让极西诸国飞跃发展。”

“可等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些致命伤就会显现出来。”

“犹如慢性病毒一般,一点一点的要了他们的命。”

“而且这种毒是生来就带有的,想改除非脱胎换骨。”

“但这套制度本身,会限制有能力的人对它进行改革。”

“所以您完全不用担心反噬的问题。”

老朱等人一副不明觉厉的模样,问道:

“你好好给咱说说,这些致命破绽都有哪些,咱怎么一条都没看出来?”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